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共教研 齐头并进同成长——城关小学三年级数学组《24时计时法》研课纪实

倾城时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繁花似锦、绿荫如海的五月,携一颗初心,我们齐聚在景和苑六楼多功能厅,迎来了三年级竞赛课《24时计时法》。我们在奇思妙想的数学世界里,在才思轻扬的数学课堂中,共赏数学之美,共探数学之妙,共品数学之魂,共追数学之旅。</span></p> 磨课篇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p class="ql-block">  在接到教研任务后,黄莉老师就开始研究选课题了,最终,她选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24时计时法》。为了上好这节课,黄莉老师精心研读课标、深读教材、研究教法、精心制作课件和教具,在反复试教中打磨课堂,争取呈现一节精彩的课。</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可亲可爱的三年级全体数学老师参与磨课,你一条好建议,她一个好点子,凝集体之智慧,打造高效课堂!</p> 展示篇 苦练磨砺待有时 养精蓄锐展才华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黄老师通过巧妙设疑“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为什么他3时在上课,而你在睡觉呢?”从而引发冲突,引入课题。接着巧妙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观看一个简短的视频,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着时针转一转,充分感受一天的变化,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p><p class="ql-block">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黄老师在引导孩子认识时间尺后,让孩子们在时间尺上找出4时、14时、22时,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小组交流中,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感受到了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的联系和区别,并总结出了转换方法。</p> <p class="ql-block">瞧!“小老师们”来汇报交流学习成果啦!</p> <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时间转盘、生活中的禁止通行牌,通过贴近生活又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巩固新知,并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课的最后,通过“他会早到校吗?”这个问题,既复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又是下节课的延伸,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思考和期待结束了本次数学之旅。</p> 研讨篇 教研虽无涯      探索亦有道 <p class="ql-block">  在谭剑明老师的主持下,研课活动拉开了序幕。首先是王艳艳老师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接着,所有老师都积极主动地评课议课,提出各自的看法和问题。在老师们的你一言我一语中,让我们对本节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最后刘林香组长和廖捍华校长对本节课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点评并对本次教研做了全面总结。</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数学教研活动让我们携手前进,且歌且行,披荆斩棘,共同成长。在教育这片广阔的大地上一路撒播智慧的种子,默默耕耘、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文:曾燕群 郭地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审核:刘林香 丁荷平</span></p>

数学

教研

老师

计时

课堂

三年级

孩子

研课

黄莉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