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font color="#ff8a00">引子</font></b></h1><h1> <b><font color="#ff8a00">2020年9月12日,我和二弟宝柱两兄弟、两家人同游三里河景区,寻找南芦草园胡同老5号,新5号;40号,41号(群智巷1号),这些康氏宗亲六七十年前住过的老宅,感慨万千!居住在南芦草园胡同的康氏宗亲,是山西省平定县巨城镇移穰村骆驼店康家人于上个世纪闯荡北京发展起来的,其中原委和多少艰辛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和祖宗们的无尽思念。我是移穰村骆驼店康氏一门二十三世解放前唯一一个出生在虎跃沟老宅的男孩,是曾祖父康存和的长重孙。祖父康復元的长孙。在我出生前的两个月内,虎跃沟老宅接连发生悲剧,我的亲爷爷康復元和奶奶陶氏在七天内先后撒手人寰。不到一个月,大爷爷康根元也归了天。我的生母郗梅英在生下我两年多点就抛下我回归大地。我的一生中有很多怪事始终和虎跃沟老宅发生的人和事密切相连。越到老了越是思念西方极乐世界的亲人;越到老了越想把爷爷们在虎跃沟老宅的建家史探求出来;越到老了越想把上两辈人闯北京的艰辛记录下来,把他们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永远不要忘了根在哪里和祖宗的恩德。2020年9月12日游南芦草园后,我就计划用“美篇”这种网络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创作。但年过七十事不由人,先是由于颈椎病严重导致头晕脑胀,右手和右臂发麻,无法上电脑工作而拖了下来。二是先前写的一部分和收集的所有图片资料由于电脑系统崩溃全部丢失,给我心痛的够呛。两件事好像在考验我的意志。进入2021年6月,经过艾灸、吃中药、按摩、理疗等多管齐下的治疗,病情有所缓解,随即开始断断续续的创作。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制作图片,形成文字。由于知道当时情况的宗亲多不在人世,老家的事情主要是通过双玉叔、保修哥、宝珍妹妹提供。原来还计划与白叔在今年8月移穰村庙会的时候回趟老家,找村里宗亲和老人们进一步收集情况;拍摄照片、视频;对收到的资料进行核实。事不如愿,疫情复燃,“德尔塔病毒”又肆虐华夏,回老家之事成为泡影。于是只能就既有资料成文,本来计划在兄弟同游南芦草园老宅一周年之际将拙文奉献给亲友,又因身体等各方面原因推到现在。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有限,加之我的文中水平拙劣,文中肯定会有不少漏洞甚至这样那样的错误,望宗亲们包涵并斧正。</font><br><font color="#b06fbb">难忘南芦草园“美篇”分上、中、下篇。<br>上篇是:游南芦草园,探访宗亲居住老宅。<br>中篇是:回平定移穰,探求祖辈奋斗往事。<br>下篇是:承祖宗德泽,再续族人繁衍拓展。</font><br><font color="#ff8a00">最后,我衷心的感谢提供资料的所有亲人,祝你们快乐、健康、长寿!</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上篇:游南芦草园,探访宗亲居住老宅。</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2020年9月12日,我和二弟宝柱两兄弟、两家人相约同游前门外鲜鱼口内的三里河景区,寻访儿时居住过的南芦草园老宅和康氏宗亲住过的地方。上午九点半,两家人在桥湾地铁站五粮液大厦门前集合。很长时间难得一聚,姐妹相拥而泣,兄弟述说衷肠。</font></b></h1> <h1> <b><font color="#167efb"> 南芦草园胡同是北京市鲜鱼口地区一条极其普通的小胡同。由于我们山西平定县移壤村骆驼店康氏一门宗亲在这条胡同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勾起了我的无尽回忆。该胡同东起北桥湾街,西至大席胡同北口,从东向西北走向,全长308米,宽6米。我从山西老家来京后先住在南芦草园老5号,后搬到南芦草园新5号,在这里居住了12年左右。</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 上图大致标志出我三爷爷家、我康芝大爷家和我父亲三兄弟及有关亲属在三里河景区周边住过的地方。 <br>备注:<br>1、南芦草园30号老门牌是40号。即有名的《西竺庵》。 <br>2、南芦草园胡同41号现在是群智巷1号(老名南趹孜)。即有名的《西竺禅林》。<br>3、康芝大爷次女康富珍结婚后在大江胡同(大蒋家胡同)19号住过,此图已满没有标出。</font></b></h1> <h1><b> 历史上在现在的三里河景区确有过三里河。明代《北京历史地图集》上标绘,三里河流经打磨厂、长巷头条西,穿芦草园、北桥湾、南桥湾、金鱼池、红桥,流入左安门护城河。於清朝末年湮没。</b></h1> <h1><b> 民国时期的这张地图详细的描绘出南芦草园及周边胡同的名称和走向,我儿时记忆中的情况基本就是这样。<br> </b><b>1、南芦草园胡同老门牌40号,新门牌30号(西竺庵) 。<br></b><b>2、南芦草园胡同老门牌41号,现在是群智巷1号(西竺禅林) 。<br></b><b>3、南芦草园胡同老门牌5号,现在已经拆除。</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京师坊巷志稿》的古书中记载,明朝的时候,此地原为三里河河身,后成为芦苇塘长满芦草。周边住户在这里收割芦草、编织苇席,那会儿就叫做“芦草园”。这就是如今三里河附近还保留着叫北芦草园、南芦草园、大席、小席等为名的胡同。清光绪年间,根据胡同走向分为北、中、南芦草园,由于此胡同位于南部而得名南芦草园。1965年将靠山胡同并入,定现名。</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稍事寒暄,一家人从北桥湾街南芦草园胡同东口进入,映入眼帘的是前门街道办事处。这里原本是京城小有名气的正明斋糕点厂。正明斋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聘请名师,精选原料,精工细作,自产自销满汉饽饽(糕点)。由于货真价实,质地优良,产品问世后,备受各界青睐,并很快进入宫廷御膳。把正明斋誉为北京有名的三家饽饽铺之一。小时候上学每天都几次路过正明斋糕点厂,虽然家里穷买不起正明斋的糕点,但却多次吃过我的同学姜大哥买的“沙琪玛”和“绿豆糕”,回忆起来就好像是昨天的事情,大哥的情谊永生难忘。现在正明斋的字号已经没有了,传统的制作工艺也已经销声匿迹了。</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前门街道办事处的西侧就是南芦草园新5号。拍摄此照片时此处还是前门街道信访办公室,门头上还有南芦茶坊牌匾。</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南芦草园新5号院落虽然很小,但也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布局。北屋两间,南屋两间(其中西南角门道占用半间),东屋、西屋各一小间。北屋两间是软间壁。大约1967年我家从南芦草园胡同老5号搬到新5号的两间北屋。我记得好像是在1967年春节前搬过来的。家里没有什么家具,我当时在南口上学,搬家也就没叫我,父母亲借个三轮车就拉过来了。等我回家过春节就住到新5号了。对于我家原来住的老5号一间不足十平米的东房,一下搬到有三十平米的两间北方,真可谓一步登天了。好像是大年初二几个同学就乘车去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考察教学改革,回校后就很快进入毕业分配阶段了,6月10号乘车离开北京和父母家人,奔赴祖国北疆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内燃段。所以在此院我实际居住的时间都加起来恐怕不超过一个月。等我参加工作1970年第二次回家探亲时,我家就已经搬到鲜鱼口内南晓顺居民楼了。这组照片拍摄于2017年,院内还有人居住,院内格局也基本没有变。开着门的就是我家住的两间北屋,母亲告诉我小西屋住的是我初中同班同学孙善德,但那时他已经下乡回老家。此后始终也没有见到他。南屋住的记忆中叫瘸大妈,带着一个有残疾的儿子。</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现在的南芦草园胡同新5号虽然保留了门牌,但整个院落已经重新翻修。如今已经是铁将军把门。5号对面就是靠山胡同。已经适度加宽,北口的厕所六十年前就有,最近改造成独立卫生间。过去出南口就是23路公共汽车站。</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周边没有人走过,宝柱的儿子康雷用自拍杆在新5号门前拍了几张全家合影。<br></font></b><b><font color="#167efb">注:康雷爱人李丹因工作脱离不开没有参加此次活动。</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从南芦草园新5号往西走,一直到草场三条,三里河景区没有占用,基本保持了南芦草园胡同东段的原貌。(此图片为西口向东看)</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熟悉的胡同,熟悉的院落,儿时天天玩耍的地方,每走到这里总会让人浮想联翩。①南芦草园13号(曾经是皮毛三厂一个车间,我父亲在此院工作过)④南芦草园12号标准的北京老四合院,据说台湾商人住过此院。北芦草园也保留了几处高门大宅②④</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现在的南芦草园胡同已经被草厂三条拦腰截断。老的草厂三条南口就到北芦草园。现在穿过北芦草园、中芦草园、南芦草园后直到珠市口东大街。穿过草厂三条就是三里河景区了。马上就要到康氏宗亲集中居住的地方了。</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穿过草厂三条继续沿着南芦草园胡同向西走不多远,南侧就是南芦草园胡同30号(老门牌是40号)。现在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大杂院。是北城小有名气的《西竹庵》。据查,《西竹庵》在全国各地有多处,为祭祀西方天竺(印度)佛教诸神而建。南芦草园的《西竹庵》是由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852-932年)的后裔钱世章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今已近三百年。</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钱镠家族可是了不起,近代史上的名人就有文学家钱玄同、钱钟书,科学家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等。 “钱氏宗祠”就在南芦草园东北不远的薛家湾胡同,坐北朝南,门不大,带脊。在门的上方墙面上镶有一块石匾,上面雕有“钱氏宗祠”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斑驳的木门上,有门联一对,字迹已十分模糊,上联是“武肃勳名久”;下联是“彭城世泽长”。横批:“铁券家声”。经过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钱氏后裔们仍居于此。</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 据说《西竹庵》是在解放前断的香火,我1956年从山西来北京时这里早已是民房了。那时候我经常到院里康芝大爷家玩。回想当年情景,西竺庵的建筑结构应该是三进三院落。现在的大门肯定是后开的。原来的大门无疑在现在大门的左侧,不知何故堵住了原来的大门,在右侧重新开了一个门。不过后砌的痕迹非常显眼,门楼之上的筒子瓦更是一种标志。进大门有前院、正殿院,殿后面还有一小院。正殿三间高屋起瓴,两侧还有耳房。东西厢房大约各有五六间,其中有两间带廊子。五十年代初除了供奉菩萨的正殿外全部已经变成民居。记得正殿内当时还有供奉菩萨的金身佛像,但大门紧闭看不清供奉的是哪位菩萨。按照西竺庵的庙宇性质,供奉的菩萨应该是释迦摩尼和观世音菩萨。<br></b><b> 西竺庵是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房屋已经破旧不堪了。我记得过去院内葡萄架、无花果树不少,现在探头往院内一看,私自搭建的小棚屋满院全是。本来想进院拍两张正殿和康芝大爷住过的上首东屋和门口北屋,院内有人阻止只好罢休。有机会还要去院内一探究竟。</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b><font color="#167efb">三里河景区只是占用了南芦草园胡同西段的北侧,从南芦草园老1号到18号都已拆迁变成绿地,我记得7号早期是摇煤球的,12号院的南屋住过山西老乡杜永库。现在绿地用临时的砖瓦围墙隔开。胡同南侧依旧有居民居住,也没有整修,颇有南北两重天之感。</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从40号门口往前走两步,来到一条南芦草园康氏宗亲都熟悉不过的胡同,看看你还认得吗?对!它就是我们都十分熟悉的南趹孜胡同(现在已经更名为群智巷)。为什么说康氏宗亲对此条胡同都十分熟悉哪,原因有三:第一,移穰村骆驼店康门最早进北京打天下的我的三爷爷康常元及家人就住在群智巷1号(实际就是原来的南芦草园41号)。第二,康芝大爷和我父亲都曾经在南趹孜胡同住过,解放初才搬到南芦草园老5号和40号。但住在南趹孜胡同几号现不得而知。第三,南趹孜胡同还住过山西同乡。如10号?住过山西同乡李玉。他住一间临街不足5平米的狭屋。第四,出南趹孜南口就有我父亲工作过的皮毛厂一个车间。</font></b><div><b><font color="#167efb"> 南趹孜胡同有两个北口起自南芦草园。西北口就在《西竺禅林》;东北口在南芦草园胡同18号。胡同呈人字形,又像马尥蹶子,故起名南趹孜。南口到大蒋家胡同(现在叫大江胡同)胡同最宽处不足4米,最窄处不足两米。</font></b><br></div></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现在才知道群智巷1号(应该是南芦草园41号。为叙述方便,以下统一用原来的胡同名称和门牌号)也是大庙。庙号《西竺禅林》。但遗憾的是网上已经查阅不到有关《西竺禅林》的资料,何年修建?何人修建?供奉什么菩萨?什么时候断的香火无从知道。确切的只是知道《西竺禅林》是个尼姑庵。郭德纲有段相声叫和尚叹,其中有个小包袱说的是庙的旁边修个尼姑庵,说的就是南芦草园胡同《西竹庵》和《西竺禅林》的事。从《西竹庵》大殿内还有供奉的菩萨金身塑像看,应该是在解放前不久才断的香火。而《西竺禅林》院内除了部分房屋还有大庙的影子,其它有关庙宇的踪迹基本荡然无存,恐怕断香火的年代要比《西竹庵》早几十年了。</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其实《西竺禅林》和《西竹庵》一样,大门在正北。我1956年到北京时大门还在。上图就是原来大门的地方。当时看到的还是髙屋起凛,屋顶铺有筒子瓦,有门道。但门道的一大半隔出来成了卖油盐酱醋的小杂货铺。何时把此门封上在东侧开了一个小门记不清了,大概是在1963年后。原因很简单,封上大门改造成了宽宽绰绰的两间北房,而新开东门不占任何地方。</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从现在的照片看,这个大杂院已经基本看不出《西竺禅林》的影子。我的三爷爷及家人就住在照片标注的两间南房。经过回忆幼年时的情景和白叔(我三爷爷的次子康莪)指点,才找回一点《西竺禅林》影子。</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原来,此《西竺禅林》尼姑庵也是坐南朝北,大门开在北边,大殿在南边七间房。中间供奉菩萨的大殿正好是三爷爷的徒弟杨金城叔叔和婶子宝兰家住着,我小时候也去过他们家不少次,记得是高台阶。屋内比较宽敞,屋脊也很高。除正殿外,两边的房子就没有正殿高大了,但都带廊子。其它地方这个庙宇的痕迹就显为人见了。</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前述,《西竹庵》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南芦草园及周边的胡同和这两座大庙的形成的先后关系如何?带着这个疑问,我查阅了一些老北京的地图。由于是网上查阅,地图都不太清晰。上图为1740年的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南芦草园还是芦苇塘,但十间楼、大席胡同已经有了。图上也看不到《西竹庵》和《西竺禅林》这两座庙的标志。这时三里河还是排水河。《西竹庵》和《西竺禅林》两座庙就是在三里河的南岸修建的。从现在破败的程度看,《西竺禅林》的修建要比《西竹庵》还要早。</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随着三里河河道的一段段湮没和鲜鱼口地区的日益繁华,不断有人在湮没的河道购置土地盖房,从1903年的地图看,南芦草园胡同已经基本成型。这时的《西竺禅林》看来香火不旺,庙产土地开始出让,原庙门西北一个大角被鲜鱼口的一个买卖人买走,盖起了南芦草园42号一个标准的北京四合小院。在原大门的东侧旁新建了一个大门。小时候也进过几次42号院,整个院子地基比周边抬高至少半米,院内青砖铺地,房基走板卧石。院子虽然不大但非常严谨。一眼也能看出这个四合院比周边房子撂新。</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我的三爷爷具体何时搬入此院在世的亲友都不知道了。经大家回忆和推算,如果三爷爷的长子康蕊是在此院出生的,那就是1941年以前就搬到此院了。解放前后,三爷爷的家人陆续到北京投奔三爷爷,次女康兰英;次子康莪都是在此院出生长大。</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 南芦草园胡同41号原大门正对着的就是南芦草园胡同老5号。此时老5号早已在三里河景区改造中拆迁,用临时砖墙圈起来,并在原来5号院大致的位置搭了个小门。</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 二弟宝柱发来几张老5号的照片,破败的小东屋我都不敢认了,一晃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见景思情,很多事情一幕幕的从眼前闪过。我父亲康華(又名康月池),我二叔康莲,小叔康薪三家人在此院住过将近二十年。<br></b><b> 5号院也是北京四合院,房主是谁不知道。我们住的时候是属于房管局的房。此院北房三间,南房三间,东西房各一小间。这个院原来的大门开在南房把东头,门口正对南趹孜胡同北口。不知道何时何原因把老门口修墙堵住,改在南房西侧和小西屋间隔的空挡。东侧的6号院我记得小时候进去过,但印象不深。现在回过头来分析5、6号院的整个布局,这两个院原来应该是一个大的四合院,大门就是被围墙封住的南门。5号院里原来并没有东屋,后来房主或因分家,或因出让把大院一劈两半进行改造,中间砌墙分割,堵住南门盖起小东房,形成后来的5号、6号两个院。5号院的西墙外,刚盖起的时候还是芦苇塘。随着房子越盖越多,芦苇塘渐渐淤堵,不知何时变成煤球厂。<br></b><b>我父亲啥时候搬到5号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大概是在五零年中吧。后来我父亲再婚,我二叔结婚后,我家和我小叔住东屋,我二叔一家住南屋中间那间房。我五六年从桥头姥娘家接到北京时,我父母、我小叔、我和二弟宝柱5口人挤在小东屋里,什么景象可想而知。66年以前的5号院八间房住过七家人。北屋中间和西房住的李姓一大家,李大爷文革受触回到通县农村。北房把东头一间住着姓陈的山西老太太和她的女儿,陈老太和女儿后来搬到南芦草园39号,搬走后又住进姓刘一家四口人,他的儿子和我同岁。南房除中间一间我二叔全家住外,东西两头住着山西阳泉老乡杨家兄弟,都是干皮毛行业的。哥哥杨宝山,一人独居北京。弟弟杨克钦,和我二叔年龄相仿,后来也是一大家人。小西屋特别小,我估计也就四五平米。最早住的是姓庞的两口,搬走后我小叔结婚时就在小西屋,住的时间不太长。</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 南芦草园胡同宗亲老宅游览、回忆和认识到此一个段落,全家人在老5号遗址门前合影留念。</font></b><br></h1><h1><font color="#ff8a00"><b>有道是:<br></b><b>三百年前是条河,<br></b><b>名字就叫三里河。<br></b><b>河道淤堵变平地,<br></b><b>形成后来芦草园。<br></b><b>“西竺禅林”“西竹庵”<br></b><b>老庙变成大杂院。<br></b><b>康氏宗亲住老庙,<br></b><b>多少往事涌心田。<br></b><b>新老五号我家住,<br></b><b>酸甜苦辣都尝遍。<br></b><b>改革开放春风吹,<br></b><b>“三里河”又重见天。<br></b><b>江南景色城中现,<br></b><b>复兴中华美梦圆。</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