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小组四位成员胡冰、兰岚、孙楚楚和我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以下是我们对这本书的一点感想:<div> 我的标题是《我们的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第一章中阐述了教育目的,文中说到教育目的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谋生所需的知识技能,二是有关立身处世的人格教育,也就是说孩子应该具备适应个人成长与社会生存。现代的教育崇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真正的教育却变成了“五育并重其名,智育独尊其实”,而且事实上在智育方面的教学成果也处于非常低下的水平,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学困生。拿我们学校来说,九年级14个班级,培优班6个,普通班占到8个,细想起来,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因为处于低等学习水平的学生居然比中等或中上等的学生还要多出两个班。究其原因,除了家庭教育的影响,教师也应该考虑个人在教学中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只把教育目的定为满足社会需求,或者说只为了迎合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的需求,我们不考虑学生爱步爱,想不想,要不要,我们是把知识强塞给学生。</div> 胡冰老师认为,至于教学方法,书中说幼儿在幼儿园时通过游戏既可以学到与人合作,又能学到遵守道德规范,我们的教学方法何不尝试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法呢?教了这么多年学,我应该有文件夹,包含在教学历程中所有的游戏方法,还有一个文件,包含学生所喜欢的活跃课堂氛围的所有的小幽默,还有一个文件夹,包含励志小故事和感人的小文章,只有拥有自己的教学库,我们的教学才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可是这些,我一个都没有。究其原因,就是懒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个合格的老师绝不是只会给孩子枯燥乏味的学科知识的老师,二是一个兼顾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的老师。<div> 兰岚老师的读书心得:说说学生的心理需求,书中说可将需求——满足——价值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视为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心理基础。例如一个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关爱而力争在学业上取得佳绩,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使其心理得到满足,从而产生知识的价值感,这就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平时教学中,一个孩子出现了一次或两次的错误行为,我们便对他进行严肃批评指责,甚至还会厌恶而放弃这个学生,这样的老师是不理智的。试想一个后进生的心理需求屡屡得不到满足,还如何指望他创造出奇迹?孩子的意志力在我们的批评和指责中慢慢消磨,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差,我们也只会越来越苦恼。孩子出现问题,老师,请不要失望,他仅仅是孩子,犯错很正常,告诉孩子纠正错误不正是我们的指责所在吗?我们的孩子还小,经不起我们的放弃和失望,有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者说要怎么做,请告诉他,尽我们所能,让奇迹发生。</div><div> 楚楚老师的读书心得: 教师的教学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从而达到终身学习。下次如果谁问我教什么老师,我不会回答说我是英语老师,而应该说我是教学生学英语的老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书中提到了一个例子,说儿童可自行学习说话、做事等是因为他们好奇、好问、好动、好探索的童心特征,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只要不受阻碍,活动结果得到满足,他都是快乐的。这个例子对我触动还是很大的,这说明孩子对他不知道的事情他是愿意探索的,那为什么孩子在上了小学或者刚接触知识时就开始慢慢丧失了学习动力呢?是否是我们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或者学生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所导致的呢?<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第二个作业是教学反思。今天很荣幸能到十四中进行同课异构,由于对学生不熟悉,担心学生会不配合,所以我开头用一首歌来吸引学生,一首歌之后,学生的学习氛围明显轻松了许多,也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个环节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多以这样的形式把英语的乐趣带给学生,而不能只是一味死教知识,让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兴趣。今天另外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学会编题,这种方法我在西峡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法时就知道,但是由于对学生的不信任和对这种方法不是高度认同,所以一直没有尝试,很多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理念,经过近几年的学习和成长,我才非常迟钝的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让他放大格局,高瞻远瞩,以俯视的姿态去对待试题,这种能力应该是我以后教学应该培养的重点。</div>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让学生编题之后未及时反馈,应该通过白板展示学生的成果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第二个不足之处就是我板书的字一直是我的短板,以后应该加强练字,练好粉笔字是每位老师的职责。第三个不足之处就是板书内容,九中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值得我深思,现在电子白板代替了黑板,但是传统的黑板的功能我们不能忽视,至于板书上应该写什么内容,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一直也很困惑,或许是课堂小结,或许是文章结构吧。<div> 胡冰老师的课堂反思:每节课我都尽量用英文全英教学,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我们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抓基础知识,而应该研究更高层次的教学。本节课不足之处:由于电脑的问题,导致第二个视频未能播放成功,而且浪费了时间,时间把握不够好,最终超时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个人认为对时间把握不好的问题在于对课件熟悉程度不够,每个环节的设计应该细致到要在几分钟内完成此环节,不仅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要预留有课堂可能出现的难以预料的情况,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能对自己课堂的把握做到游刃有余,分分秒秒都在掌握之中。每节课都能让我受益匪浅,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我会一直在路上。<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兰岚老师的反思:本课是一个听说课,我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从头到尾设计了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了一种代入感,犹如身临其境,使原本枯燥的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无比。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衔接 紧密,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楚楚老师的课堂反思:中间穿插了很多让学生活动的环节,如让学生登上讲台进行对话表演,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让学生描述自己的野餐等,体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自己进行多次总结,例如总结语篇二的考试词性,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等等,总结归纳能力是学生让学生快速记忆和做阅读理解的必备技能。<br data-filtered="filtered">另外,本节课还对几幅图根据热身问题进行了结构分析,让学生充分意识到1b及书本中经常涉及的课堂讨论环节的作用。还进行了三类提醒的练习:语篇填空、补全对话和作文,题型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各位老师的收获,通过写作,我们都受益匪浅,很荣幸能够加入王校长的名师工作室,在这样一位有思想、能力强却又时刻不忘更新知识库的教育界大咖的带领下,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有新的提高,我们的生活也会因阅读而越来越幸福。阅读路上,有你有我,阅读路上,永不止步!</div></div></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