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到高考季,又是一个焦虑的季节。我是一九九一年参加高考的,青春苦短,韶华易逝,转眼间已过去三十年了。高考是莘莘学子人生的转折点,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高中毕业三十年的同学聚会之外还想借机写点文字留存来直抒己见,是一直想写而又未落笔的,谈谈我对这几十年的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一点看法,也算揭开“沉默的真相”吧。全文约7600字。</p> 那时候的高考还是在七月份,文6科理7科模式直到1994年。文科的六门分别是语文和数学各120,外语、政治、地理、历史四科各100,总分640分。理科考七门,科目分别是语文120,数学120,物理、化学、外语、政治四科都是100,生物一科是70分,卷面总分是710分。高考同一张卷,本科(分重点、省属、市属三档)、大专、中专分档报志愿,中专也是国家干部,同样包分配。说什么当年差一分没考上的,一般是指差一分上中专。考前报志愿,那时没有网络没有内参,绝大多数人包括家长是看着那本厚厚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没有指导,没有学长给你参考,凭着自己“理解”的专业、想象的就业方向报的志愿,按顺序报志愿而不是现在的平行志愿,有些重点高校也根本不看第二志愿,老师虽然知道志愿的重要性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但他们不像现在的老师这样“精通”——洞悉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他们给学生的指导非常有限,很容易造成某些学校某些专业大冷大热的,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的填报或者志愿报失误,也许就改变了一生,运气要占很大的成分,不是高分就能考上的,滑档、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的也不稀奇,冲上去的才是赢家。另外那时省属以上院校得涉及到迁移户口粮食关系,加上交通不便,火车很慢,时间长,治安又差,随身带钱很不安全,所以普遍不会考太偏远地方,省内报考就近报考的居多,上海北京本地的更是不愿意往外考。那时高考卷可不会照顾考生难易比七二一比例出题的,高考查分给的是每人一张一指宽的机打的纸条,八十年代的北大复旦科技大生源最好,清华由于是一直是五年制本科就吃点亏,清楚记得那一年的复旦大学因为是在提前批次招录,在辽宁省的理科录取分数线是605分,是最高的。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考场</p> <p class="ql-block">四年前写“我的童年印象”回忆长文时曾关注到一些史料,嗨,“高考”这根“指挥棒”还真是法力强大啊。十年浩劫结束,拨乱反正,七八年秋,上山下乡的知青开始陆续返城,加上每年新增毕业生和闲散人员,两千多万人的庞大的待业队伍,物质稀缺买啥都要票的时代,经济困难思想苦闷,大批人无所事事,游荡在社会,惹是生非,搞打砸抢,败坏社会风气。为了缓解当时每年新增两千多万人就业的社会压力,也为了国家选拔、培养人才,教育改革,延迟学生毕业。先是七七年底恢复高考,七八年实行全日制中学五年制三二分段,初中生由两年恢复三年制,经过连续几届高考的调整,高考步入正常化之后,高中也恢复三年制,八一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将是三年制,天津一师兄说他们高中当时是区重点,很幸运按两年制高中走的,反而市重点高中是三年制,有些学校是按入学成绩划分,快班两年制,八三年以高二身份应届参加高考,慢班三年制,八四年高考。江西临川一中八三届的师兄是以高三应届毕业身份高考的,没解释回答我,估计是他们这届八零年入学时学校选择的三年制。同理,人数最多的八三届的小学生,即82年秋季开学是五年级的,开学也被分班恢复六年制(十二年制六三三定型),快班是最后一届五年制,八三年小学毕业,慢班的就成了八四届,第一拨的六年级。在高中改制过渡期,从八二年起还实行了高考预考制,几乎持续了整个八十年代,直到八九年高中会考制逐步实施后才消失,主要是因为60—70年代初期是我国人口出生高峰期,学生人数众多,而高考录取名额有限,就在五月份先实行高考预考,失败者进不了七月高考的考场!要么毕业要么复读,缩小高考规模,减少高考人数,减少招生工作量。它设计的高考规模其实就是招生数的四五倍!比如某年度全国计划招生本专科共40万人,那么预考合格者规模就是180万人上下,这些人有高考资格,那时适龄应届的人口,最低的62年和67年出生的也有2100万人,其他年份都是2500万以上,68-70年这三年出生的都是2700多万,万万不会让上千万人参加高考的!八十年代的高考真实毛入学率是在2.22%—3.7%之间,相应配套的高中体系就包含普通高中、成人高中、职高、技校、中专、中师等来分流,那时薄弱的高中可能只有几个人能通过预考来参加高考。(举个例子,个人最熟悉的一九九一年高考,七二年出生人口是2480万,虽然取消预考,但分流后报名高考的是296万,全日制高校统一招生32万名本科生30万名专科生合计62万,表面录取率是20.9%,是高考正常化1983年以来近四十年里录取率最低最残酷的一年,八一年之前属于恢复高考的调整阶段不具可比性,其余的2184万人因各种原因没参加高考,高考的真实录取率应是2.5%!,本科率1.3%),对比数据是2020年985院校本科招生人数是18万,当年的高考难度类似于今天的公考。其实高考的标准就是唯分数论,但因高考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知识改变命运,考上了即使是中专也是国家干部,一步登天,上城市户口,解决口粮,解决分配,干部编制,直接一步到位,一辈子的“铁饭碗”,对于农村来说,一个大学生或者中专生就能改变一个家庭,有点过去“光宗耀祖”的那种感觉,毕竟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城镇户口还是粮食定量的,直到93年4月1日才取消的粮票,所以才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黑色七月的传说,数次复读祈求金榜题名、“跳农门”转户口的很普遍,造成大学班里同学间年龄差距很大的现象。当年国家经济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80%的人口是生活在农村,对于考上中专吃国家粮是非常看重的。可能是当时信息闭塞,特别是城镇,没有远见(这里没有贬义)的缘故吧,谁料得到后来大学允许自费和扩招呢,记得八十年代到九二年高考扩招并可以自费之前,主要是中专当时还包分配,有不少初中时学习很不错的,为求稳走捷径规避高考,中考首选是考中专或中师而不是报考省重点高中,因为改革开放不久,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高等知识分子,拥有专业实用知识的各领域中等人才也是奇缺的。考中专比考大学可以提前好几年就业挣钱,而且学的是技术,实用。那时考中专必须得是应届的才可以报名,难度也挺大的,有些人是考不上中专迫不得已才念的高中。那时的大学生是非常稀罕的,被称作“天之骄子”,中专生就是各单位的“脊梁”,那时中专生的文凭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政府机关选拔人才很多是从学校老师中挑选的,与现在中专生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是一个特殊时期才有的产物。那时是精英教育,现在是素质教育,教育思路不同,输出学生质量也不同。高中和初中学习不一样,初中学习好,高中未必,高中要求理解和变通,客观公平的说,如果当年的中专生念了高中再参加高考应该是40%-50%的可能考上。</p> <p class="ql-block">理想的高考试卷,既要满足大学人才选拔的需要,这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同时,又要对基础教育产生正向的引导。一九八九年国家教委下发《全国高考标准化考试实施规划》,至此,高考这根指挥棒产生了空前的指挥效应,标准化考试促使全国的基础教育都不得不跟着应试方向走,派生了标准化答案,90届英语一科试运行,我们91届是第一届正式全面实行标准化答题的,后来又用上了机器阅卷。我想九二年初,邓公南巡,发表南方讲话,深化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高校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自费、扩招,不能割裂来看吧?社会急剧变化。</p><p class="ql-block">据我所知,九二年高考的招生规模比九一年扩招21%,有30%比例是自费的,高考制度开始松动,公费学费多数是300元,这里不讨论艺术类的,宿舍开始实行公寓化管理。我们九一级的学费标准是130元或者200元两档。</p><p class="ql-block">九三年更进一步,相比九一年是扩招了62%,自费生比例提到50%,公费学费500元。</p><p class="ql-block">九四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双向选择,逐步建立起自己掏钱读书的机制,毕业分配“铁饭碗”制度悄然打破;九六年部分并轨学费2000元,这一年毕业的不包分配的政策开始施行;九七年全面并轨加速扩招,国家办的大学有限,社会办学的大学便应运而生,学费涨到3000元,大学生也似乎失去了一定的神圣光环;九八年大规模停止分配,2000年全面停止包分配制度,自此以后,竞争、自由职业成为新的关键词。那几年,面对飞涨的学费,早生一两年的运气不是吹的。</p><p class="ql-block">世纪之交的九九年,当时我国正处于金融风暴,国企改制市场经济改革等原因工人大规模下岗时期,我国的高校开始“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轰轰烈烈的扩招,这一年高校招生增长速度猛增47.4%,而直到6月时许多考生尚不知有此意外之喜,很多学校的招生计划一下子多了一倍甚至更多。扩招,给了很多人圆梦大学的机会。连续十年每年持续扩招五六十万人。当教育为的是拉动经济的时候,教育也就变味了。</p><p class="ql-block">2001年,高考取消了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这给无数大龄考生以惊喜和机会。</p><p class="ql-block">2003年,这一年教育部决定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的6月7日、8日,高考终于告别酷暑,6、7、8的谐音是“录取吧”,这也许是考生需要的一点心理安慰吧。</p><p class="ql-block">从1990年的60万,到2020年的1031万,高考录取率已过百分之九十,毛入学率也超过50%,个别省超过55%,大学的招生规模,三十年增长了近17倍!研究生的扩招有几个峰值2003年、2009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别对应关键的时间节点:大规模扩招的毕业了和非典、金融危机、全日制专硕诞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新冠肺炎。2020年研究生招生数甚至达到110多万,每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也突破了十万。</p>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贬值最快的除了通货膨胀下的钞票,大概就是大学学历了,因为供过于求太严重了。大学已由精英变成了平民教育,90%都是大学生了,遍地都是,还都挺高兴,圆了父母的大学梦,活脱脱的鲁迅笔下的“精神胜利法”。大学生数量为什么会过多?这要涉及很多方面。我自己的理解分析,直接原因是大学扩招过度了,深层次矛盾是劳动力供远大于求,国家无力承担这么庞大的就业人口的就业需求,还有后续的996、35岁的断崖!退而求其次,选择用大学扩招的方法让一部分无法被市场消化的人口,进入学校深造。2020年闹疫情研究生要扩招(因为在家上网课,无法正常教学,参差不齐,考题也简单了,稳定才最重要)也是一个道理,2021年毕业大学生909万,但有337万人参加考研,更说明就业之艰难。从此,高考带给国家的,是有效分流就业压力、刺激经济增长、提升大学普及率这些表面光鲜的东西。而实际上,因为高考扩招,学术的金钱化、人才素质的低劣化和大学的商业化在蔓延。我们很难回到那种纯粹做学问的状态了,整个社会,整个高考,整个大学,弥散着阵阵铜臭。而过度渲染的中高考状元,更把这种高考经济发挥到了极致,近两年已有所淡化有改观。这是病态的消费,消费高考,本就是对文明和考试的极大侮辱。所以从根本来说,大学生从一开始就是过多的,他本来就不是正常的,而且扩招人数越来越多,大学都在拼命的壮大自己,像一个公司,院校合并、修新校区(包括异地)、系改院、办医学院,短短十年就新增二百多所医学院,就连纯工科院校师范院校也要上马医学院,如今大学三千多所,各省还在建大学,学校规模普遍过万甚者有几个已三万之众,“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三十年来,中国的大学经历了市场化(如取消毕业分配和实行收费制)、国际化(如“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大规模合并)、产业化(如疯狂扩招和建大学城)三大高潮。教育不是生意,学生不是羔羊,但有些学校吃相是真难看。那些超级中学、教育集团也一样隐藏着各种危害,应坚决打击。 学生规模,这其实是高等教育普及、我国平均学历提升的自然现象。但是人人都想成为人上人的情况下,只能努力读研、甚至读博。千军万马过的不再是独木桥,大学也不再是从前的大学。2020年,“内卷”这个经济名词火了,这个词太精辟了,教育内卷化,留学平庸化,昔日金贵的本科生已经毫不值钱,硕士生才是职场起步,大量的博士生找不到工作,海归也没有了往昔的派头。当今社会不缺大学生,缺的是高级技工,时代变了,用工模式变了,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在取代和缩减一些传统职业的用人需求,现在“3000块你雇不到一个农民工,只能雇一个大学生”,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练工和苦工种,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才是真相,制造业招工遇冷,互联网就业火热,说有7万研究生在送外卖,读书无用论思想抬头,多么讽刺啊。我认为,大学里的征兵、支教的推行,在本质上也是为了帮助解决推迟分流就业的。 应试教育下,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高考怎么考,学生就怎么选择“应试”策略,标准化考试是个坑。在现行高考制度这根指挥棒下,什么“好经”都有可能被念歪。教育太过于注重考试注重选拔,“内卷”化严重,让每个人每个时刻都处于竞争之中,也让家庭陷入无限投放的无底洞,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了,但有谁觉得父母的负担减轻了呢?试想,哪一代人也没有写过如此多的作业、熬过如此多的夜、报过如此多的补习班吧?反而是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本来是想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但可惜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跑赢更多的人!谁能愿意第一个退出竞争呢?讲课越来越快,一年备考,带节奏(补课)啊,教育不是应该因材施教吗?内卷化竞争,谁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生一代比一代累,小学生就得背着十来斤的书包,幼儿园也不能幸免,拼命学习也难改变命运。改革开放已四十多年了,中国已经不缺钱了,缺的是科技。出路要么拓展新资源,或者改变价值观。如果毕业后人人都有收入可观且稳定长久的工作,谁都愿意自家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而不是到培训班受折磨!减少医疗、住房压力,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收入,才是正道。其他都是表演! 随着出生人口下降,三五年后小学就得有消失的,然后蔓延到初中高中大学,十几年后把所有青年都投入到高校也填不满其现有容量,工厂可以倒闭人员可以下岗,大学为什么不能裁撤呢?相信国家早有规划,今年各省中考严抓普职比1:1,教育分层提前到中考上,那些连普通高中分都不够的,因材施教,进入职高技校学习一技之能,中考的竞争烈度已高于高考,初三学生的备考压力大于高三。中考严格分层,孩子年龄还太小,有点早,搞得鸡飞狗跳的,但也是猛药!是信号!如果是我来操刀主政教育改革,我会更侧重抓高校资源整合大力裁撤有序缩编,至少都先撤它几个本科专业,停止一些研究生的学硕招生,另外20%的先恢复回三本(职校)培育职高,不知道提升职业教育的行政级别或者把职业教育归到人社部是否效果更好?终极目标应是十五年后高考录取率50%左右进行本科教育,降低教育内卷降低家庭教育负担,其实现在用人单位招聘时认可的也就是985、211这些学校的啊;另外一半自由参与开放型职业教育最好,时间跨度需要结合相关出生人口数量变化完成改革。个人认为教育分层还是在高考最妥,重点应该先搞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价值观上、社会不歧视职业教育,中考分流出20%-30%上高中起点的中职即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高强制分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二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当前,无论职高还是高职,都是披着职业教育的外衣,本质是捆绑在学历教育之上的职业教育,发放毕业证之前没有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考核学生有没有真实的工作能力和技能。个人觉得“驾照学考”的思路和模式是我国这些年最成功的一种职业教育考试,值得职业教育好好研究研究,其制度设计激发了驾校和教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只抓住了一点,明确考试科目和规则,严格考试纪律,学员年龄宽泛,随时报名学习,所学实用。用“驾照学考”的思路重塑我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开放式教育+社会办学,让有技术的企业加入进来,用市场的力量推动职业教育高效发展,当然蓝翔技校办得也很好,单纯追求就业率的话,去蓝翔就业率也是100%啊。如果我国的职业教育能以驾照学考的思路去发展,必将短期内取得巨大成功,避免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大部分弊端,能够激励方方面面的活力。关键是开放式教育,入学没门槛,学时没期限,教育不脱产,把职业教育交给自由市场。缩短教育学制也解决不了基础教育压力过大的问题,而且每年新增1600万的就业人口基数再叠加,非常难,职校搞好了,缩短教育学制这个民心问题(背后核心问题还是内卷)就可能弱化好弄了。高考“指挥棒”是影响改革成败、关系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很多人把高考当作自己人生一大转折点,考入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都直接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情况。选择了一个好的专业,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广阔。考上一所好的高校如同获得一张闪亮的“名片”。然而真正决定考生职业发展方向的,还是所就读的专业。志愿填报是绝大多数家长见识、能力、阅历的第一次大PK,看分数看省排名还得看经济条件。选专业要面向未来着眼于长远,而不是眼前,未来十年里还会有很多行业岗位消失的! 报志愿选择专业最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兴趣,兴趣,兴趣!是考生的兴趣!城市>学校>专业,一线城市好公司好企业多一些,招聘成本也低,即使创业也是大城市先出来的东西多,机会更多。高分考生选学校,低分考生选专业;文科考生选学校,理科考生选专业,因为理科的很多专业隔行如隔山;没有明确方向的考生选学校,有明确方向的考生选专业;如果觉得自己将来干什么都可以,可以重点放在学校的名气上,尽量选个综合性大学。高考分数不是太高的孩子,家长不要太在意一本和二本,挑选一个孩子喜欢的专业,将来有一份稳定的好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些不太出名的高校也有自己的品牌专业。正确的选专业方式应当是:你个人能力适不适合这个专业;你喜不喜欢这个专业;这个专业有没有市场需求。好多大学可以凭借一年的努力来转专业,也可以双学位,毕竟毕业若干年后找工作没人会先问你念什么专业了,而是先问哪个大学的,工作以后情商更显重要。再有就业后改行或者非专业就业比例太高,这些年身边毕业之后从没转行的是凤毛麟角。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专业?首先,喜欢一个专业,不需要时时刻刻去想,而是每当遇到和这个专业有关的事情和问题时,你的反应是最快速的,你希望去解决它或者去处理好它,亦或者是喜欢和别人谈论这方面的东西。这些都能证明你喜欢这个专业。其次,你要看你的对于这个专业的尽心和用的精力程度,如果说你确实很希望时间充裕的时候,也去干和这个专业有意义的事情,也就绝对是喜欢了。<br data-filtered="filtered">高考选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专业对人的影响,往往会持续一生。因为专业选择得恰当,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首选自己喜欢的专业,浓厚的兴趣便会带着自己在这个领域尽情地遨游,能更主动地、高效率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且充满了乐趣,做出更大的成绩,促进自己今后的长远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磨砺。高考就是一种人为评价的方式而已。参加的人,可以灌溉自己的青春,可以播撒自己的梦想,可以见证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收货一世的成熟。高考,是给追梦人准备的回忆。没有人因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考试输掉一生,哪有什么一考定终生?考试只是一道坎,一次比较重要的第一道关口而已。文凭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终止升学不可怕,可怕的是终止学习,灌输再多的知识,也赢不过电脑。好的教育不该仅以拿高分为目标,内心强大,敢闯敢拼的孩子才会走得更远,活得更幸福。 最后衷心祝福所有考生“考的全都会,蒙的全都对”,超常发挥!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不浪费每一分,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