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慢火车

康锐平

<p class="ql-block">  绿皮火车因其速度慢,也被叫做“慢火车”。随着时代的车轮匆匆疾驶,速度越来越快,节奏越来越强烈,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逐步被人遗忘。而行驶在大凉山的慢火车,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国家级扶贫县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虽然现在已脱贫,这趟慢火车还是照样行驶在大凉山线上。</p><p class="ql-block"> 半个世纪以来,绿皮慢火车风雨兼程,冰雪无阻为彝族的人们服务。对于居住在大凉山的群众来说,这趟列车是他们走出大山,求医求学,维持生计最便利、最优性价比的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nbsp;&nbsp; 这是一趟扶贫火车,为了扶贫,自1995年以来,这趟火车的票价最低2元,最高25.5元就从没有变过,60岁以上老人和贫困户还免费;这是一趟便民火车,如果没有绿皮慢车,凉山的人们只能坐车然后步行到集贸市场,除去高昂的车费以外,卖的钱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都将成问题;这是一趟求学火车,乘坐这趟车去县城读书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多。每逢周末,这趟车便成了凉山州最大的校车,搭乘学生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是这趟慢车让彝族孩子们看到了大山以外的世界,让他们的思想与外界接轨;这是一趟致富火车,这趟慢火车也被彝族同胞称为“赶集车”,车上除了猪牛羊等牲口,也有成筐的农货。慢火车不仅改善了大凉山山区的交通条件,还为彝族同胞的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1日,我乘坐了几个小时这趟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的慢火车,感受也记录了慢火车带给彝族人民的便利。</p><p class="ql-block">中国虽已进入高铁时代,但对于大凉山来说慢火车仍有其独特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