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观察园本教研(二):分析解读与支持策略

lalababy荩

<h3> <div> <font color="#ed2308">继第一阶段游戏观察园本教研: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与记录。5月28日市委大院园区保教主任陈荩主持了第二阶段游戏观察园本教研——幼儿游戏行为分析解读与支持策略。结合案例:小班滚筒游戏的进阶,依据《指南》,对标布鲁姆分类学习法,针对此案例围绕分析解读开展研讨,通过对话交流、思维碰撞,教师之间实现了互相学习。</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陈老师:“你是如何看待小班幼儿玩滚筒游戏,滚筒游戏该怎么玩?”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发教师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font></div></h3> <h3><p><font color="#ed2308">李兰老师:</font></p><p><font color="#ed2308"> 先支持幼儿的想法,满足幼儿的游戏条件,但在幼儿游戏的同时保护好他们的身体安全。</font></p><p><font color="#ed2308">刘秀莲老师:</font></p><p><font color="#ed2308"> 我还没有带孩子们玩过滚筒,有时觉得中班孩子还没达到这个发展水平,担心他们会受伤,但我接下来想让孩子们尝试滚筒游戏。</font></p><p><font color="#ed2308">张艳老师:</font></p><p><font color="#ed2308"> 我们大班年级幼儿玩油桶比较多,平时游戏时我会让幼儿自主探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要。</font></p><p><font color="#ed2308">陈荩老师:</font></p><p style="text-align: left;"></p><font color="#ed2308"><p align="left" style="text-align: left;"> 在我遇到这这个案例之前,我还不敢让小班孩子玩滚筒,更别谈让他们踩上滚筒行走,那滚筒游戏只有让孩子们踩上去行走才算获得发展了吗?让我们一起追随幼儿兴趣与需要,关注幼儿的游戏经验,对标《指南》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提供有效策略推<font color="#ed2308"><font color="#ed2308">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br></font></font></p></font><p align="left" style="text-align: left;"><br></p></h3><font color="#ed2308"><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p><font color="#167efb">一、学习——理论指导促教师科学分析</font> </p><p> <font color="#ed2308"> 游戏分析解读的水平不仅与教师的工作经验有关,而且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有关,每当教师说起幼儿游戏滔滔不绝,但分析解读时却欠缺运用理论知识诠释幼儿行为,严重制约其分析解读水平。在教研中我们引导教师通过案例中的描述,科学分析幼儿的经验水平和获得的发展。</font></p></h3> <div><font color="#ed2308">老师们:</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三个小班幼儿合作滚油桶,当遇到油桶滚到路牙想办法解决的游戏过程。</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刘星老师:</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动作能力得到发展,推、滚、顶、两手交替滚、身体控制油桶前进后退。</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老师们:</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幼儿遇到困难不放弃,仍然想办法解决,学习品质得到较好的发展。</font></div> <div><font color="#ed2308">老师们:</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片段一看出孩子们已经能娴熟地操控油桶转向。</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刘玉丹老师:</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片段二中孩子们在合作玩PVC桶,并能礼貌地进行请求、沟通。</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老师们:</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片段三中孩子们在用材料进行组合玩攀爬。</font></div> <div> <font color="#ed2308">老师们:</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我们在这个场景中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不断调整距离来稳定安吉梯,较好体现幼儿在科学领域的空间与方位中的探究和学习。</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小纲是双脚并拢、双手抱着爬着滑下;震震是分开双腿控制下滑,稳稳落地;可乐和玥玥在老师的帮助下滑下来,看得出游戏中三种不同动作发展水平的幼儿而教师给予适时介入和引导,使得游戏得以继续,幼儿从中获得成功体验。</font><div><br></div></div> <div> <font color="#ed2308">老师们:</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心怡尝试了7次,仍然未成功,说明在游戏中她的坚持和专注。教师在这时也采取介入的策略推进游戏顺利进行,最终幼儿成功站上轮胎滚筒。</font></div> <font color="#ed2308">通过以上四个片段的游戏场景,实现与幼儿游戏对话,看到游戏中的真儿童,学会运用专业理论和已有经验反思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们都表示通过对标《指南》,明晰了幼儿游戏观察分析解读与策略的方法与思路,教师今后在观察幼儿游戏也更加科学有效。</font><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二、行动——运用所学巧助推教师实践</font></div><div> <font color="#ed2308"> 基于游戏观察分析解读与反思的学习,为教师实践运用建构起了一座桥梁,两位老师将平时工作中的游戏案例进行分享。</font></div> <font color="#ed2308">刘星老师:</font><div><font color="#ed2308"> 我观察是建构区游戏,从简单平铺、围合搭建大马路到运用各种各样建构技巧表征大马路,从建构计划的制定到真正实现,幼儿在其中不断探究、尝试,学会解决问题,体会到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也从中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我和幼儿共同获得成长。</font></div> <font color="#ed2308">尹佳玥老师:</font><div><font color="#ed2308"> 机器人游戏一开始是幼儿室内区域游戏时表现出极大兴趣,我及时捕捉到这个契机,与幼儿商量,丰富搭建机器人的材料,将建构区搬到室外操场上,持续观察、支持幼儿的游戏,幼儿各方面能力也获得较好地发展。</font><div><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三、感悟——学习、实践引发教师自我反思</font> <font color="#ed2308">杨梦婷老师:</font><div><font color="#ed2308"> 游戏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和发展。游戏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语言在幼儿游戏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要学会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想法,领会他人的意思;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词汇不断丰富,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游戏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感知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使儿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br>  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这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游戏让幼儿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br><br>周思佳老师:<br> 幼儿游戏行为观察和记录最终目的是孩子学习、游戏的兴趣性,我们教师要不断实践、反思、改进、创新,把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幼儿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随时随地捕捉孩子的亮点,找到共性问题以便及时解决。作为班级教师,必须抓住幼儿记录的时机,要保证有足够近的距离去聆听,但是不要太近,不要影响幼儿游戏的进行。特别对于大班的幼儿要谨慎,他们感觉到被监视后就不再继续他们的游戏。追踪记录一定要定点、定时记录,不能追踪一半而半途而废,有时也可以暂停一段时间继续追踪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br><br>黄彩晴老师:<br>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对幼儿游戏观察分析解读和支持策略有了新的认识,孩子们是积极主动、有能力、自信的学习者!在这当中,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多样的材料,让幼儿主动学习、充分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操作、交往、尝试、发现。</font><br><br><font color="#ed2308">杨玉萍老师:<br> 通过这次教研,我了解到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游戏和探索的环境,创造轻松、活跃、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与同伴间、幼儿与老师玩伴式的交流中,提高游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经验,获得愉快满足的情绪体验和情感需求,并在各方面领域得到能力的提高。</font><br><br><font color="#ed2308">刘玉丹老师:</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本次学习重点学习了“幼儿游戏观察分析解读与支持策略”,是上一次学习的延伸,是更高层次研讨,这一次让我们对滚筒游戏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分析解读是对活动更深层次的解读,是对孩子的行为能力,情绪,学习品质等方面,都是一个更高层面的,更专业的分析理解。而支持策略是为了下一次的活动做更充分的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场地,还有辅助材料,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更好的创造和应用。</font><br><br><br><font color="#ed2308">李玲老师<br> 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绝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今天的案例分析教研活动中,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适时介入,提高幼儿的各种技能和游戏水平。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游戏时间,通过适时介入,充分激发出幼儿学习的兴趣、继续探索,幼儿游戏活动就有了良好的起点,也获得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并从中获得乐趣”。</font><br></div> <font color="#ed2308"> “解读幼儿、观察先行”。读懂幼儿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观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发现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分析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和价值,甚至是成因,以便对幼儿行为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会发展、情感发展。</font><h3> <font color="#ed2308"> 此次观察游戏园本教研拓宽了教师对于滚筒游戏的视野,为观察幼儿游戏提供了理论支撑,有效指导教师进行分析解读与策略;为丰富幼儿园课程、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提供有力保障。</font></h3>

幼儿

游戏

教师

老师

滚筒

解读

观察

教研

学习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