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宋朝有个诗人观鸟有感,曾赋诗曰:“父母人心物岂无,静观禽鸟见中孚”,我的理解是父母对待儿女百般呵护,从无保留,而静观禽鸟哺雏,那份爱心,那份勤劳辛苦,堪比人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在拍这组哺雏图过程中,感同身受。鸟类虽非人类,但全心养育后代,呵护它们成长的举动与人类惊人的相似。可见天生万物,皆同一理。</p> <p class="ql-block"> 东方角鸮(Xiao),众多鸮类中身形较小的一种猫头鹰,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它。</p><p class="ql-block"> 在日照,友人介绍,五莲县宣王沟村有一种稀有的鸮,因在育雏期可以拍到。这种鸟非常珍贵,隐居深山,栖息老林,平时难觅其踪。但在养育雏鸟期间,每日必回巢喂食,真是机会难得,便驱车前往。</p> <p class="ql-block"> 五莲县濒临东海,群山环绕但不高峻。山上植被繁茂,但少有原始森林,多是人工林或果林。拍摄东方角鸮的地方就在鸟导果园的山坡上。我因不识鸟性,早上10点就到达山里,鸟导介绍来的早了,猫头鹰多为食肉动物,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在林中休闲。但他说育雏期间有时白天也能看到。</p><p class="ql-block"> 简易隐蔽棚就设在半山坡几棵树木之间,透过拍摄框平视出去,山坡下树林中一棵大树的枝叉上垒有鸟巢,有个毛茸茸的雏鸟正在巢中蠕动。鸟导说:猫头鹰一般筑巢都在树洞里或悬崖上 ,这种在树杈上筑巢育雏很少见,不过正因如此,却给打鸟者提供了拍摄机会。</p><p class="ql-block"> 山上无须抢机位,因为拍摄者只有我一人。</p> <p class="ql-block"> 据鸟导讲,雏鸟原有三只,后来一只死亡,一只被雌鸟转移,现在就剩下一只在巢中。鸟导看到小雏已爬到鸟窝边缘,怕它掉到地上就拿了一根树枝去桶鸟巢,想把雏鸟移到中间。就在这时我看到一个东西一闪而过,只听鸟导哎呀一声,扔掉木棍跑了回来,被雌鸮啄过的头部已流下一行殷红的鲜血。不过我还是看清了,那是一只身形短粗,羽毛浅灰,头部大而浑圆,眼睛呈橘黄色的鸟,它就是略显神秘的猫头鹰——东方角鸮。</p><p class="ql-block"> 我少时常听人讲,雕枭都极聪明,它们捕获猎物时往往是先啄瞎对方的眼睛,使它们失去抵抗能力。我在庆幸角鸮只是啄伤了鸟导的头部,受伤的鸟导最后是在头上蒙了一件衣服爬上去把小鸟移到了鸟巢中间。</p><p class="ql-block"> 但极速袭击鸟导的雌鸟一整天再无出现。</p> <p class="ql-block"> 下午虽然来了几拨人,但有些人耐不住空寂的等待又提前下山而去。海边的夜色其实要来的早一些,七点时分,暮色浓郁,眼前的树林已十分模糊,望眼欲穿的期盼几近绝望,正准备收拾器材离开时,鸟导慢悠悠地沿着小路爬了上来,制止了我们的撤离。他肯定地说,猫头鹰一定会回来的,他还带来了强光射灯,放好位置,让我们再等一个小时。就这样我们又坐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近十个小时的等待,每个人的忍耐都接近极限。黑暗中我们噤声静坐,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潛踪默无语,恐惊林中物。8点时分一个影子从黑暗中闪过,鸟导悄声说来了,那一刻等待已久的心几乎要跳到嗓子眼。真有点枕戈待旦,目标终于出现的激动。鸟导突然开启手中的射灯,一道强光直射鸟巢,根本无暇细看巢中何物,一阵滴滴答答的快门响起,前后不到一分钟,喂食完毕的雌鸮已快速离去,快到我几乎没有看清它是怎么离开的,一切又陷入了浓浓的黑暗中。</p> <p class="ql-block"> 十个小时的等待,一分钟的拍摄,看到猫头鹰浑圆的头颅,硕大而橘黄色的眼睛炯炯有神,放出森然的寒光,已是心意了然,上天眷顾,总算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白鹭仪态万方,形象俊逸,是人们喜欢拍摄的一个鸟类,上个月我刚拍了白鹭筑巢恋爱孵卵,二十多天过去 正是白鹭的育雏期来临,自然不想错过。车到象山已是中午饭时,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最不宜拍摄的时候,光线太硬。但当我们看到天上乌云密布,雨意渐浓,当即决定放弃休息,立刻上到拍摄平台。两个小时后,大雨不期而至,白鹭龟缩鸟巢,纹丝不动。此后三天,每天大雨如注,让我们见识了江南的狂风暴雨有多么可怕。我们很庆幸自己的临时决定,才有了这组白鹭爱心满满的育雏图。</p> <p class="ql-block"> 出生不久的幼雏毛茸茸,憨态可掬。</p> <p class="ql-block"> 白鹭是候鸟,每年的春季都会如期而至,产卵,孵卵,育雏 ,然后在冬天来临前带着新生的家族成员返回过冬之地。这个季节成为了白鹭壮大族群的重要时段。</p> <p class="ql-block"> 白鹭看似集群而居,其实各有家庭,一般一个家庭大鸟两只,雌雄难辨,小鸟三到四只。</p><p class="ql-block"> 白鹭的家是开放的,一棵树每一层都筑有多个鸟巢,睦邻而居,从没看到过白鹭因争食争底盘而打斗的。</p><p class="ql-block"> 白鹭是和平的天使。</p> <p class="ql-block"> 对雏鸟的喂养是一个家庭的共同责任。一般只有一只大鸟在家守护,另一只则外出捕食。有意思的是捕食者回来后,两只大鸟交颈接吻,非常温馨地交接工作后,另一只立刻接班外出。留下来的则把带回的食物喂养给小鸟。</p> <p class="ql-block"> 白鹭以鱼虾为食,喂食过程非常奇特。白鹭脖颈极长,它们捕获猎物后,需将食物从腹中通过长长的脖颈吐出,每等看到白鹭细长的脖颈鼓起,便会看到一条大鱼或小虾滑向雏鸟的口中,那个过程看起来很痛苦,这大概就是母爱,母爱是无私的,痛,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 拍摄时值下午,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呵护雏鸟的大鸟一直背对我们。有一个打鸟达人给我们解开了疑惑:大鸟是在用身体为小鸟遮阳。果不其然,随着太阳的移动,大鸟的身姿在不断变化着,始终用身体为小鸟遮着阳光,尽管当时天上布满乌云,阳光并不强烈。</p> <p class="ql-block"> 小鸟嗷嗷待哺,不时向大鸟讨要食物,非常可爱。</p> <p class="ql-block"> 这样站姿看起来非常吃力,但令人感动。乌云密布的天空开始飘起了雨丝,并逐渐演变成瓢泼大雨。大鸟略为伸开翅膀,两条长腿叉开,把小鸟完全保护在自己的身下。这种呵护,这种无私,这种温馨,令人动容。目睹此情此景,我们的耳边会响起人类的歌声:</p><p class="ql-block">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p><p class="ql-block"> 你爱吃的三鲜馅儿有人给你包</p><p class="ql-block">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p><p class="ql-block"> 这个人就是娘</p><p class="ql-block"> 这个人就是妈”。</p> <p class="ql-block"> 这个家庭只有一只大鸟,一只小鸟,且很长时间没有看到有外出捕食者回来,显得很是孤单。</p> <p class="ql-block"> 大雨如注,站在高枝上的白鹭仰头看着天空,似乎在说:上天啊!暴雨该歇歇了吧!</p> <p class="ql-block"> 猎隼又名猎鹰,拍摄于河北曲阳的高山之上。太行山余脉,高山之巅,悬崖高耸,猎鹰把鸟巢筑在了壁立千仞的石壁上。</p><p class="ql-block"> 早在一个月前就看到鸟导发布的猎鹰幼崽图,毛绒一团,十分可爱。</p> <p class="ql-block">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有诗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非常生动地描述了自己打猎的情形。这里说的“黄”和“苍”就是打猎的猎狗和猎鹰。</p><p class="ql-block"> 而今的老夫也发了一次狂,我们坐着当地人的农用三轮车,顺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一直盘旋到山顶,再沿着陡峭的山脊走一段路,就来到了鸟巢所在的悬崖边。</p><p class="ql-block"> 看到爬在窝边不时振翅欲飞的鹰仔,我们意识到小鸟已快长大,这大概就是我们能看到它们的最后机会了,果不其然,约一个礼拜以后鸟导发布消息:今年的拍摄到此结束,小鸟已长大飞走了。幸哉!</p> <p class="ql-block"> 猎鹰属大型猛禽,食肉动物。小鸟食量很大,大鸟每天辛勤外出捕食,不时送回家中,因此小鸟长的很快,已开始站在悬崖边振翅寻找平衡。</p> <p class="ql-block"> 猎鹰捕猎状如重型坦克碾压,两腿粗壮,喙与爪子极是锐利,飞的高视野开阔,小型动物很难躲过它的攻击。</p><p class="ql-block"> 猎鹰父母将食物送回家中,就会快速离开,它们并不呆在家中,而是栖息在周边的森林中。</p> <p class="ql-block"> 雏鸟饿了,就会不断发出叫声,时间不长,听到叫声的大鸟就会把捕到的猎物送了回来。</p> <p class="ql-block"> 猎鹰捕猎非常辛苦,一个下午送回食物四五次, 直到小鸟吃饱为止。等看到猎鹰把送回的食物再带走时,有经验的鸟导说,今天的喂食结束了,大鸟不会再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鸟类的爱心不亚于人类,只有幼鸟吃饱后它们才会吃掉剩余的食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