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六、一

柳国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64年,是我们国家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后,人们的日子开始好转的一年。所谓的好转也只是城市的大多数人可以吃饱饭不至于饿肚子了。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学生的粮食标准是每月27斤粮食,2斤白面,2斤大米,其余都是高粱米,玉米面。像我家男孩多能吃,大米白面基本都换成玉米面了,好像是一斤大米白面可以换成二斤玉米面。所以经常盼着能吃上一顿大米饭或白面馒头,可是,在当时这个想法简直太奢侈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年六、一,我们永长路小学要开运动会。当时我是三年级,又是学校少年先锋队大队长。因此,重任在肩。我记得当时要组织少年先锋队大队鼓队,要在放学后的三天里学会打队鼓,真的是时间短,任务重,每天放学一头扎进大队部就开始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会后都快六十年了至今未忘。鼓谱是左手是咚,右手是吧啦。连贯起来是:咚咚、吧啦吧啦,咚咚,吧啦吧啦,咚,吧啦,咚,吧啦,咚咚,吧啦吧啦,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运动会当天,学校的操场上彩旗猎猎,校领导,老师们坐在主席台前,检阅我们。在雄壮的鼓乐队伴奏下,依次走过主席台的是刀旗队伍、各班运动员队伍,裁判员队伍。现在想起了还热血沸腾呢……</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常说,贫穷扼杀了多少美丽的蓝图,也成就了许多奇思妙想。</p><p class="ql-block">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鼓乐队的同学要求穿白衬衫,蓝裤子,白鞋。白衬衫,蓝裤子我借到了,可是白胶鞋我想尽了办法还是没有着落。最后,老师非常理解我的难处,给我出了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办法:给了我两只老师黑板写字的白粉笔,让我把蓝色胶鞋回家洗后晾干,然后用白粉笔在蓝色胶鞋上均匀的涂抹上白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问题总算解决了,由于涂抹的认真,在主席台还真看不出我的鞋是滥竽充数。可是,每当想起这段往事,不知是伤心还是屈辱,眼睛总是充满着泪水。</span></p> <p class="ql-block">关于运动会带饭的事,我已经讲了儿子讲孙子,他们听了觉得好笑,觉得不可信,常常会说至于那么困难吗?</p><p class="ql-block">儿子上学时开运动会就已经是面包、香肠,巧克力,雪碧可乐了。到孙子这一代我简直土的买的好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来,反正是眼花缭乱,应有尽有得花几百元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记得要开运动会前一周我就跟我妈说了,目的是早打招呼争取改善伙食。现在想想鼻子酸酸想哭,难为妈妈了。哪个妈妈不想让孩子过上最好的生活,不想让孩子有尊严的生活在班级里?!可是条件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家里实实在在不富裕,六口人,四个大男孩,就父亲一个人上班挣60.09元,可是妈妈还是为我做出了我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美食:一盒大米饭,米饭上面浇了一层韭菜炸大酱!还给了我两毛钱!两毛啊!可以买四根五分钱一根的雪糕而不是三分钱一根的冰棍……</p><p class="ql-block">运动会午休时,大家坐在一起顶着太阳欢声笑语开始吃饭。三年级都是孩子,炫耀和攀比是这个年龄段自然的天性。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有从书包里拿出面包香肠的,每咬一口面包香肠的动作都那样夸张;还有的带大米饭炒鸡蛋的,饭盒盖一打开漂出的那个香味,能把我闻醉了;虽然我带的是大米饭炸酱没有菜,那也不是最差的,因为我带的是白米饭,那时候叫细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