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四点,成为工作中最积极上进的那个人

容研社社长

罗振宇第六讲演讲的题目,《知识就是力量:怎样逼自己成为一个上进的人》中讲到,我们经常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就是那种不用人逼,自制力极强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类型。 其实,这种人根本没有,很多成名成家的人都是有父母的逼迫。比如郎朗,年少时期就是在爸爸的逼迫下练琴的。<br>所以,要想成为一个积极上进的人,还是需要逼自己一下,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 <font color="#167efb"><b>罗胖提到,做到下面这四点,可以逼自己成为一个上进的人:</b></font> <font color="#ed2308"><b>1、设计你的环境,和优秀的人在一起</b></font><br><br><div>要想成长,选择一个积极向上,奔涌向前的行业,社会的洪流都会推着你前进,这就是环境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上名校。<br>孟母三迁的故事,正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div> 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环境和好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发挥。<div>工作也是一样,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div><div>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出类拔萃。</div><div>好的氛围和环境,传递给一个人的是积极向上的力量,为你带来光芒,当你逐渐适应了明亮,就再也不想回到黑暗里去了。</div> <font color="#ed2308"><b>2、引入外部监督,倒逼自己成长</b></font> 这世上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生活,只有不断进取的人,和不可替代的能力。<br>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你不奋力奔跑,就只能被人甩在身后,成为生活的loser。 记得情景剧《家有儿女》中,有一集对我印象非常深刻,当刘星看到别人多才多艺时,跟母亲刘梅抱怨——<br>刘星:“小时候怎么没有给我培养一个特长呀?”<br>刘梅:“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br>刘星:“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br>“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得逼着我学。如果从小培养我,我也会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或者吹小号……”<br>刘梅听后,委屈地竟无言以对。<br>小孩能有什么自制力呢?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其实都是外部力量逼迫出来的。<div>今天我们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在将来变成最深的遗憾。<br></div> 这个世界上娇惯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世上没人有义务,为你被荒废的时光买单,哪怕是父母至亲。 今天多努力一点,未来就少一份担忧。青春年少时,请逼自己一把,不负韶华,才不会在回忆往事时,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font color="#ed2308"><b>3、寻求不确定的反馈,不确定充满着神奇魅力</b></font> 越是充满不确定性,越是充满吸引力。就像发了一条朋友圈,期待大家点赞评论;完成了一个比赛,期待好成绩,这种不确定勾引着你不断去查看,这种感觉就能催人奋进,昂扬向上。<div><br></div><div>罗胖谈到,怎么选择一个好职业?<br>那就最好选择有非常绵密的、能清晰看到的,每一步给你反馈的阶梯的职业。比如医生,你看好一个病人,家人马上给你一个反馈,手术技术好,妙手回春,对你千恩万谢,这种反馈及时、细碎、绵密而且无穷无尽的可以登高。</div><div><br>所有好的行业,都有这个特征,有无穷无尽的台阶,而且能随时随地给从业者好的、坏的、不确定的及时反馈,这就是好职业。<br></div> <font color="#ed2308"><b>4、选择无止境晋升的职业,自定义目标,并且能够完成的能力</b></font>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要努力把技能挑战比调到刚刚好的位置。做的事情,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太难你坚持不下去,也不能太容易,太容易就感到无聊了,也会坚持不下去。<br><br>你的能力范围内一件事情有一点挑战,但是又不是太难的情况下,最容易吸引你坚持下去。 当你刚考下厨师证的时候,只是刚入门而已,当你拿到了高级厨师证,想做真正的大厨,你会发现厨师这个行业里面还有无穷无尽的台阶。当你了解到这个行业的高度是深不可测的,你想成为一个高手,发现高手之后还有高高手。 所以,怎么逼自己上进呢?<div>总结以上四条,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给自己的行业打分:</div> 第一: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愿意学习的方向; 第二,寻求外部的监督,有人绑架你学习最好;<br>第三,获得及时的绵密的不确定的反馈; 第四,选择一个有足够高度的职业。 如果你能做到这四条,一定会成为一个上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