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高考季,再过几天便是高三学子经受检验的日子。所有的考生,家长此刻想必都绷紧着一根弦,准备迎战了。学有所成的考生自然满怀期待,而高考大军中却不乏焦头烂额,甚至是怨气连天的考生。</p><p class="ql-block"> 当应试教育备受诟病时,翻阅资料发现,从古至今好像真的找不出比这更不坏的制度。当高考学子备受压力时,谁曾想象得到古人科举之路的煎熬。</p><p class="ql-block"> 回顾古代遴选官员的形式,奴隶制社会采取了世袭制,上辈从官下辈沿袭。纵然再无德无能,先天资格决定了能否获取高官俸禄。更大的弊端在于,此举还分散了朝廷政治控制力,削减了朝廷对官吏的任免权,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汉朝时期实行"察举"制度,地方官员随时发现考查所需人才,并向政府推荐,没有起码的标准,各个官员眼光不一,或藏私心,造成行政价值的无序。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九品中正"选拔制度,中央派出专门选拔官吏的"中正官",把各个推荐人物评为九个等级,根据等级决定官阶高低。出身门第显现出了优势,重要的官职几乎都落到了豪门世族手里。</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这些无奈之中,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度,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机会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都有中举的机会,各地的贫寒之士占据很大数量,地位低下的市井之子都表现出很大的热忱。当然对于考试对象也做出了资格限定。罪人子嗣不得参加考试,地位低下的商人家属,也没有资格试被审核通过,传说李白就是因为家辈是富商巨贾的关系被堵住科举之路。此外,如果才能过于突出,也并非一定要走科举之路。自荐或他人推荐也可以有机会。王维,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就是被举荐进入仕途的,不过,这也不算作弊,就好比如今高考走竞赛加分通道一样,无论谁若有他们那样惊世的才能被朝廷引用,世人都会心服口服。从科举制度开始,中国从此开启了应试教育。从教育公平来说,也算给所有寒门人士开了一扇仕途之门。</p><p class="ql-block"> 然而纵观一千多年都凉不下来的科举考试,纵然实现了教育公平,但却以另一种形式深深迫害着应试学子的心灵,每年的万人考试队伍里被录取的不过几十到两三百人,可谓中举如登天。一大批像苏洵,孟郊,范进这些确认或自认的人才学到老,考到老。但大多数人终究没有孟郊范进的能力最后终能中举,也没有苏洵璀璨夺目的光辉,引经据典,博古论今之长,纵使屡试不第依旧可以被多人举荐。</p><p class="ql-block">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相比现在的高考,古时中举后的礼仪繁琐又隆重。没完没了的礼仪捧得录取者晕头转向。参谒宰相,游赏曲江,参加各种宴会,雁塔提名。还有一些牟利性商业服务机构"进士团"负责备酒食,张罗礼仪,开路喝道。极尽繁琐,又极尽得意。超常的热闹风光,强烈反衬出落榜下第者的悲哀。得意的马蹄蹿过,身旁是失落的叹息。昨天还在旅店客气拱手的考友成了新科进士,传言如能讨得新科进士的衣服,下次考试肯定吉利。一些落第者怯生生厚着脸皮去讨一件,更多的则是碍于面子不去自讨没趣,关在房间里想着回不回家,如何回家。</p><p class="ql-block"> 这其中不少是年年进京赶考却屡试不中的落魄子弟,生活的重担压在身上,不成功便成仁。跌落现实的他们在妻儿的厚重期待中无颜回乡,农村人在京城无田无地,古人又打压商人以从商为耻,多数人几乎没有生活来源,靠着亲戚朋友接济熬过,也有可能从此病死他乡。当初孟郊撂下慈母多年,一直留在京城备考,朋友接济链断裂时连烤火的碳都买不起,所幸的是还好最后中举了,尽管最后官微言轻,也算像他自己所说的,一洗昔日龌龊了。</p><p class="ql-block"> 回到现在的高考,参加者主要是青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天塌了家里有人顶,没有多大的生活压力,纵然失败了也有东山再起的勇气。而社会对他们也很仁慈,没有阶级等级,不分三六九等,事事有人做,行行出状元,即便没有如愿考上理想专业,理想大学,社会就业多元化,总有谋生的岗位,不像科举制度把很多人逼入死胡同。作为曾经落榜又复读的考生,我也失落难过了好一阵,但更多的则是觉得对不住辛苦付出的父母,说起生活的压力,好像那时没有体会。</p><p class="ql-block"> 幸福和平的年代涵养出自信从容的少年,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愿高考学子们金榜题名,即便最后没能如愿,只要胸中热情不灭,日后依旧可以在各行各业中发光发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