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王成铎 张玉军</p> <p class="ql-block">1985年6月16日,云南老山,弥漫了一周的大雾迟迟不肯散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素有“神眼”之称的炮兵12师22团一连长胡常颖,和往常一样,静静地趴在一营前沿观察所的瞭望孔前。“神眼”可不是空有虚名,尽管眼前什么也看不清,胡常颖擅长在这一团团的迷雾里寻找蛛丝马迹,他紧握望远镜的双手没有一丝的抖动,这是他观察时一惯的标准动作,过硬的军事素质让他成为全团的尖子连长,残酷的战争环境,让他养成了缜密的思维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胡常颖进入云南老山战区八里河东山34号阵地的24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随部队从山东曲阜来到云南老山前线,经过两个月的临战训练后,所在的部队奉命进入作战地区。从接过阵地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交给了这片国土,20多天来,他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对面越军前沿兵力分布的态势,早已在他的脑海里绘制成了一张精准的军事地图。</p> <p class="ql-block">34号阵地前沿观察所。</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员,胡常颖很懂得实时捕捉有利战机打击敌人。他知道,大雾是现代战争的天然伪装网,越是在这样的大雾天气的掩护之下,敌人越会有恃无恐,越会耍聪明搞小动作,他们往往也会麻痹大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10时许,正在观察的胡常颖感觉眼前的雾气开始慢慢变得稀薄起来,天赐良机啊!他的眼睛睁得更大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雾气越来越薄,目标由近而远,渐渐地越来越清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一个可疑的目标猛然闪现在他的视野里,敌49号高地后侧与右侧无名高地相连接的一条不长的山脊上,一个不起眼的土包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周前,这里还是一个微凹的山脊,怎么几天不见,就象吃了增肥剂一样,隆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土包包?再仔细观察,在40倍望远镜下,靠近反斜面斜坡上有构筑工事的痕迹,工事射击口还有光反射,有可能是炮的瞄准镜。丰富的侦察经验告诉胡常颖,这里肯定是越军新构筑的一个直瞄火器工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一周前,我一营的152加农重炮刚刚摧毁了越军设在981高地左侧马鞍部的一挺高射机枪,为防守八里河东山前沿阵地的步兵兄弟部队,清除了一大危害。而狡诈的越军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肯定是利用这一周的大雾天气,将暗藏火力点前置,再次重新部署直瞄重火器,以压制我前沿步兵阵地,并伺机摧毁我前沿观察所和指挥机关,真是用心狠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未等胡常颖做进一步的细致观察,来势汹汹的倾盆大雨就从天而降,雨幕瞬间遮挡住了观察视线。云南前线的高山气候就是这样的鬼天气,滂沱大雨说来就来,有时下一阵就走了,有时下半个月也不停。雾也是这样,说来就来了,远看在山涧悠悠闲闲不紧不慢,而到了你眼前时,却犹如万马奔腾十分壮观,有时,就象一只断了脊梁的赖皮狗,来了轰也轰不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有了这样的鬼天气,守卫一线的很多战友患上了“烂裆病”,这种难言难受的病,折磨的战友们吃尽了苦头。太阳这个神秘的精灵,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更是不讲什么规矩,要么半个月不见面,要么一见面直接烤死个人。真扫兴,胡常颖无奈地离开了望远镜,边用手轻揉着酸涩的眼睛,边叮嘱着身边的侦察班长:这极可能是条大鱼,你一定要给我盯死喽,别让它给我溜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雨点越来越稀沥,大雾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冲进了盘龙江,目标在陡然间出现。“连长,连长!”,正合眼养目的胡常颖,朦胧中,被侦察班长急促的呼喊声惊起,“连长,那个鼓土包是个工事!你看,敌人的工事里进水了,他们正在向外舀水!”侦察班长激动而兴奋的声音有些发颤。过份的惊喜,让胡常颖一身的倦意瞬间全无,他从小憩的器材箱上一跃而起,直奔望远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连长胡常颖(左)与指挥排长卢建在34号阵地前沿观察所内。</span></p> <p class="ql-block">不错,乖乖,就是敌人新修筑的隐蔽工事,镜头里,对面土包里的敌人正在用脸盆、钢盔往外泼水,正是这一股股泼洒出的水柱,让伪装网下敌人射击孔的位置和宽度暴露无疑。从射击孔宽度上判断,这绝不是小型直瞄火器!至少是80毫米以上的重火器,把这样的重火器安置在前沿,它的直接目标就是针对我前沿指挥所、观察哨,就是要打你个冷不防,得手后就转移,敌人的用心是何其险恶!再狡猾的狐狸是藏不住尾巴的!是敌工事已确定无疑,看来它是准备在关键时刻对我前沿指挥机关和阵地动手,他存在一秒都会对我军构成巨大威胁,必须尽快拨掉这根钉子,胡常颖抓起电话,马上向营指挥所报告敌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宁东营长接到报告后,也很兴奋,为了便于指挥,一身虎气的张宁东带领谢国健副营长迅速赶到营前沿观察所,亲自指挥战斗,他要再次对目标做进一步的确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后,我才知道,张宁东是时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张峰的儿子。临战前,张宁东多次请战,才从师作训科机关调到炮兵22团一营任营长来到战场前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营长张宁东的父亲张峰(左二),在抗美援朝时是志愿军116师副师长,曾任平壤和汉城的守备司令、39军军长</span></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的营长,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之后,一位战斗在我身边现实生活中的“小北京”,让我深深感动的是父子两代军人,为国奉献的满腔热血和崇高情怀。这就是共和国的军人,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一代接一代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右起:胡常颖(连长)、谢国建(副营长)、张宁东(营长)、张培义(通讯排长)、杨军(侦察排长)1985年在老山前线。</span></p> <p class="ql-block">经再次确认观察后,张宁东最惊喜的收获就是,敌人为了迷惑我方,在目标前70米处,设立了一个假工事,这个假工事用木桩伪装成炮管,故意探出射击孔一截,意在让我方误判是炮阵地。敌人的狡诈往往是愚笨表现,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师爷就是师爷,徒孙就是徒孙,雕虫小技,小菜一碟,我机敏的指挥员识破了敌人的愚蠢伎俩后,张宁东决定将计就计,为使打击火力突然而准确,那就把假目标真打,让假目标做为参照目标,在麻痹敌人中以修正射击诸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射击命令下达,6发炮弹拖着长长的嘶鸣声从炮阵地飞出,直扑敌人的假阵地而去,敌假阵地顿时荡然无存。正当工事里的敌人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之时,修正好的精确射击诸元已迅速下达至炮兵分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不我待,张宁东营长果断下令:开炮!张宁东的话音刚落,炮弹便接连呼啸而至。更为神奇的,第三发炮弹像长了眼睛,直接从敌射击孔钻进了敌工事。后来确认,这发炮弹是三连三炮发射的。一时间,敌人阵地上木头和石块向高空四处飞散,工事的前半部分被掀去,暴露出八五直瞄炮一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困兽犹斗,死心不甘。反过劲儿来的敌人会很快测算出我方的位置,进行报复。未雨绸缪,张宁东营长立即命令观察所人员马上疏散隐蔽。为扩大战果,谢国健副营长坚决要求留在观察所最近的猫耳洞待机侦察。大家刚撤出观察所,我前沿观察所已被敌人的炮弹重重包围,坚守在观察所的谢国健副营长被强大的冲击波推倒后昏迷。指挥排长卢建抱着谢国健副营长,大声呼喊着“副营长!副营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到卢建呼喊声,张宁东营长知道可能是自己亲爱的战友牺牲或负伤了,他不顾一切地奔出猫耳洞口,想要去抢救谢国健副营长。紧跟其后的胡常颖,听到了一阵“扑扑啦啦”的恐怖声音,经验告诉他,有一发炮弹正向着他们飞来。有过战场经验的都知道,炮弹从头顶飞过,发出拖着长长的嘶鸣声,说明弹着点在远方,而象纺棉车一样的“扑扑啦啦”声,说明炮弹正向着自己的附近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容不得半点迟疑,胡常颖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了张营长的后襟,将张宁东营长拉倒在地,并扑在了他的身上。接着就是一声剧烈的炮弹爆炸声,一发具有极强杀伤力的炮弹在距他俩2米多远的地方爆炸。顷刻间,碎石、红土从空中落下,将他们深深掩埋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场就是这样,随时都在重演梁三喜踹倒赵蒙生,为战友挡住子弹的壮烈一幕,这就是把生的一线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黑暗自己带走的淳朴战友情,这就是人民军队的铁律,是钢铁长城的粘合剂,可以随便查查,解放军的任何一部条例里都没有这条要求,但每名军人却又铭记在心,只有当过兵的人,才懂得这种情感的份量,所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才战无不胜,战友情谊才亲如而又胜过兄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敌人的疯狂肆虐过后,前沿指挥所成了一片焦土,硝烟从泥缝里钻出,带着刺鼻的焦糊味,一片惨淡。遵照团首长扩大战果,歼敌务尽的指示,张宁东带领胡常颖迅速转移到另一处临时观察所,继续指挥战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前观被敌炸毁后,我们在抢修工事。</span></p> <p class="ql-block">越方趁我方观察所受压制的时机,慌忙组织人员撤离阵地,拉炮的,救伤员的乱作一团,张宁东营长抓住战机,全营又来三发急促射,两发炮弹同时打在那门近似“残废”的85加农炮上,一发打在大炮的防盾上,直接把管炸炸断,一发打在敌炮右侧炮架上,残片旋即在空中飞转着,跳起了空中“摇摆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小时后,敌方阵地出现人员活动,张营长命令再次打击。一营又一个齐射,敌阵地彻底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整个战斗耗弹78发,全歼越军炮兵班和救援分队,彻底摧毁越军直瞄工事及85加农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获小胜,极大鼓舞了士气,敌人埋藏很深的这颗“毒牙”,在“战争之神”的人民炮兵面前是那么不堪一击,一个小小的外科手术就拔了根。精彩的一幕,被138师的步兵兄弟全程观摩,他们敲着钢盔振臂高呼,喊出了“152万岁!炮兵万岁”,“炮一营万岁!”的口号。战后张宁东、谢国建、胡常颖均荣立个人三等功,炮22团1连荣立集体二等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以为技高一筹的越军,本来想给人生地不熟的一营来个下马威,欺一下这个“生客”,没想到自己却被端了个底朝天。自打那以后,知道到了一营厉害的越军,再也没有敢在我军正眼皮底下搞过类似的小动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炮兵22团警卫排在云南老山前线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炮兵22团1连指挥排当年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我们至今只没能找到当年一连全体的合影,只找到了部分参战人员花名册。上面详细注明了家庭地址,上过前线的战友都知道,这是以备“不时之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原炮22团战友名册节选(孤本)由团宣传股马卫平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一连:胡长(常)颖、曹彦彬、范根海、魏来宁、卢健、苗文厚、国振雷、牛恩德、李明全、万修贵、刘福盛、陈长功、赵明华、郭金山、赵长仁、徐子堂、田书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营干:张宁冬、陆华兴、谢国建、张廷卅、丛京鲁、曲恒芳、武介兴、沙波、郭得才、许连南、张世豪、胡景彬、张培义、杨均、许传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年龄最大的1946年出生,今年75岁,最小的1966年出生,今年55岁。不知战友们都在何处?都还好吗?想念你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2017年炮一营营部战友相聚。左起,郑小苟,武介兴(技师),张世权,陈为见(伤员),魏家波(副教导员),张培义(通讯排长),张宁东(营长),汪永祥,陆化兴(营教导员),赵立敏(伤员),丛京鲁(副营长),王先波(一连电话兵),胡景彬(侦察排长),李国林(伤员),王士才,王东,王成铎,朱洪,赵国</span></p> <p class="ql-block">岁月匆匆,当年的小伙子都已两鬓斑白。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初心。那战火硝烟的光荣岁月,永远铭刻在心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山万岁!老兵万岁!</p> <p class="ql-block">作者:王成铎,男,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10月入伍,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人,1985年3月参加老山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任炮12师22团1营部通讯员。</p> <p class="ql-block">作者:张玉军,山东省东营市人,1980年9月自地方考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1985年3月至1986年5月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完成了战时的医疗保障任务,1985年5月在云南老山前线入党。2004年12月转业地方,自主择业,现在潍坊市区某综合门诊部工作。2015年1月加入公益组织——潍坊市奎文区徒步协会,任宣传部部长,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获得“最佳宣传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