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童行”成长有我——姜屯中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高山流水

“春风童行”成长有我——姜屯中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br><br>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朝气蓬勃,富有理想的青少年,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肩负时代重任。好的教育路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以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而有的学校和家庭过于分数,而忽视青少年的情感志趣等精神成长。<br>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br> 1、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  <br>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br> 一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br> 二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br> 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br>  2、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br>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br> 一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br> 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br> 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br> 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br>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br> 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足;<div> 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br> 针对这些问题滕州市心理学会在姜屯中学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讲教师:张庆坦</h3>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此刻开始,用心爱自己,珍惜自己,也学会如何爱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快乐、充满阳光,也带给别人快乐和阳光的人吧!

留守

儿童

教育

关爱

学校

父母

孩子

缺乏

家庭教育

儿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