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知青岁月 之 十三我们的文艺宣传队

红 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5年春,我们林场文艺宣传队参加县里举办的首届文艺汇演,参加汇演的,包括参加助兴演出的县毛泽东思想文艺队在内将近二十多个演出单位中,出现了石油勘探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和煤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这两个是第一次亮相新的文艺团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汇演晚会前,当看到煤矿队从车上卸下来崭新铮亮的,比县文艺队庞大高档得多的乐队阵容,所有目击者全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可是,他们的节目一出场,从演员气质形象演技、节目内容形式品味、乐队演奏水平等都跟那些庞大高档的乐器阵容根本无法配比、大可不必担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我们又紧张地关注起貌似同样强大的石油勘探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油勘探队是去年刚刚轰轰烈烈进驻小县的一个区直单位,也是小县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区直单位。当时正是全国劳动模范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是“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个石油大会战延伸到广西的年代。广阔的原野、高高的钻塔、威风凛凛的钻井工人,是当时人们仰视的年代。他们宣传队的队员是从勘探队几千名干部职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文艺骨干,虽然他们野外作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单位的性别结构,无法挑选出更多更出色的女队员,但是他们的十多个男队员全部来自区内外各大城市,个个高大威猛、英俊潇洒,就像银幕上的电影明星气质不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有着当时堪比 “交响乐队”的器乐,他们的一些器乐,就连当时的县文艺队都没有出现过。队里什么大提琴、小提琴、手风琴、扬琴、竖琴;小号、长号、单簧管、萨克斯、爵士鼓等,应有尽有,而且他们的演奏风格如行云流水、如风起云涌、成熟老练、出神入化。更为难得的是,他们的男队员个个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演、编样样上手。他们那经过风雨,见过世面,成熟老练的长者风范,堪比当时“风靡一时的乌鲁木齐文艺轻骑队”,因此,每当傍晚时分,他们的队员三三两两背着手在小镇的大街上漫步时,整条街道都似乎因为有了他们而焕发出光彩。</p> <p class="ql-block">相比我们的乐队,一把二胡、一支笛子、一把三弦、一把磨得掉了漆的小提琴、一架连演奏员都是借来的手风琴,这样单薄、这样寒酸的乐队,真的让我们感到无地自容。幸好,我们一班精巧靓丽、从幼儿园起就唱唱跳跳的女队员在整台晚会上表现得出类拔萃、力压群雄、占尽了风头,令包括勘探队在内的“电影明星们”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尽管这样,每当县里召开有关会议,遇到那些昂首挺胸、趾高气扬的“电影明星们”跟我们交流、打招呼时,虽然他们显得很客气,但仍然让我们感到他们谦逊、礼貌的背后明显透出一种居高临下、俯视弱小的傲气。</p><p class="ql-block">汇演结束后我们坐不住了,强烈的自尊心不容我们甘于人后。</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把汇演的所见、所闻、所感一股脑向场领导作了详细地汇报,并强烈要求整顿宣传队、添置一批上些档次的乐器加强我们的乐队。</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由于林场规模小、底子薄,场领导考虑了许久才决定给我们添置一架手风琴以及大提琴小提琴各一把,尽管这样,我们也已经大喜过望。</p><p class="ql-block">为了加强乐队的力度,我们还在自力更生上下功夫,在随右派父亲下放到林场的青年工人张睿宏提议下,我们的男队员还跟老工人一起,用之前捕获到的蟒蛇皮自己动手制作外观很土、工艺很粗糙的二胡、三弦等乐器。</p><p class="ql-block">自从有了竞争对手,宣传队每一个队员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掀起了一股学乐器、编剧本、苦练基本功的热潮。</p><p class="ql-block">每天收工回来,澡没洗、饭没吃,位于山坡上的男生宿舍门口就传来了“多多多~~~,来来来~~~,咪咪咪~~~,发发发~~~”的练琴声。</p><p class="ql-block">每当节假日,一些队员也放弃了回家团聚的机会苦练乐器,惹得其他一些男知青也跃跃欲试,经常在队员们练琴的时候在屋里一边做事一边和着琴声高声“吼”了起来,这些青涩的,凌乱的琴声和歌声为宣传队日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p><p class="ql-block">W、HH、QQ、还有副队长AT,是业余创作组成员。不管是上山做工还是在家休息,满脑子里日夜都在构思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记得在讨论一个知青们在老工人的带领下抗风灾、斗寒流,誓死保护胶林的文艺节目时,我和PQ跟大家的意见有了严重的分歧,以AT和HH为代表的“虚构派”认为,可以在大山的各个拗口堆起茅草堆,阻挡大风和寒流;W和PQ的“现实派”则认为大风和寒流是一种气候,它存在于整个大气层区域,用草堆是无法将其阻挡得了的。以AT和HH为代表的那一派反驳道:“艺术可以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 W和PQ的一派还是坚持,“高于生活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结果,这个节目无果而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更令人捧腹的是,AT副队长为了让人觉得他有知识、有文化,竟然天真地学起传说中一些作家在创作时很认真很投入,即使吃饭、睡觉、都在冥思苦想、构思和创作,就连走路撞了电杆都不知道的样子,只可惜遇见人时,他那骨碌碌的眼睛出卖了他,被一些宣传队员背地里当作了笑谈。</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表演能力,HH还利用其父亲在宣传部门工作的优势,联系上了下放在一个山区公社的原自治区歌舞团国家二级演员小冯姐,把她请到林场来手把手地教我们练习唱腔和舞蹈基本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长一段时间,除了乐队演奏员,全体宣传队员闻鸡起舞,在“椅子扶手”旁那片开阔的林子里练发声、练亮相、练压腿、练下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天,百花盛开的季节,微微的晨风给我们送来阵阵山花的清香;夏天,清晨的斜阳给我们矫健的身姿披上一层金色的霞光;秋冬时节,林子里缭绕的晨雾在我们从低到高,啊啊1~~~啊3~~~啊5~~~啊3~~~啊1~~~的练声中铺开,伴随我们一招一式,像模像样的亮相动作中慢慢散去,林子里,小咬的盘旋和叮咬不足以使我们退缩,严冬的寒风和冰霜不足以使我们畏惧。</p> <p class="ql-block">好长一段时间,我们俨然专业团队一样认真、一样投入。石油勘探队有歌舞《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们则有歌舞《我们是女子采伐队》;石油勘探队有豪华抒情、自编自演的舞蹈《钻塔情深》我们则有深情朴实、自编自演的情景剧《送粮》《收胶舞》;石油勘探队有大型的器乐合奏,我们则有惟妙惟肖足以乱真的革命样板戏片段《深山问苦》《万泉河水》。</p> <p class="ql-block">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片段“深山问苦”</p> <p class="ql-block">  受到电影、画报的启发,我们别出心裁,极有创意地从各种画报上将各民族服装剪裁下来,送到县里较有名气的裁缝师傅那里,求他帮忙“按图索骥”,当我国十几个少数民族服装在《我们走在大路上》这个节目的十几名演员身上集中亮相的时候,全场哗然了。</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色彩单一、思想受到禁锢的年代,这个连县文艺队都没有做到的创举成为全县各个系统文艺宣传队竞相效仿的样板。</p><p class="ql-block"> 为了学习先进、促进交流,迅速提高我们的演出水平,我们硬着头皮、冒着受到拒绝的风险,“不自量力”地向石油勘探队发出邀请,请他们到林场来传经送宝。当他们坐在车轮滚滚,红旗猎猎,让人艳羡,令人向往的卡车上高唱着展现青春活力的革命歌曲来到林场时,当我们同台联欢,共享快乐时,我们两个暗中竞争的对手成了朋友。我们利用我们的优势和我们的特色,赢得了县领导和广大观众的肯定,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们文艺队与实力雄厚的石油勘探队一起成为了共同撑起县文艺汇演和大型春节联欢晚会大旗的旗手,我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年代,我们这些精神饱满、异常活跃、规模大大小小、水平高高低低的各种业余文艺宣传队,给普罗大众带来的快乐和精神享受是巨大的,也给我们这些当年的“文艺青年”自己留下深刻悠远的青春回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