延安精神,薪火相传.

宋锦琳Smiley

<p class="ql-block">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难免让人想念。这次来延安也是一样,就像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惊鸿一般短暂,却如夏花一般灿烂</p> <p class="ql-block">如果给我一支笔,我希望它是一支古朴的毛笔,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传承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果给我一本书,我希望它镌刻着汉字,因为我是中国人,我要记住这些方块字的调皮可爱;如果让我记住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那么一定会是延安精神,因为我是中国人,因为它是由千万中华豪杰用热血谱写而成的。</p> 壹.启程 <p class="ql-block">5.29~5.30两天,跟随学校的组织,怀着兴奋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去延安的研学征程。我们身着班服,高举旗帜,怀着一颗朝圣的心奔赴心中仰望已久的革命圣地。</p> <p class="ql-block">“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内容的组合。它是中共中央长征到陕北,以后迁入延安的13年时间里,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共产党人,通过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和自身整风运动,就是说,它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贞不渝、矢志不移。生活中,许多人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刻画着“延安精神”。</p> 到达延安 第一站 杨家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p><p class="ql-block"><br></p> 第二站 宝塔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宝塔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建于唐代,共九层高,它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是革命圣地的象征。</p> 第三站 观看《延安保育院》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傍晚时分,我们看到了历史舞台剧<span style="color: rgb(62, 117, 159);">《延安保育院》。</span></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故事通过回家、成长、转移、东渡四幕讲述了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一支红军部队遭遇敌军袭击,烈士遗孤被送到延安保育院后,在党中央领导、革命战士和保育院妈妈的呵护下成长学习的故事,集中展现延安保育院在中国革命战争历史时期的生动景象,彰显了无私人间大爱。</h3><p class="ql-block"><br></p> 第四站 西北局旧址纪念馆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纪念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1年5月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代表机关,全面领导党在西北地区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各项工作,对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第五站 枣园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紧接着,我们来到了枣园。</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其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景色秀丽,环境清幽,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 。</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想,延安精神是一种人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靠集体的力量,自己动手求生存,取得胜利的精神。我们应当世代发扬光大这种精神:面对艰难险阻,艰苦卓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