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推动中小学外语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的开展,探索小学英语学 科育人的有效路径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 量,5月23日,杨永梅齐鲁名师工作室7位老师和互访学校、课程改革实验校的三位老师,一同来到panda的家乡——四川。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将与成都的老师、济南的老师,一起看课研课,感受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魅力,领略学科育人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5月24日清晨,匆匆吃过早饭,我们便乘地铁来到学习的第1站——天涯石小学。</p> <p class="ql-block"> 执教老师为我们展现的是多维阅读科普类绘本教学。讲过科普类图书的老师都知道,科普类的图书相比于故事类的书,趣味性要小,讲解难度大,精确度要高,如何让枯燥的科普知识变得趣味化,是对执教老师的一大挑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天涯石小学的老师是如何攻破这一难题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涯石小学李聪老师的带来多维阅读科普绘本课程教学展示《Wheels》,课前老师就进行了分析学生、了解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孩子对wheels的已知情况,步入课堂,学生从说I know到I want to know,只有孩子发自内心想去了解,才会激发兴趣,认真倾听、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 郭老师讲的Super dog,结构清晰,文本围绕where、what、how等问题展开,逻辑清晰,学生依据老师搭建的语言结构,运用 Jigsaw reading阅读方法,小组合作梳理后面文本信息,体现了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Jigsaw Reading是互补信息差,实现合作学习的一种拼图式阅读方法 。它不仅仅能够提高他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习以外的综合能力,比如交流、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李老师运用“Jigsaw Reading”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看图学图的过程中提炼语言支架,理解后以个人、小组的方式加以运用,既让学生在小组分享学习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也体会到分享的乐趣,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两堂课都以KWL理念贯穿始终,从已知到想知再到一节课后应知道什么,目标明确,层层推进,KWL理念的应用,不仅服务于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多种思维,同时让过程性评价更有了抓手,巧妙的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 天涯石小学英语教研员黄莉老师就如何开展科普类绘本课程,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从课程背景、课程内容、课程时间、课程实施、课题研究、教学活动以及反思困惑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近几年的努力和以后的研究方向。其中,依托课题进行有规划、有重点的研究,让我感受到教研的扎实和高效。</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参观了学校文化,感受百年老校的文化积淀和与时俱进。</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乘车来到成都附属小学。学校很小,可能与成都寸土寸金的现实有关,但小小的学校,却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和丰富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每一层楼都有丰富的学校文化。</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裴莎老师带来的绘本阅读课《The king's ride》。裴老师不仅让学生观察绘本封面,说出title,editor,press,而且借助问题:who?where?what?等培养学生的预测力和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进入文本,教师先引导学生说自己在wheel上的感觉、原因,引发表达欲望,之后自然过渡到 How did the king feel?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由已知过渡到想知,生提出了一连串的wh问题,每个问题的背后都体现了学生思维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以问题为抓手,通过图片环游,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活跃,体现了知识、感受、方法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故事最后关于如何营救国王,学生积极踊跃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学生长期处于一种敢表达、爱表达的学习氛围。教师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对绘本图片的充分运用、对故事脉络的整体把握,对主题意义的探索,让学生一节课在观察、思索、体验、感悟中度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在一节节课中,不断提升。</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宋梦晨宋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科普绘本《Story time》。宋老师基于学生本身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语言能力,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水平的问题,让学生理解问题并思考。以猜测讨论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绘本阅读前,为学生了初步搭建“story elements”的概念,教师对小蝌蚪变为青蛙的这一现过程进行了科普,体现了学科融合的育人功能。</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是小蝌蚪,你会在问完dog,rabbit,goose后,再问snake是不是妈妈么?我想,质疑也是阅读品质的一种提现。因为在问dog时,它就告诉了小蝌蚪:Your mother is short.所以孩子们讨论后或许会得出作者思考不严谨,或者小蝌蚪不够聪明等等,发散思维会进一步打开。</p> <p class="ql-block"> 宋老师的板书美观、简练而系统地体现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自身的变化过程,以明晰的视觉符号启迪学生思维,提供记忆的框架结构。</p> <p class="ql-block">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教研员任娟老师就学校英语课程建设为大家做了分享交流。任老师分别从课程设置、课程建设依据、绘本课程三个方面阐述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走进成都市草堂小学</p> <p class="ql-block">草堂始建于抗战初期的1937年,六十余年风雨于自然与人文之间成就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清雅幽静的治学环境。</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的说课比赛展现了老师们的基本功、文本的挖掘能力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到具体教学过程,每个环节都清晰有序。虽然没有学生,但教师们根据环节内容、结构梳理,贴上自己精心设计的板书后,呈现的就是一节节完整的课堂了。</p> <p class="ql-block">走进青台山小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青台山小学于2019年成立,现今只有一、二两个年级。其办学理念是发现儿童,成之育之。愿景是培养勤发现、善审辩、会欣赏、能创造的幸福公民。</span></p> <p class="ql-block">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绘本教学Dear zoo,执教老师是上海浦东区教研员叶建军 。教师大气的台风,幽默的语言,地道的口语和孩子们的无缝沟通,让我感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我在想,如果老师能选一本具有现实意义价值的绘本,那给孩子们留下教育意义会更大。在现实生活中,当孩子们喜欢一种动物的时候,通常会征求爸爸妈妈的意见,让爸爸妈妈给购买,一般不会去给动物园写信,让动物园送自己一只动物。所以上课的开始让孩子讨论自己如果喜欢一只动物会如何给动物园写信,我感觉不存在现实的教育意义,对孩子的生活没有指导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文本结构结合动物的特点进行整理,让孩子的语言输出有了充足的铺垫。从sent back到kept it的转变,也让孩子们感到了惊喜。作业的布置创意十足,集写信、原材、涂色、材料、粘贴为一体,符合小学生爱手工、爱画画,比一比,说一说的特点,这种作业,孩子们会说:“可以多来一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自己动手种的水果、蔬菜,吃起来难道不香吗?</p> <p class="ql-block"> 一、二年的孩子,不仅口语表达能力强,画画、书写水平也是杠杠的。</p> <p class="ql-block"> 发现儿童,育之成之,是学校办学的共同理念;关注学生、构建幸福学校,是老师们的共同心声。三天的学习,不仅让我领略了成都老师的热情和认真,学习了他们的先进教学理念,也增进了我和团队老师们的友谊。自己能有幸作为工作室的一员,参加本次活动,心存感激。希望自己能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超越,做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