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湘潭两湖张氏略考

楚国良(谢绝献花)

<p class="ql-block"><史海钩沉></p><p class="ql-block"> 湘潭两湖张氏略考</p><p class="ql-block"> 文/楚国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湘潭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既有居庙堂济天下的豪杰,又有翰墨名扬四海的宗匠。这里名人辈出、灿若星辰,被世人称为“名人之乡”。在湘潭众多名人世家中,人们常常提到曾氏、毛氏、齐氏等,而忽视在湘潭市雨湖区响塘镇还有一个文学世家,那便是张九钺及其文学家族。湘潭两湖张氏一门四代,进士、举人出身的族人多达数十人,而且个个文采出众、为官清廉。</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为媒体所左右,还是为地方文史专家所淡忘。遍查湘潭地方文史资料,对两湖张氏,皆语焉不详。</p><p class="ql-block"> 今根据笔者研究所得,作一略考,抛砖引玉,以祈求教方家!</p><p class="ql-block"> 一题记</p> <p class="ql-block"> 一、张姓的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p><p class="ql-block"> (一)姓氏源流</p><p class="ql-block"> 1.出自姬姓,始祖为张挥</p><p class="ql-block"> 据东汉《风俗通义》记载:“张氏,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弓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说文解字》:“张,施弓弦也。”</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知,张姓源自黄帝(姬姓)的第五个儿子挥,挥是弓箭的发明者。在黄帝那个年代,弓箭在狩猎和军事场合发挥重要作用,他的后人世代掌握弓箭制造的官职,所以他的后人便以“张”为姓。</p><p class="ql-block"> 也有张姓家谱认为,始祖张挥是黄帝之孙,由于发明弓箭有功,被赐予封地——张。他的后人便以封地为姓姓张。</p><p class="ql-block"> 这一支张姓的发源地位于河北清河,是张姓最早、最重要的发源地,所以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清河堂也是张姓郡望堂号中的总堂号。</p><p class="ql-block"> 2.出自解姓,始祖是解张</p><p class="ql-block"> 据南宋《通志》记载:“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无可疑也。”</p><p class="ql-block"> 这是清河张氏的另一个来源。春秋的时候,晋国大夫解张,他的后人便以张为氏。秦汉之后,姓氏合一,便成为张姓。</p><p class="ql-block"> 不过有学者考证,解张并非最早的张姓始祖,因为他的祖先张仲已经姓张,生活在周宣王时期。《诗经》记载:“侯准在矣?张仲孝友。”这是中国信史记载中,第一位姓张的人。</p><p class="ql-block"> 3.出自其他姓改姓张</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其他姓氏改姓张、皇帝赐姓、少数民族改汉姓的现象。张姓也不例外,据《中华姓氏大辞典》统计,至少有25种其他姓氏改姓张。</p><p class="ql-block"> 如汉武帝时期的聂壹,他的后人为了躲避家族仇恨,由聂改姓张,三国时的张辽就是其后人。三国时期云南的龙佑那酋长,被诸葛亮赐姓张,他的后人便都姓张。</p> <p class="ql-block">(二)迁徙分布</p><p class="ql-block">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p><p class="ql-block">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p><p class="ql-block"> 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宋朝第三大姓。张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省。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7%,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全国形成了华北、西北和中原地区张姓人口聚集中心。</p><p class="ql-block"> 明朝时期,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江苏省成为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南方赣浙苏、北部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p><p class="ql-block">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p><p class="ql-block">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p> <p class="ql-block">  (三)郡望堂号</p><p class="ql-block"> 1、郡望</p><p class="ql-block">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p><p class="ql-block"> 明姚琛《丹铅总录·郡姓》:“虚高族望,起于江南。言今之百氏郡望,起于元魏胡虏之事,何足为据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群望》:“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p><p class="ql-block"> 北宋时的《广韵》说张氏“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张氏谱图》则云“有四十三望”,除《广韵》所列者外,还有太原、修武、上谷、荥阳、平原、京兆、河东、始兴、冯翊、魏郡、郑州等地。张氏在中国姓氏中是郡望最多的氏氏,这说明张氏在全国分布非常广泛。</p><p class="ql-block"> 清河郡:西汉置,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县东南);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县(后改名清河县,今山东临清县东北);三国魏复为郡;西晋又改为国;北魏又复为郡;北齐移治武城县(今清河县西北,隋改名清河县,唐移今址);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乾元间又改贝州为清河郡。</p><p class="ql-block"> 南阳郡:战国时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西晋改为国,南朝宋复为郡,隋开皇初废,大业年间及唐代天宝、至德时,又改邓州为南阳郡,治所在穰县(今河南邓州市)。</p><p class="ql-block"> 吴郡:楚、汉间置,汉武帝后废;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复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改为吴州,大宝元年(550年)复为吴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大业初又改吴州为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名苏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吴郡,乾元元年(758年)仍名苏州。</p><p class="ql-block"> 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东汉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西晋移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初改为泾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安定郡,至德元年(756年)又改名保定郡。</p><p class="ql-block"> 敦煌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县西);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武德五年(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742年)仍改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沙州。</p><p class="ql-block"> 武威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置,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武德初改置凉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年)仍改为凉州。</p><p class="ql-block">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226年改涿郡置,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西晋改为国,北魏复为郡,隋开皇初废。</p><p class="ql-block"> 犍为郡: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置,治所在僰道县(今四川宜宾市西南),昭帝时移治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县东);南朝齐复移治僰道县,梁废;隋大业初又改戎州为犍为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戎州。</p><p class="ql-block"> 沛郡:东汉改沛郡置,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三国魏移治沛县(今属江苏);西晋还旧治,后复为郡。</p><p class="ql-block"> 梁郡: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改秦之砀郡置,治所在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县南);三国魏改置梁郡;晋改梁国;南朝宋改梁郡,移治下邑县(今安徽砀山县)。</p><p class="ql-block"> 中山郡:西汉高祖置,治所在卢奴县(今河北省定县),景帝时改为国,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定都于此,改为中山尹,北魏改为郡,隋开皇初废。</p><p class="ql-block"> 汲郡:西晋泰始二年(266年)置,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西南),后废;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复置,后移治枋头城(今河南淇县东南);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今河南淇县东);唐武德初仍改为卫州,贞观元年(627年)移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天宝初改为汲郡,乾元初复为卫州。</p><p class="ql-block"> 河内郡: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西晋移治野王县(今河南沁阳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初复置;唐武德初改为怀州,天宝初复改为河内郡,乾元初改为怀州。</p><p class="ql-block"> 高平郡: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改山阳郡为高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省巨野县南),南朝宋移治高平县(今山东邹平西南),北齐移治任城县(今山东济宁市南),隋开皇初废。</p><p class="ql-block">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西南古城营西古城,北齐河清四年移治古城营东)。西汉文帝改为国,不久复为郡。西晋改为国。北魏复为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改为并州,大业三年(607年)复为太原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为并州。</p><p class="ql-block"> 修武郡:北周分汲郡地置,治所在南修武县(今河南获嘉县)。隋开皇初废。</p><p class="ql-block"> 上谷郡:隋大业初改易州置,治所在易县(今属河北);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易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上谷郡,乾元元年(758年)废为易州。</p><p class="ql-block">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分河南郡置,治所在荥阳县(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寻废。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复置。北魏太和中移治今荥阳市地。北齐改名成皋郡。</p><p class="ql-block"> 平原郡:西汉置,治所在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东汉永宁元年(120年)改为国,后复为郡,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又改为国,七年(226年)复为郡,西晋改为国,南朝宋复为郡,北魏废。</p><p class="ql-block"> 京兆郡:三国魏以京兆尹改置,治所在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北魏移治霸城县(今西安市东北),北周还治长安县,复为京兆尹,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改治长安县及大兴县(今西安市),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置雍州。</p><p class="ql-block"> 河东郡:秦置,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北魏移治蒲坂县(今永济县西南蒲州镇)。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607年)废蒲州复置河东郡,治所在河东县(今永济县西南蒲州镇)。唐武德元年(618年)又废,天宝元年(742年)又改蒲州为河东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蒲州。</p><p class="ql-block"> 始兴郡: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置,治所在曲江县(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南朝宋泰豫元年(472年)改为广兴郡,齐复名始兴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唐天宝元年(742年)又改韶州置,治所在曲江县(今广东韶关市西武水西),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韶州。</p><p class="ql-block"> 冯翊郡:三国魏以左冯翊改置,治所在临晋县(今陕西大荔县);北魏移治高陆县(今陕西高陵县),后废;隋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置同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冯翊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置同州。</p><p class="ql-block"> 魏郡:西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置,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移治安阳县(今河南安阳市);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唐武德初改名相州。</p><p class="ql-block"> 郑州郡:隋开皇元年(581年)改荥州置,治所在成皋县(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唐贞观七年(633年)移治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市)天宝初改置荥阳郡,乾元初复置郑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元丰八年(1085年)复置;1913年废州为县。</p> <p class="ql-block">  2、堂号</p><p class="ql-block">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p><p class="ql-block">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不仅汉族,许多迁居内地的其它少数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太原堂”、回纥族的爱氏“西河堂”、蠕蠕族的苕氏“河内堂”等少数民族,内迁后接受了汉文化,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业绩之典故作堂号的。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p><p class="ql-block">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同一姓氏的发祥祖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郡号。</p><p class="ql-block"> 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广义的郡望之外,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自立堂号,其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若按每姓一个堂号来计算的话,全国至少有数千至一万个堂号,是姓氏文化中有待开发、整理、研究的资料宝库。</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因此,象族谱有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所谓大堂祠和小祠堂。</p><p class="ql-block">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p><p class="ql-block"> 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比郡望堂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一个姓的堂号要比郡望多得多,一姓的郡望只有数个多至数十个,但堂号往往有数百甚至上千个之多。郡望在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但堂号却随着宗族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增加。</p><p class="ql-block">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终结,祠堂在中国大陆不是成了历史,就是成了文物,因此,新的堂号不可能再产生,但是,旧有的堂号却仍然留在各姓各族人们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张氏总堂号:清河堂</p><p class="ql-block"> 分堂号: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一本堂,二铭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箧堂,于斯堂,大本堂,大忍堂,五眼井张祠,中和堂,文星祠,文星堂,文德堂,世恩堂,世德堂,本立堂,四益堂,永思堂,永庆堂,芝泉堂,存着堂,存善堂,光裕堂,曲江堂,亦政堂,守经堂,聿修堂,孝思堂,志合堂,芹馀堂,两铭堂,序源堂,祀先堂,青湖堂,东聚堂,忠文堂,忠孝堂,尚义堂,尚德堂,味芹堂,明伦堂,明义堂,垂裕堂,和德堂,金陵堂,念德堂,建本堂,草圣堂,持纪堂,思存堂,思孝堂,思则堂,追远堂,衍庆堂,叙伦堂,峻德堂,凌云堂,务本堂,培本堂,萃敬堂,崇本堂,崇德堂,敦本堂,焕文堂,清河堂,张在公祠,绍忍堂,报本堂,万石堂,敬宗堂,敬睦堂,敬爱堂,敬翠堂,棣萼堂,顺德堂,集成堂,复古堂,诒谋堂,敦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尊经堂,尊礼堂,道生堂,裕裔堂,睦族堂,爱敬堂,诚心堂,雍睦堂,义芬堂,源远堂,福人堂,嘉顺堂,嘉会堂,寿康堂,聚星堂,鸣珂堂,种德堂,毓秀堂,横渠堂,乐育堂,德成堂,德征堂,馀庆堂,庆馀祠,燕诒堂,燕翼堂,树德堂,积庆祠,积庆堂,笃亲堂,亲睦堂,凝远堂,济美堂,彝伦堂,怀义堂,怀德堂,宝鉴堂,继忍堂,铁耕堂。</p><p class="ql-block"> ①百忍堂:</p><p class="ql-block"> 百忍堂,张姓堂,唐代时号,据史书记载,当时的郓州有人曰张公艺,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取出一张纸写下了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便赐号‘百忍堂’,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并列为祖训。其后人以此为堂号。</p><p class="ql-block"> ②金鉴堂:</p><p class="ql-block"> “金鉴堂”出自唐朝著名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玄宗为求治国安邦这策,长治久安之计,谕张九龄总结列代治国之经验,张洞察秋毫,明断事理,以犀利之笔综述列朝兴衰存亡之理,成书五卷,玄宗御览,甚为赏识,赐为《千秋金鉴》,作为治国铭言珍藏。"金鉴家风"本此。张九龄任宰相时期群贤依赖,天下仰重,文章风度,冠绝一时。今江西大余通往广东的梅岭古驿道即为张九龄颁令凿通,使中原与岭外一线贯通,即此一端,功不可没。其后人以此作为堂号。</p><p class="ql-block"> ③孝友堂:</p><p class="ql-block"> 孝友堂:《诗经·小雅·六月》记载:“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张仲以孝友闻天下,故有“孝友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湘潭两湖张氏简介</p><p class="ql-block"> 湖南图书馆编撰的《湖南氏族源流》说“元末山东即墨人道广公迁居湖北襄阳,生六子,分六房,第四房中,道广十二世孙熹宦、熹堂,明末由襄阳迁居湘潭,其后分八房,是为南宗。仍居襄阳者则为北宗。南宗以道广七世孙云为一世祖。1924年南宗五修族谱,兼叙北宗世系,故称两湖张氏,堂号敦本。”指的就是这部《五修两湖张氏家乘》民国十三年修本,六卷首一卷末一卷,六册。</p><p class="ql-block">字派(自46世起为)</p><p class="ql-block">敏悟道原,儒为国珍;</p><p class="ql-block">光宗庭大,郎熹士门。</p><p class="ql-block">(自62世起):</p><p class="ql-block">九世家声起,南来佑尚贤;</p><p class="ql-block">永言人本祖,长发万斯年。</p><p class="ql-block"> 谱世系载:“我家自君爵公、君从公占籍湘潭,君爵公无子 ,君从公生南麓公,破例以长过继,后竟不举子,故世世祖君爵祖,而叔君从祖。而南麓公以一人承继两房,为七大房开基之祖,均百世不祧也。”</p><p class="ql-block"> 近日,笔者翻阅湖南省湘潭县相关文献时得知:</p><p class="ql-block"> 湘潭两湖张氏先祖张熹宦于明朝末年跟随何腾蛟来湘,在湘潭抗击清军,曾经担任过都督同知的官职。何腾蛟战败被杀于流水桥,张熹宦冒险与僧人一道为其收尸,并自愿留在湘潭为之守墓。后来,这一支张姓便聚族而居于县邑响塘,成为湘潭的名门望族。</p><p class="ql-block"> 张文炳,字质夫,号南麓,晚号槐圃,原名士龄,字度如,生顺治丙申二月初十日午时,中湖广丁卯科乡试第十九名举人,选授浙江台州府仙居县知县,充乙酉科浙江乡试礼记房同考试官,丁忧服阕,补山东登州府文登县知县加一级,殁雍正癸卯十月十二日亥时,寿六十八。其生八子,埴、坦、埰、城四子为南宗成房,坤、垣、坊、增嗣本生父之后,为南宗生房。城生之子早没,以出抚子归宗为嗣,合八大房。家族自张文炳中举后,勃勃然生机盎然。清初杰出诗人、政治家王士祯评张文炳的诗是“排宋入唐,追踪老杜”,可见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张文炳之子一辈中共有埴、坦、埰、城、坤、垣、坊、增等兄弟8人,其中张埴、张垣、张坊都是举人,都能吟诗作对。张坊还先后在山西天镇县和曲沃县任过知县,后调任知州,政绩亦佳。</p><p class="ql-block"> 张文炳的孙辈,有张九钧、九钺、九键、九镒、九镡、九鑑、九錡、九滋等人,均是清代与民国时期地方史志争相登载、引为自豪的人物。张九钧,雍正进士,诗人,历官刑部郎中、道员,善断疑狱,张九钺,乾隆拔贡,诗人、剧作家,历任峡江、南昌及广东始兴等县知县,曾在昭潭书院任教十余年,著有《陶园诗集》、《历代诗话》多种,张九键,乾隆举人,官河北隆平知县,治理滹沱河水患,受到民众赞许,工诗能文,沈德潜,乾隆宠臣、诗人、政治家,对之评价极高,张九镒,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道员、刚介正直,张九镡,乾隆进士,翰林院编修,善诗能文,研究经学,撰有《易通》、《古文尚书考》、《竹书纪年考证》等多种学术著作,张九鑑,乾隆时做过县令,据说写得一手好文章,张九錡,清代粤令,张九滋,女诗人,有“笔墨纵能齐柳絮,功名原不到钗裙”等佳句,著有《守拙斋遗稿》,时人称她为“女史”。</p><p class="ql-block"> 张文炳的曾孙辈中,又有张世渌、世法、世浣、世濂等人,当时便有“雏凤声清”的称誉。张世渌,张九鑑子,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编修、知县、善断疑案,保护受冤屈的民众,为官正直,有文名,张世法,张九键子,由进士历任河北、宁夏等地知县,平息争端,解除民困,呈请朝廷减免租赋,很受民众欢迎,亦能诗文,张世浣,张九镡子,由举人先后任知县、知州、知府,勤于政务,在扬州知府任上,3个月处理前任积案600余件,张世镰,由进士官道员,在四川任内不畏权贵,纠察贪腐,弹劾犯官。</p><p class="ql-block"> 张氏一门四代,进士、举人出身的族人多达数十人,而且个个文采出众、为官清廉。据《五修两湖张氏家乘》中“湘潭张氏进士”记载,自雍正至嘉庆年间,包括明通榜进士在内,共计有进士十一人。其中张九钧为殿试二甲第二名、张九镒为殿试二甲第十二名、张世渌为殿试二甲第二十名。科举成绩如此之盛,放在全国,这个家族都是出类拔萃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两湖张氏杰出人物传</p><p class="ql-block"> (一) “湘中诗老”张九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九钺,宇度西,号紫岘、陶园,长沙府属湘潭人,是清代中叶一位颇负盛名的诗人与戏曲作家。后人誉他为“诗老”,称其诗是乾隆时一大宗,甚至把他和屈原、李东阳并提,推崇为“楚中骚雅才”。他创作的传奇杂剧《六如亭》也被人们视作“奇文”,是一部较有影响的戏曲作品。</p><p class="ql-block"> 张九钺的一生带有传奇色彩。他少年聪慧,7岁能诗文,12岁补弟子员,少有诗才,13岁时与兄长张九钧游采石矶,登太白楼,作《登采石谪仙楼放歌》,其中云:“乾坤浩荡日月白,中有斯人客不得。空携骏马五花裘,调笑风尘二千石。……自从大雅久沉沦,独立寥寥今古春。待公不来我亦去,楼影萧萧愁杀人。”这首诗当时就被江南人士竞相传抄,并呼张九钺为“仙才”,“太白后身”。</p><p class="ql-block">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张九钺到苏州,代虎邱歌师作《四时景·新水令》词,盛传于江浙。后在京都,又恰逢朝廷行郊礼庆贺征西大军胜利班师,他应商贾请求,一日一夜挥就凯旋榜贴几千张,才名轰动一时。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张九钺中举人,第二年连捷进士。之后他任过南昌、海阳等地知县,漫游四方。 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返乡途中经过武昌,湖广总督毕沅在苏东坡生日聚集名流赋诗。他即席提笔作歌:</p><p class="ql-block"> “君生终忍弃,世人皆欲杀。天因万古生兹才,胡为命官置之于磨蝎。恍林不终庐,楚颂亭不得居。鞭鸾笞风渺渺去,谁其能问生之初。”“醉休赋《定风波》,醒不待春梦婆。影泡电露一瞬耳,雪泥鸿爪皆前过。”</p><p class="ql-block"> 这首歌引得四座惊叹,被评为这次聚会的压卷之作。</p><p class="ql-block"> 张九钺诗文的风格与他的一生经历有关。传说他6岁时,由父亲携带一起到南岳衡山拜佛,衡山毗庐洞寺僧说他的相貌酷似寺中已圆寂的师父,并出句“心通白藕”要他对句。张九钺立即回答“舌涌青莲”,众寺僧诧异6岁儿童竟能有如此才气禅意,都顶礼膜拜,称他是师父转身。此后,张九钺时常与僧人道士交往,并注意研习佛道经籍,因而他的诗文带有佛道飘逸之气,人称“仙气”,他的戏曲创作也被称为“禅曲”。</p><p class="ql-block"> 张九钺少年成名,才思敏捷,却怀才不遇,一生郁郁不得志,所以诗文中又包含郁愤不平之气。他在《裴慎斋琴余草序》一文中愤慨地说:“余尝谓吾辈风雨孤灯,研钻数十年,稍得绾一绶,思可展夙负。顾俯首低眉,挽马挝,随老革。而贪者浚之,忌者排之,暴者甚至欲杀之。吁,亦危矣!”这种郁愤之气与飘逸的禅意既矛盾又统一地反映在张九钺的诗文中,其根源就是他那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 张九钺是著名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戏曲作家,他一生所作有杂剧2种:《四弦词》、《竹枝缘》,传奇有3种:《双虹碧》、《红蕖记》、《六如亭》。其中以《六如亭》成就最高,它取材于宋代元年间,苏东坡被贬惠州、儋州的这一段生活经历,抨击了当时统治者的黑暗腐朽,真实地写出了大诗人苏东坡的奇文大节,表现了诗人晚年达观的个性,宽广的胸怀,与民众在生活上、思想上的紧密联系。对诗人在逆境中奇文高节、真情实感的描叙,有许多动人之处。剧中还曲折生动地刻画了苏东坡与王朝云、温超超之间真挚的情爱。王朝云万里伴随,相依为命,以分解丈夫的劳愁;温超超立志“要做天下第一奇女子,要配古今第一大才人”,自定终身,最后又以死殉情,情节催人泪下,寄托着作者对美好生活、坚贞爱情的理想。《六如亭》曲文的风格典雅华丽,而剧中的一些下层人民,如酒保、田夫、农妇的辞语又比较通顺俚俗,突出了人物性格,很多曲文流畅自然,富有诗意,具有感人的力量,因而被称作“奇文”、“奇曲”,影响了后世的戏曲创作。</p><p class="ql-block">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张九钺反归故乡,先后主持澧阳书院、昭潭书院讲习, l1年后,83岁高龄的张九钺留下数十卷诗文戏曲去世。有学者在他逝世后评论道:“先生之诗,腾天潜渊,阳开阴阖,性灵清洒,才气磅礴。”也算是对诗人作了一个大致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二)革命烈士张佑忠</p><p class="ql-block"> 据1924年所修敦本堂《两湖张氏六修谱》记载,张佑忠(字伯灏),原籍湘潭县响水乡毛家村老屋里人,生于1903年。</p><p class="ql-block"> 又据《湖南楚怡工业学校校史集成》记载,张佑忠1917年就读于长沙楚怡甲种工业学校机5班,192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p><p class="ql-block"> 又据《风雨五载一一莫斯科中山大学始末》一文,张佑忠1926年选派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期间加入少共国际和中国共产党;1928年学成回国,先后在哈尔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p><p class="ql-block"> 据张佑忠妻子彭学昭《自传》回忆,张佑忠1932年10月在上海被捕,后押往南京,在狱中受尽国民党酷刑,仍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于1933年1月在南京中华门被国民党残酷杀害,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 张佑忠(被捕时登记化名为张文卿)烈士已列入南京烈士名册,事迹陈列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陈烈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