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每一次参加元式催眠的学习,都是一次难得的疗愈过程。每一次的相聚和分离,也都应了那句话: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次参加元式催眠第216期元高阶工作坊后,对这句话又有一层新的理解。</h1> <h1> 这位小姑娘的开心笑容,和透过她纯真笑容绽放出来的愉快情绪,是不是特别的感染人?你会想到吗,她曾泪流满面经历了一次心灵成长的过程。</h1><h1> 在元式催眠的课堂上,这样情景是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的。</h1> <h1> 清朝查慎行在其《舟夜书所见》中曾这样表述过:“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后人们喜爱诗作,在“散作满天星“的前面,加了聚时的愉快情绪,有了这句在这次高阶课堂上,被元式催眠金牌讲师王姝运用得非常贴切的描述,也因此成为本文的标题。</h1> <h1> 这是王姝,元式催眠金牌讲师,一个初识有点高冷,但真实接触后你会发现她就是一位冰清玉洁般透明的邻家姑娘。</h1> <h1>其实,她真是蛮不简单的一个人——</h1><h1>元式催眠金牌讲师</h1><h1>元式催眠高级导师</h1><h1>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h1><h1>高级元式催眠治疗师</h1><h1>元式催眠黑龙江总裁。</h1><h1>元式催眠全国催眠督导师</h1><h1>全国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认证高级催眠治疗培训师</h1><h1>中国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培训师</h1><h1>微表情分析师</h1><h1>国家社会工作师</h1><h1>国家人民陪审员</h1><h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硕士</h1><h1>东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h1><h1>南京理工大学MPA</h1> <h1>这是她和学员家人们见面时的状态。</h1> <h1>这是她讲课时的状态</h1> <h1> 这是第一天课程结束后,学员对她课堂的评价。注意,这只是第一天哦。</h1> <h1> 这是另一位学员的评价。在这里,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大多数学员为什么愿意来到元式催眠的课堂,为什么想学这门适合百姓灵活运用的心理学技术?</h1> <h1>这是会场场景。</h1> <h1>是怎样精彩的内容,竟然让参加者听到2点而毫无倦意——</h1> <h1>这是不同的人们相互结识时的问候状态。</h1> <h1>这是本期工作坊最年轻的两位学员。</h1> <h1> 在这里,你会结识一群不同生活和事业背景的人们,之后有了一种志同道合的朋友。你能想到吗,就在这个真实的小小“圈子里”,有商人,有注册会计师,有教师,有医务工作者......</h1><h1> 你自然也可以想象,在元式催眠这个心灵健康的生态圈里,会有多少人是你心灵的朋友,和你拥有同样的感受。</h1> <h1>这是学员第二天的分享</h1> <h1> 这个分享也非常独特,这是一位拥有雄厚心理咨询能力的心理咨询治疗师,注意她的数字,她已经是第七次做高阶助教了,依然感觉收获满满,这同样又一次映证了:为什么聚时总是一团火,因为每一次,你都能被再一次点燃,再一次知道自己还有不知道的地方,再一次补充能量,再一次扬帆启航,去温暖或帮助到更多的渴望得到帮助的人。</h1> <h1> 无论是助教还是学员,大家看看,这学成后洋溢在脸上的愉悦绽放神情,你会不会也会为他们那种心灵完全打开的独特魅力而感染......</h1> <h1>课间的茶歇。</h1> <h1>游戏环节的开心。</h1> <h1>分享时的专注。</h1> <h1>学习中的切磋。</h1> <h1> 这张照片留取的时刻,她们还是学员,但这次之后,她们就开始了人生一段新的旅程。回望图片,禁不住感叹:原来在学的那个时刻,她就已经展示了未来能够成为讲师的那一面了。</h1> <h1> 这一场,有不少男子汉,那些个”重活累活“啥的,他们第一时间就冲了上来。拿个教具都能开心成这样,你就知道这课堂上的气氛是咋样的了。</h1> <h1> 精进业务,这是任何一次工作坊都必须的,这个必须的背后,是让学员在课堂上就要消化掉所学的知识,以便走出课堂的同时,也就能够担当起催眠师的责任。</h1> <h1>笑中有泪,泪中有笑的心灵成长过程。</h1> <h1>有医务背景的我们几位,也一起来张合影。</h1> <h1>认真地进行知识复盘</h1> <h1> 这一对夫妻,又格外让人印象深刻。他们是生活中的夫妻,课堂上的师徒,原本就默契的人生,因为元式催眠,他们之间又多了一个可以深入讨论的共同话题。短短四天三晚,陈领娣作为助教老师为学员不断地做个案、赋能,她高超的催眠能力让本次工作坊作为学员的先生看在眼里,服在心中。课堂分享的时候,他绽放着来到妻子身边,用最真诚也是最美好的姿态表达了对妻子独特的喜爱:我的宝。</h1><h1> 是的,她不仅是他的宝。也是元式催眠平台上独特的宝。更是所有接受督导的家人们心中的宝!</h1> <h1> 无独有偶,北京大区的这次高阶课堂上,有两对夫妻参加,当然他们参加时的身份是不一样的:一家妻子是助教老师,一家先生是助教老师,都是自己的成长进步吸引伴侣也参加其中的典范。</h1><h1> 推广元式催眠,幸福千家万家的路上,他们走在了前列。</h1> <h1>结业了,一段新的催眠师旅程也开启了。</h1> <h1> 每次自然会有一张大合影,每一次的聚,都有更多的家人加入,每一次的散,这社会又多了一颗能够温暖心灵世界的星。</h1> <h1>部分助教和王殊老师的合影</h1> <h1>无论是学员还是助教,大家的心里都充满了不舍。</h1> <h1> 拍照时,我就是想用这样的姿势抱住她,感恩这次课堂,让我的生命里又走进一位真诚的少元人。谈起李少元的故事,谈起她经历的一些少元人和催眠的温暖故事,我几次禁不住泪流。在记住了那些让人心暖的故事之余,心里也不得不叹服:这些年轻人,是那样的情智双全,是那样的率真可爱。</h1><h1> 私下里,我跟她开玩笑说:太可恨了,骗得我几次泪流。太过瘾了,这技术讲得心悦诚服!</h1> <h1> 一共四天三晚的北京高阶工作坊,人们聚在一起,彼此的能量聚成一个更大的能源球或能量场。分别来临后,人们带着这份能量回到各自人生常态中,但已经汲取的那份能量,又犹如满天星,继续着发光发热的旅程,之后是再一次的相聚,再一次的别离。</h1> <h1> 和京外的学员或助教一样,年轻的王姝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离开北京,回到她的居住地,但这年轻的模样,这青春的姿态,留在了北京我们这些元式家人的心里。尊敬的老师(同时也是可爱的邻家姑娘),想真真地跟你说一声:我们喜欢你,北京欢迎你!</h1> <h1>元式催眠的课堂上,我们下次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