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神奇壮观来形容悬空寺和云冈石窟是远远不够的

刘建凌

<p class="ql-block">  5月29日是南京马帮初夏豫晋陕13日自驾之旅的第6天。今天的行程相对宽松,上午去北岳恒山脚下的悬空寺,下午去古老的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 从应县到悬空寺只需一个小时的车程。今天是周六,游客相对多了一些。但是,没有任何拥堵和排队。</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曾两次到过悬空寺。那时候,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山门下面的河沟边上。游客一向不多,三三两两地难得的见到。登悬空寺时,只有我一个人往上登。脚下晃悠悠的,撑着房子的长木柱也仿佛在颤抖。我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是,一种要取胜的信念促使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上去。其实,我对古人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是十分推崇的。我相信脚下再晃悠也应该在古人的设计范围里。当时我用的尼康F100胶片相机,一不小心就拍了一卷(36张)。</p><p class="ql-block"> 今天来到悬空寺,面目全非。这么小的景点,也像全国景区一样,离景点远远就砌上包围圈,为的是提高收益。这可害苦了老百姓。</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该寺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建成于公元491年,是释、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p><p class="ql-block"> 其实,现在当地政府已多次拨款对悬空寺进行维修。用最笨的办法将房子的原先悬空的屋子下面用横桩打进去,像建栈道一样把房子托起来,还将房子下面垒紧了石头,以确保房子万无一失。那十多根长长的撑木现在是名副其实的摆设了。因此,走在上面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晃悠感,古人的智慧也体现不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很小,除了险绝以外,也没啥好看的。于是,我们下山前往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大同市真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道路修得很象样,以前只剩残垣断壁的古城墙,现在也建好了。14米多高,还是比较雄伟的。城墙公园一块碑上有介绍,指出明代大将徐达在前人修筑的老城墙基础上扩建成现在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大同城筑邑历史应该说相当悠久了,早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是京畿屏藩,军事位置十分险要,因此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旧城基础上增筑,形成今天世人所看到的大同镇城。最后完工的大同镇城呈大致正方形,边长达到1.5公里和1.75公里,周长6.5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以巨大的条石为基础,城墙内芯为三合土夯筑,外包每块重达17斤的墙砖,城墙高14米,垛墙上又砌长5米、高0.8米、厚0.5米的砖垛,垛间距0.5米,共580对垛子,据说代表了大同当时所辖的村庄数。大同镇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p><p class="ql-block"> 每个门又各有瓮城。今只有永泰、清远两个名字被两座正好在该位置附近的建筑使用,至于这么多的城门,早已经是连个痕迹都找不到了。 在徐达的精心筹划和严明督工下,大同城池的建筑达到了有史以来最精美的程度:城墙四角建角楼,西北角有“乾楼”,高大瑰丽,为“大同八景”之一。城墙四周伫立着54座望楼,96座窝铺。城墙外马面凸凹相间,排列有序。突出部分为城墙垛子,每边计12个,外加角墩4个,计52个。墩距113米,墩作梯形结构。四角墩外各建控军台一座,宽16.6米,纵约15米,与角墩间距6.6米,上架踏板与城墙相通。四门之外是瓮城,瓮城城门的门洞进深约30米,上建箭楼或匾楼。城墙外侧修壕堑,深约5米,宽约10米,俗称护城河,曾经波光涟漪,上设吊桥。城内有4条大街、8条小巷、72条绵绵巷,街衢规整通达。每条大街中段十字路口各建一楼,东有太平楼,南有鼓楼,西有钟楼,北有魁星楼。城中心为4座精美的牌坊,称四牌楼。如今这些建筑多毁于现代,只有鼓楼独苗一棵留存,至今仍然耸立在街心,“四牌楼”则只成了一个名字,其附近地区是大同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登上城墙上,上面很宽大,各角楼很好看。正巧碰到下雷雨,便急急下了城墙。</p><p class="ql-block"> 下午游览云冈石窟时,天非常好,蓝天白云,凉风习习,挺舒适。</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3, 63, 63);">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3, 63, 63);"> 我们沿着新建的寺庙中线穿堂而过,右转过一大拱桥后,便到了云冈石窟的核心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63, 63, 63);"> 资料显示:</span>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p><p class="ql-block"> 唐代,据金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古清凉传》卷上(古今胜迹三)记载,当时有一位俨禅师"每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673年)终于石室"。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p><p class="ql-block"> 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师禀慧重修"灵岩大阁"(今第三窟外的阁楼),"自是,山门气象,翕然复完矣。"(《金碑》)。</p><p class="ql-block"> 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庙院尚存。</p><p class="ql-block"> 明代,大同云冈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p><p class="ql-block"> 清代,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亦曾有修葺。</p><p class="ql-block"> 近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文革时期对石窟损伤不大,是很少有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我和敏翔兄在5号窟、6号窟、9号窟、10号窟拍照片时,保安斜着眼睛看了看,没干涉。我刚刚拍完,外面又进来了几个人,手机刚刚拿出来就被保安喝令关机或放进口袋。</p><p class="ql-block"> 可见,我和敏翔兄与佛是有缘的。</p> <p class="ql-block">壮观之上的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霞客遗迹</p> <p class="ql-block">云边觉厂岸</p> <p class="ql-block">天下巨观,徐霞客题字</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一根立柱</p> <p class="ql-block">宫空岩</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入口</p> <p class="ql-block">峭壁上的悬空寺</p> <p class="ql-block">空中色相</p> <p class="ql-block">险</p> <p class="ql-block">近看支撑木柱</p> <p class="ql-block">纯阳宫</p> <p class="ql-block">纯阳宫内</p> <p class="ql-block">只能一个人通过</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大同云冈石窟</p> <p class="ql-block">融</p> <p class="ql-block">第十九窟,面部特征很像欧罗巴人种,大鼻子等。</p> <p class="ql-block">大同市的夜景挺好看</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角楼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登城的马道和人道</p> <p class="ql-block">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很宽敞</p> <p class="ql-block">明代古城墙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