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梦,送别袁隆平

肖珍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个人致力于水稻研究,解决亿万人的温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个人他躬耕于田畴,用一粒粒种子改变了世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孩子,也许你之前并不认识他, 但是今天请你记住, 他对我们国家有着巨⼤的意义。 他让我们不再饿肚子,我们吃的每粒米都有他的功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袁隆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他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孩子,在5月22日,有个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的老爷爷,他离开了我们。他的名字叫做——袁隆平。</p><p class="ql-block"> 我们深情缅怀袁老,更要告诉孩子——他的杂交水稻,真的太厉害!</p> <p class="ql-block">【一粒种子·改变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在过去的中国,很多人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忍受着饥饿。于是年少时期的袁隆平爷爷就励志让中国人吃饱。他便和他的团队开始了长达26年的攻克杂交水稻的难题之路,最终解决了我们中国人吃饭的问题,也为世界上更多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1930初秋,在北平的一家医院里,有个小男孩出生了。父亲给他取名袁隆平。</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袁隆平很调皮,充满好奇心。他喜欢追根究底,总能提出些让老师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老师常常说:“袁隆平,你别胡思乱想!”好奇的袁隆平才不听呢!没有答案?那就自己去寻找答案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6岁那年,袁隆平和同学们去参观了一个非常美的园艺园。金黄的梨子挂满枝头,紫红的葡萄垂在架子上,四处开满了鲜花。这个美丽的园艺场在袁隆平心中种下一个田园梦,从那时起,他就特别喜欢大自然,盼着长大以后能去学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长大以后,袁隆平圆了小时候的学农梦。1953年8月,他从农学院毕业,来到湖南一所偏远的农校工作。在这里,他不光教书,还带学生们做实验,为了帮农民提高粮食产量,他们研究红薯和南瓜。有一回,竟然种出了一个超级大红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9----1961年是困难时期,全国闹饥荒。袁隆平也挨了不少饿,靠吃野菜、树皮活命,由于营养不良,还得了水肿病。看着人们挨饿,袁隆平非常难过。他下决心要让人们吃饱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土豆是世界上五大主要粮食作物。当时,只有水稻在培育优质、高产的品种上停滞不前。而南方又主要以水稻为主食,急需提高水稻产量。袁隆平想啊想,满脑子都是高产水稻,有一天晚上,他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他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颗粒像花生那么大,他和朋友们坐在稻穗下乘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美好的“禾下乘凉梦”给了袁隆平很大的鼓励。为了水稻增产,袁隆平不停地查资料、搞水稻直播试验。他还去向农民请教,当听说他们要翻身跃岭去别的村庄换稻种时,他十分好奇:“为什么要换种子呀?”农民说:“多施肥不如勤换种,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呀!袁老师,你要是能帮我们培育高产种子,那该多好呀!”袁隆平立刻意识到了农民们的迫切需求,那就是高产的水稻种子,他找到了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水稻是自花授粉的农作物,不需要外来的花粉,自己就能授精、结实。可是,该到哪里去寻找高产种子呢?只能向大自然这个神奇宝库求助。袁隆平不顾风吹日晒,常常只带点馒头和水,蹲在稻田里寻找长势特别好的水稻。一天、两天过去了,一星期、半个月过去了......袁隆平一无所获,可他不会轻易放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观察了上万株水稻后。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终于发现了一株长得特别好的水稻。他和助手惊喜地数来数去,枝稻穗上共有230粒稻谷!他高兴极了,给它取名“鹤立鸡群”,不住地夸它:“真是个好妈妈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年,袁隆平满怀期待地撒下了“鹤立鸡群”的种子,种了1000多株。他认真观察、施肥、除草,天天盼着丰收。收获的季节到了,可稻株们的表现很不好。瞧!高的高,矮的矮,粗的粗,细的细,没有一株赶得上它们的妈妈。袁隆平很失望,他反复琢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袁隆平一直不停地想啊想,反复地查资料。每天都去稻田里仔细观察,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有一天,灵感突然来了,他意识到那株“鹤立鸡群”,是有杂种优势的天然杂交水稻。所以它的后代才会出现如此显著的性状分离。“大自然中出现天然杂交水稻很偶然,但我可以研究人工杂交水稻!”想到这里,袁隆平高兴地跳了起来,他要揭开杂交水稻的奥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既然大自然中存在天然杂交水稻,那就一定存在天然“雄性败育”株。只要找到它,就能解决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难题。袁隆平和妻子、助手,不管高温酷暑,不怕刮风下雨。在茫茫稻田里一株一株地观察。这个不是,那个不对,在观察了14万株水稻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败育株。但太少了,不够做试验,他们只能继续找。在第三个年头,终于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败育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越往南走,气温越高,水稻生长越快。为了加快研究速度,袁隆平和助手们在湖南、广东、海南等地不停往返。他们曾遭遇了很多困难,试验田的秧苗曾被人恶意拔光。地震和洪水差点毁了秧苗,反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声音不时传来,好几年过去了,他们仍没有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多年的失败让袁隆平逐渐意识到,他们用来做研究的水稻都是人工栽培水稻。近亲联姻,后代不好,他们决定去荒野里寻找天然雄性败有野生稻进行杂交研究。又是漫长的寻觅过程,直到1970年10月,在海南的一处荒野里,袁隆平的助手等人终于找到了1株天然雄性败育野生稻,身在北京的袁隆平飞一般地赶回海南,进行研究。后来,这株野生水稻被取名为“野败”,它成了杂交水稻的好妈妈。1973年,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  杂交水稻成功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它解决了很多人吃不饱饭的问题。今天,杂交水稻的产量仍在不断提高,人们把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把袁隆平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全世界的人们都感激袁隆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一生从未停下脚步的老人,从来没忘记年轻时,那个美丽的“禾下乘凉梦”,为了这个梦,他仍在稻田里奔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 <p class="ql-block">  在晨谈时,贺老师给大家讲述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孩子争先恐后的小手,表达着对袁爷爷的敬佩。</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对粮食的理解,播种的艰辛,<span style="font-size: 18px;">收割的繁重,尊重劳动成果,爱惜粮食。</span></p> 我们一直用实际行动证明 <p class="ql-block">【田心幼儿园《“光盘”行动倡议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我们向全园师幼和家长发出倡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携手共建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美丽家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理性消费,厉行节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餐点菜切合实际,摒弃“爱面子”、“讲排场”陋习,树立按需点菜、浪费可耻的观念,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光盘行动,吃不完打包带走,提倡节俭、杜绝浪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树立榜样,以身作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师和家长要树立一个好榜样,吃多少盛多少,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厉行节约,杜绝浪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也要做一个“光盘行动”的先驱者,要做到不剩饭,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粮食,每一口饭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争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庭餐桌上,根据营养学合理荤素比例,按需要买菜、煮菜,以每顿饭家庭成员刚好吃完、吃饱为准。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吃光碗里最后一粒米、盘里最后一棵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外吃饭,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就餐点菜时,适度适量,吃饱为好。实在吃不了,记得“兜着走”。剩菜要打包,减少奢侈浪费,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争做“光盘行动”的推广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公益叫“光盘”,全园师幼不但要以一己之力行动做表率,更要以一己之宣传,争做“光盘行动”的推广使者,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节约理念,从自己做起,带动身边的家人一起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来,都来做一名“节约达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争做“光盘行动”的监督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习惯叫“光盘”,全园师幼要努力使自己的行动变成一种习惯,从幼儿园到社会,让自己的良好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态度,通过习惯的传递和传播,将节约习惯能延伸到校园各处,让更多的人向浪费说“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希望全园师生和家长朋友们积极支持和响应光盘行动,珍惜粮食,文明就餐,做一个光荣的“光盘一族”,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光盘”行动体现的是我们的基本素质和责任,让我们共同参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彼此影响、相互督促,一起对浪费现象说“不”,一起创建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及家庭环境。光盘行动,从今天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缅怀!国之脊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日三餐,米香弥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饱食者当常忆袁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袁爷爷,走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国士无双 袁老千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