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随笔

花儿朵朵

<p class="ql-block">谢华《江南驿一一下营街38》即朱明基故居,门面与爷爷旧宅相似,爷爷的宅墙更高大。</p> <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闲暇在阅读衢州文豪周新华的《黑白令》,因为上班书架上有他这本书加上我认识他。在我刚参加工作时他开始文学创作,有次他写在信纸上的初稿拿来给我看希望提提意见,故事内容忘记了,只觉得是乡土文学没了兴趣,犹如小时候条件差番薯吃太多,向往现代摩登的时尚风。</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人生真的有意思,三十年前他开始写作我是只知道热闹玩的羞涩小姑娘,三十年后他成一方文豪,我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了自由的穿梭者。《黑白令》出版后不久有次他夫人带我去他们家,我对包扎好的书望一眼没有任何读的欲望,这样我与此书失之交臂近十年。在书中他把老衢州的南孔书院文化,柯山弈棋黑白文化,本土风俗习惯七坊八弄结合到故事里,栩栩如生娓娓而谈,一环扣一环,每欲戈然而止又峰回路转,笔力浑厚沉着冷静老衢州的气质跃然纸上,忍不住暗自啧啧喝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天读一些加上因为工作关系浸淫在古色古香的信安古弄老宅孔子文化里,渐渐想落笔倾诉,觉得有必要捋捋衢州信安古城的大街小巷。</p> <p class="ql-block">半山书房</p> <p class="ql-block">  寻溯信安城与我的渊源,有中医先生爷爷的一方深宅大院。传统进门是天井二边各二厢房呈∩型,大厅楼上若干厢房,庭院深深南北走向,厅后北有大厨房通向后门,厨房东侧有独立后院堆积杂物洗洗晒晒。大厅里中国特色的雕刻香案,八仙桌,太师椅统统都有也算大气,位置在府山脚下与孔庙孔府一西一北成直角百来米,叫初芳巷。整条巷二边都是大宅房,宅墙高典型的白墙黑瓦徽派建筑,应是殷实人家集聚地。爷爷凭望闻问切本事买下大宅供儿女们读书一家老小吃喝拉撒,可惜爷爷去世早又遇战乱家道中落。</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名的聚丰园就在初芳巷西面尽头上街,是人声鼎沸来来往往享受味噌之处,小时候进出好多次因为二伯伯在哪里。二伯伯在聚丰园当会计,解放前叫帐房先生,大房二房俩伯母在家操持家务养育儿女,爷爷大宅楼上的多余房间拿来出租接济日子。虽然很多弄堂随着时代的步伐消失不见,但也有在重建修缮的,初芳巷就是随城市建设永远地消失了。巷子南面隔街东河沿工人俱乐部还在,堂哥哥带我到这看过电影。得易于现代化工具电动车发现信安古城并不大,就在四方的城门内,东门,北门,大南门,小西门以及靠水运运输的水亭门码头,以前人小弄堂多用脚丈量觉得很大,衣锦坊,百岁坊,天官桥,天后巷,美俗坊,小西门,柴家巷,宁绍巷…</p> <p class="ql-block">  小时逢年过节会被父亲带到城里小驻几天,父亲是爷爷的老幺,在学校里就秘密参加革命是进步学生,未毕业就提前参加了革命工作,一直在粮食部门工作。我是父亲的老幺与父母工作在外,就如乡下人进城,对周遭的一切生疏又熟悉显得格格不入,以至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归属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走在古宅弄堂凭着儿时印象找着相似的场景,想像着若父母不在外面工作,弄堂里也会有我背着书包上学堂的身影…到如今才觉得原来我也属于这片土地。有次和一位老衢州说起,“哦!你们屋里一一书香门第歪。”那上扬的声音击中了我,想到堂哥哥们个个身材高挑气宇轩昂,堂姐姐们皮肤细腻端庄秀美,我排在吾辈中的最末。</p> <p class="ql-block">我与我的部分姐姐们</p> <p class="ql-block">&nbsp; 作家谢华老师写了《江南驿一一下营街38号》,这几天特意去寻找,费了老大劲,下营街36号推门进去是半山书房,“坐半山房,读全世界",口气好大,静悄悄的读书的人只见一个,会不会老板自己?天井当中放着二三座待弹的古筝,墙上挂着字画,转角处摆放着等着对弈的围棋,古城文化扑面而来,我就在其周围转悠38号门牌怎么也不见。查了资料得知谢老师家老宅已被政府征收,门牌号没有但门口立了铜质碑文朱明基故居,这就是38号了。朱明基是谢老师舅舅一位外交官,任多国大使陪周恩来总理出访。谢老师用纪实手法记录外婆家百年沧桑,陈年往事,我是不是也写写《消失的初芳巷25号》,我们老韩家的芝麻粒陈年旧谷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往事一幕幕,心酸也一幕幕,回忆过去有时会令人痛苦,意味着把失去的滋味再咀嚼一次,不管是好的坏的。在自由的时空里遐想,在古宅弄堂里追寻,恰当的时间恰当的空间,骨子里流趟的意识慢慢苏醒,原来这信安古城也有关于我们家或者是我的故事,只是时间久远渐行渐忘,关于家族关于老信安故事听得挺多的,一转身一阵风就消失了,往事就让它随风而逝,在《黑白令》中找点念想…</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