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年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报告数据显示,烟草使用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夺去八百万人的生命。全球1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烟草使用者约13.37亿,中国的吸烟人数高达3.08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世界卫生组织将2021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定为“</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承诺戒烟</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希望借此呼吁更多人加入其中,享健康生活。</span></p> 认识吸烟的危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烟雾中数百种成分对人体有害,吸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吸烟产生的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已发现数百种成分对人体有害,包括至少69种致癌物(稠环芳香烃、N-亚硝基胺类、芳香胺类、甲醛等)、多种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氨、硫化氢、氰化氢等)、多种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镉、铅、汞、钴、锑、铊、铅-210、钋-210等),以及导致烟草依赖的尼古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烟草烟雾中所含有的数百种有害物质有些是以原型损害人体,有些则是在体内外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衍化出新的有害物质后损伤人体。吸烟可以作为主要因素致病,如已知的69种致癌物质可以直接导致癌症。吸烟也可以与其他因素复合致病或通过增加吸烟者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致病,如通过降低呼吸道的抗病能力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和感染,进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吸烟损害肺部结构、肺功能和呼吸道免疫系统功能,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多种间质性肺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增加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异常、静脉血栓塞症、睡眠呼吸暂停、尘肺的发病风险。戒烟可明显降低上述疾病的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二)吸烟与恶性肿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烟草烟雾中含有至少69种致癌物,当人体暴露于这些致癌物中时,致癌物会引起体内关键基因发生永久性突变并逐渐积累,正常生长调控机制失调,导致恶性肿瘤发生。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导致肺癌、喉癌、膀胱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肾癌等,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增加急性白血病、鼻咽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戒烟可明显降低这些癌症的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三)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使血管腔变窄,动脉血流受阻,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吸烟还会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产生协同作用。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以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戒烟可明显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四)吸烟与糖尿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吸烟使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影响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的合成,抑制胰岛素的生成,长期吸烟还可引起脂肪组织的再分布,上述因素均可增加胰岛素抵抗。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吸烟量越大,起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年限越长,发病风险越高。吸烟可以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证据提示,长期戒烟可以降低吸烟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与死亡风险。</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指出:现在吸烟者中将会有一半因吸烟提早死亡,吸烟者的平均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烟草每年使我国100多万人失去生命,如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烟草危害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堪承受之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如果您已经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我们倡导:</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请您主动戒烟,我们相信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戒烟您一定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