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本篇配乐选自舞台剧《敖鲁古雅》之《美丽的家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永远的敖鲁古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前几天好友突然发给我几张图片,问我图片中的老人是谁?一下子把我给惊呆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当然知道这位老人是谁——是已经年过百岁、至今依然健在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的精神领袖,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的玛利亚·索老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个人对敖鲁古雅部落的关注始于2005年首版的作家迟子建女士写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是2006年第一次读到的。该部长篇小说于2008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受迟子建女士这部小说的影响,我于2008年再第二次前往额尔古纳河右岸一带时,就开始寻找和关注中国这一曾经在玛利亚·索老人统领下人数最少的游牧部落。遗憾的是只在根河市市郊新建的敖鲁古雅人集居地新敖乡接触到了一部分敖鲁古雅人和少量的驯鹿,但未能见到玛利亚·索老人本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因为敖鲁古雅人以及与他们相依为命的驯鹿,是无法定居而生的——相信“万物有灵论”的敖鲁古雅人必须与他们的驯鹿一起,在无人侵扰茂密而纯纯的大自然深处才能找到驯鹿所食用的苔藓并生存下来。而2008年当时,年近九十的玛利亚·索老人远在大兴安岭最深处的密林之中,同她钟爱的驯鹿一起静静地度过着与大自然安然相处的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2010年和2012年我分别再次前往额尔古纳河右岸,均未寻找到玛利亚·索老人的踪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终于拜见到玛利亚·索老人的时候是2013年的9月,那时已经是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深秋季节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那年在我苦苦而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阿龙山(地名)隶属下的北部大兴安岭最高峰奥科里堆山再往深处的密林中拜见到了玛利亚·索老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这里是除了敖鲁古雅人和他们的驯鹿,几无人迹可至的无人区。,见到老人,极为不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那年玛利亚·索老人93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如今,老人家已经101岁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而今天所发的老人家最近的图片,是好友在很偶然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在他们一个共同的群里所遇见老人家的外孙女阿尤塔方才联系上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然而遗憾的是,我于2008年和2013年为敖鲁古雅倾情所写的大量的文字,因老电脑突然崩盘的缘故,全部都没有了。这其中包括2008年所拍图片的原片,只剩下当年在一个户外论坛上(现也早已不存在)而压缩过的图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再次写来上述文字,发来此篇,以怀念并继续关注敖鲁古雅这一不朽的部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玛利亚·索老人的外孙女回复好友时的一段对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嗯,200多人有鄂温克人血统。包括我这样的,我额妮(注:母亲)是鄂温克,我阿迷(注:父亲)是蒙古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父母都是鄂温克的不到50人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玛利亚·索共养育有七个儿女:三位儿子四位女儿,目前只有大儿子和二女儿在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而阿尤塔的妈妈是老人的三女儿,二十年前在老敖乡(满归向北,我也曾去拜访过)为给在野外打草的丈夫(阿尤塔的爸爸)过河送饭,不幸被湍急的河水吞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白发人送黑发人,玛利亚·索老人的内心的那份苦楚,常人难以想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以下为我本人于2013年在北部大兴安岭奥科里堆峰脚下的原始密林中拜见玛利亚·索老人的影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当时,玛利亚·索老人正在用驯鹿奶和的面在烤制驯鹿奶列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迟子建女士写就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于2008年被授予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我本人于2008年于根河市郊的新敖乡拍摄的图片并于当年所写游记中的部分的文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自古以来,鄂温克人就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深处和大兴安岭两侧的腹地,在这里繁衍生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具体又分为:海拉尔方言、陈巴尔虎旗方言和敖鲁古雅方言三种。无本民族文字,牧区通用蒙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鄂温克族大部分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而牧区有一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在本帖中着重介绍的是鄂温克族中的故鲁古推部落,人们称之为“鲁古雅鄂温克”,他们现有的人数总计是236人--这是我此去得到的准确数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对敖鲁古雅鄂温克的认识与了解,源自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右岸》——我的这篇帖子的标题,也因我对这部小说和小说中描述的这个民族的执爱与深深敬重而题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写就这部分文字的时候,我的案头,就摆放着这部小说,象征着广袤大兴安岭的绿色的封面,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额尔古纳河,显示着简约的魅力......我把关于此书的内容提要,一字不动地摘录如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都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这一弱小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008年拍摄的图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