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知党恩 跟党走——南阳市姜营小学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

孙怡

<p class="ql-block">  “党旗飘飘,萦绕我心”,2021年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党团员教师爱岗敬业的责任感,5月26日,南阳市姜营小学党支部特组织党员教师赴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渠首中线、邓州花洲书院、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南水北调 伟大利民工程》</p><p class="ql-block">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p> <p class="ql-block">  丹江大观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依托人工淡水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为人工淡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  借助丹江水库的天然资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巨大的影响力,丹江大观苑内部文化重点突出了“药文化、水文化、楚文化、佛文化、商文化”五大文化特色,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和谐统一,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张珍贵名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水源70%从汉江流域汇聚至丹江口水库,再由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从淅川陶岔渠首闸出水,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流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4年12月12日下午,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淅</span>川人民为了支持和完成南水北调伟大利民工程,不惜背井离乡,到陌生的地方重建家园。正是因为有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渠首》</p><p class="ql-block">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是丹江口水库,渠首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阳村,用水调度权属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被誉为"天下第一渠首"。</p><p class="ql-block"> 渠首本意:是为了满足农田的灌溉、水力发电、工业以及生活用水等的需要,在河道的适宜地点建造的由几个建筑物共同组成的水利枢纽,称之为取水枢纽或着叫引水枢纽。因其位于引水渠道之首,所以又称为渠首或渠首工程。</p> <p class="ql-block"> 《花洲书院》</p><p class="ql-block">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11月,范仲淹赴邓州做知州。到任后,为学风不兴而忧心忡忡,感到百花洲一带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p><p class="ql-block">学场所,于是在百忙中谋划,创办花洲书院,公余到书院讲学,一时邓州文运大振。</p> <p class="ql-block">  书院位于市区人民东路,占地211余亩,长廊430米,辟江南园林百余亩。园内有各类古建筑、仿古建筑66座,春风阁、春风堂、万卷阁、不欺堂、大成殿,古朴典雅,恢弘大气;览秀亭、嘉赏亭、景范亭、回龙榭、天学碧海、学海行舟、明月知音、清风天籁,依百花洲而建,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湖光波影,诗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自创建花洲书院以来,邓州人秉承范公先忧后乐的精神,艰苦朴素,勤勤恳恳,以吃苦耐劳的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邓州人,致使邓州人才辈出,文运亨通,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p> <p class="ql-block">  书院内设中国书院博物馆、范仲淹纪念馆、习仲勋纪念展馆、中国廉吏文化展馆、姚雪垠文学馆、邓州名人馆以及诗文书法碑廊,更有镇馆之宝--6. 16米高,重15吨的金丝楠木孔子雕像,无一不展现着我国的深厚的历史底蕴,令人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9月,范仲淹受滕子京之托,在花洲书院写成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p> <p class="ql-block"> 《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p><p class="ql-block"> 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于2002年8月13日破土动工,2003年2月26日竣工并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 1989年,与雷锋一起入伍的560名邓州籍复员回乡战士自发成立了"学雷锋指导委员会",在他们的带动下,邓州先后成立学雷锋指导小组23个,学雷锋送温暖小分队1300多个,为邓州人民架起了一座了解雷锋、认识雷锋、走近雷锋的桥梁,群众亲切的称他们为"编外雷锋团"。</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展厅:雷锋——我们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雷锋战友与雷锋一起工作、生活,亲眼目睹雷锋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感受到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厅:与时俱进学雷锋——邓州编外雷锋团。</p><p class="ql-block"> 主要介绍邓州560名雷锋战友回到故乡后,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矢志不渝传播、实践雷锋精神的感人事迹。</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展厅:全民齐动员,创建中原雷锋城。</p><p class="ql-block"> 主要介绍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创建中原雷锋城的雄心壮志与邓州人民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所取得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第四展厅: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p><p class="ql-block"> 主要介绍各级领导对编外雷锋团这一先进集体的关心和厚爱,表达了以编外雷锋团为榜样的邓州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学雷锋活动在中原大地世世代代传播下去,让雷锋精神在邓州大地永放光芒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此次实践学习,不仅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分量,深刻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识。</p><p class="ql-block">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教师,应该牢记党的教导,时时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个人素养、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等方面不断进步,具有勤劳上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饱满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生活与工作中的每次挑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p>

雷锋

邓州

南水北调

渠首

编外

书院

丹江口水库

花洲

学雷锋

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