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青海之行(14)中华福运轮

老苏

在青海省海南州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有一座名为“中华福运轮”的转经轮,经轮主体高42米,其中经筒高度26.3米,直径为10.22米,底座高15米的转经纶,为世界上最大的转经轮,于2012年获颁吉尼斯世界纪录。 <br>  中华福运轮景区座北向南,由黄河民俗博物馆,倒影池,转经塔三部分组成,三面环绕人工湖,另一面由清清黄河构成天然屏障,茂密的高原丛林又给景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黄河民俗博物馆分为上下两层由一楼博物馆,楼顶倒影池的方式建成,其建造风格采用藏式建筑风格,以鲜明的彩饰装修,突显藏式建筑的鲜明与宏伟。两边的角楼遥想呼应,这种角楼是古时藏式建筑中的哨楼,正中间小阁楼是燃灯阁,其顶端供奉着双翼金刚护法手持金刚浮链连接玛尼经轮,庇佑一方人民幸福与安康。门楣顶端供奉着鎏金的铜质双鹿和经轮,双鹿膜拜着经轮,是藏传佛教寺院比较常见的,叫“四法印”,代表佛法的威严与肃穆,预示着吉祥如意。其下匾额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一诚先生题写的中华福运轮五个大字。 <p class="ql-block">  倒影池又称幻化池,运用佛教经文中一劫之说,一劫等于1680万年,所以在藏传佛教中黄河水流入倒影池等于度了一劫,佛教信徒也把这池水当做避劫难的圣水,每次朝拜也要用池水洗面或将池水摸于头顶,以示净身之意。</p> <p class="ql-block">  中华福运轮在建筑内容上遵循传统,形式上突破传统,并应用现在物理学原理,内部采用坚固耐久不锈钢材料,外部采用鎏金镀金工艺细心制作高大的福运轮,既体现了佛教的博大精深与崇高,又将传统文化元素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完美融合,福运轮的总体造型取义六字大明心咒“嘛呢呗弥”的表层字面意思,即:“嘛呢”为珍宝如意宝之意,“呗弥”为莲花之意。合起来在造型上采用了“莲花珍宝”形态,寓意黄河水生双层花瓣的莲花,莲花基座托出耸立的如意珍宝。基座一周共有60个高1.2米,直径0.6米的嘛呢经纶,象征一个甲子轮回。</p> <p class="ql-block">  处于福运轮的基座底层位置门楣上方这个匾额,刻着十一世班禅额尔多尼·确吉杰布大师用藏汉两种文字亲笔题写的中华福运轮鎏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  一层大厅,是一个高3.6米,直径2.1米的水转嘛呢经轮,它是由传统的水推动原理,引入黄河水推动整个经轮转动,这个经轮主体建造材料为红铜,其表面是镀金,经轮内部藏有36亿字的六字真言,转动一圈就等于念诵了36亿次的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  六字真言: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据说只持诵六字大明咒一遍,就等于诵念了佛陀所传的十二分教,持诵六字大明咒圆满了菩萨的六度,并能稳固地杜绝任何投生六道的可能性。这是个简单的修法,容易了解,所有人都能修持,也包含了佛法的要义。如果你把六字大明咒当作快乐与痛苦时的皈依处,那么观世音菩萨将一直与你同在,你将不假造作地愈来愈虔诚,自然升起对大乘之道的所有了悟。</p> 顶层中央高高耸立的中华福运轮筒体,金黄色的经轮在碧蓝的天空下直冲云霄,筒体为钢架结构,不锈钢护面,表层黄铜浮雕,金箔镶成,最上面如伞状的经幡上,是由8个面向八方的龙头,龙头下方为35尊代表和超度35种罪行的忏罪菩萨,主体最上方为八方佛,中间雕有吉祥八宝和十相自在图,底部为16供养仙女。经轮内部藏有《甘珠尔》200部,两万余册,每转动一次,等同于念诵200遍甘珠尔。整个经轮直径高26.285米,直径10.2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经轮 <p class="ql-block">  玛尼堆,藏语称“朵帮”,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p><p class="ql-block">  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p> 看守中华福运轮的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