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接力逐梦———记福建省南下服务团三代人重走南下入闽路(闽赣分水关段)八周年回眸。(2016——2024)

晨未绩

<p class="ql-block">我今年已经70虚岁,这辈子到过很多地方。但是有一段路程,我将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那是2016年6月10日,福州部分原南下服务团三代人自发自费组团,在团史研究会原老会长、南下服务团老战士王立宏,新副会长南下二代人张毅的带领下,来到了武夷山市的闽赣分水关,重走一段南下服务团1949年南下入闽路。我那时刚刚退休不久,所以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南下服务团行军示意图。图的上方插小旗和小红圈的即是1949年7月,南下服务团出发地上海,下方插小旗和小红圈的是他们南下征程的目的地福州。从图上可以看出,从上海到杭州的路线,有部分是铁路,有部分是水路,从杭州到江西,断断续续有部分铁路,其余的路程,就必须徒步行军。</p> <p class="ql-block">南平市、武夷山市电视台和其它新闻媒体闻讯后,纷纷赶来采访拍摄,并随后连续一周在当地电视媒体上作新闻播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让我们回顾福建南下服务团的血与火的征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但祖国的东南沿海福建还没解放,福建人民还处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之中。</p><p class="ql-block">为了加快福建的解放,接管福建政权,支援福建的建设,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中共上海市委、共青团上海市委和上海学生联合会组织动员全市大中专学生们,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简称“南下服务团”。</p><p class="ql-block">下图为我爸的母校上海圣约翰大学,欢送部分同学参加南下服务团的老照片,这些同学也是上海解放后,学校首批参加革命工作的学生。他们大部分人是毅然中断大学学业,投笔从戎的青年学子。</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有利于这些为了革命事业中断了学业的老战士评聘职称,国家教育部特别下达文件,他们可以回到母校或母校的后续大学,补领大学毕业文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录,当年有7000多位上海热血青年踊跃报名,经过政审遴选,最后有2400人被批准参加了南下服务团。</p><p class="ql-block">应征入伍的上海大中专学生们,平生第一次穿上人民解放军军装,个个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多月的短期军训,7月19日凌晨,全团2700多人告别了繁华的大上海,在解放军十兵团派出一位副营长带领的一个加强连的全程护送下,踏上了南下福建的征程。从此他们也书写了自己壮丽的筑梦人生!</p><p class="ql-block">因为刚刚解放,国家一穷二白,火车客车车厢少的可怜,所以他们2700人,只能全部席地而坐,乘坐货车车厢,俗称“闷罐车”。这些青年学生兵斗志昂扬,信心满满,他们都为自己已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即将到祖国的东南沿海福建去开拓新的人生,脸上挂满了兴奋和激动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但是革命的征途,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铺满鲜花,而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p><p class="ql-block">满载着南下服务团战士们的专列驶离上海才一个钟头,就在郊区莘庄火车站,遭到了二架国民党军用飞机的轮番扫射,当场牺牲四人,他们是南下路上第一批壮志未酬身先亡的战士!还有受伤十四人,顿时倒在了血泊之中,鲜血染红了他们的新军装。</p><p class="ql-block">消息传回上海,在市民中引起哗然,加上潜伏特务四处散布谣言,引起这批学生兵家长们的惶惶不安,纷纷涌向政府部门询问。为此,上海市人民政府,特别安排回到上海疗伤的轻伤人员,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介绍情况,彻底揭露反动特务的谣言,平定了人心。</p> <p class="ql-block">在这血与火的生死考验面前,服务团的战士们没有被吓倒,更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到福建去建功立业的信念。团领导、大队领导、中队领导等也分别及时对全团战士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舒缓这些学生兵的紧张情绪。</p><p class="ql-block">他们强忍悲痛的泪水,简单处理了牺牲战友的遗体,送受伤的战友回上海疗伤。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血债要用血来偿的口号声中,他们于当日下午5时又登上南下的列车继续前进。他们望着列车外铁道旁摆放着4口收敛着牺牲战友遗体的棺材,心里默默的说:安息吧,亲爱的战友,你们未竟的事业,我们一定去完成!</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爸所在的一大三中三分队(相当于一营三连三排),1949年8月的一个早晨,摄于行军途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临时住宿的浙江淤头老乡家门口的合影。红线所指为我爸,这是有75年历史的珍贵老照片。我爸没有收藏这张老照片,是他的战友儿女提供给我的,经过详细辨认,我找出了照片中的我爸。我想这就是子女与父母血缘关系和一辈子与父母亲密接触,才能在陌生的老照片中,轻而易举的查找出自己的父母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这张老照片中的战友们,98%已经长眠于八闽大地。我爸爸成为极少数还健在的战友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他们从上海出发,一路上火车断断续续(有的铁路桥梁被国民党军炸毁,必须步行,或者坐船)的到达杭州以后,又折向浙赣铁路到达江西上饶,此后就没有通向福建的铁路了。全团人员开始了以步行为主挺进福建的行军。</p><p class="ql-block">下图为我爸所在的第一大队第三中队战士张力叔叔拍摄的,这是他们中队部分战士,在行军途中,在江西上饶县城马路边,人行道上休息。</p><p class="ql-block">现在这张老照片中的人,已知去世4人,另外2位到达福州后分配在外县市但已失联,至今渺无音信。</p><p class="ql-block">照片显示,沿街店铺里的当地老百姓,江西“老俵”好奇地打量着在街头休息的兵:“这是什么兵?怎么这么乐啊!”</p> <p class="ql-block">前几年,我在慰问老战士活动中,在张力叔叔家里,有幸亲耳聆听到他给我讲述了这张行军途中照片的故事。他还说靠柱子的女兵,是他大学恋人同学,又是南下服务团革命战友,但这个女兵在1955年缺医少药的年代,在华安县患病不治身亡,细算起来芳龄24岁,又是一位壮志未酬身先亡的南下战士。</p><p class="ql-block">根据张力叔叔的口述,我赶写了一篇文章见报(下图)。</p><p class="ql-block">在福州新冠肺炎疫情施虐的时期,张力叔叔不幸染疫病逝。</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当年南下服务团的战士,在跨越武夷山脉,从江西进入福建时,在闽赣分水关留下的珍贵老照片。</p><p class="ql-block">在这个T字型的界碑上,依稀可辨的繁体字,上部是从右到左“分水關”字样,竖的方向,是从上到下“閩贛分界處”字样。</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南下服务团的战士们,头戴竹笠,忍着炎炎的酷暑高温,行军在武夷山著名的大王峰下。照片中间是一辆收容伤病掉队战士的车辆。根据很多服务团战士的日记记载,当时大家都咬紧牙关,患有小病的人也坚持徒步行军,他们都不愿意乘坐掉队人员收容车。</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南下服务团的战士们,头顶骄阳烈日,饥渴难耐,行军在武夷山的又一个著名景点鹰嘴岩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觉75年过去了,当年跋山涉水3000里来到福建的南下服务团的战士们,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绝大多数人已经长眠在了八闽大地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正因为武夷山是当年南下服务团从江西省界迈进福建的地方,当时炎炎夏日,所以每一个脚印都流入无尽的汗水,山路崎岖不平,陡峭悬崖就在脚下,悬崖的底部不时的可以看到因行驶困难而翻落山涧的汽车残骸,这是南下征途上最艰难的一段路程,给老战士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福建南下服务团老少三代人,决定重走一次闽赣分水关,弘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南下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下图是2016年6月10日中午,我们团队出发时,在福州火车站的情景。身患重病住院治疗的老战士陈杰叔叔(右三戴眼镜),偷偷离开医院病房,来到火车站北广场候车大厅外为我们壮行(一年后他就去世了)。</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坚强的陈杰叔叔与即将再次踏上武夷山分水关的老战士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们全体重走南下入闽路的老少两代人,在福州火车站做出征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在动车上我们亮出横幅。看得出,大家对这一次能够到武夷山分水关重走南下入闽路,人人兴高采烈,个个喜上眉梢!</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坚信,我们将要经历的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红色之旅!也是一次不忘初心,赓续南下精神之行!</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南平市分会副会长邸亚非(南下二代,右三花格子衬衫者)早早的就在武夷山动车站等侯接应我们。</p><p class="ql-block">在今天的活动之前,邸亚非好友已经陪同我们这个团队探路踩点的人到过闽赣分水关。</p><p class="ql-block">(非常难过的是,这次活动二年后,邸亚非好友就因病离世。可见他当时接应我们这一次活动时,病魔已经侵入到他身上了。)</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团队全体人员在武夷山动车站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就下榻在武夷山原军分区招待所转制的宾馆夜宿。</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一行就乘坐大巴,前往武夷山的闽赣分水关,南下服务团南平团史研究会会长马腾叔叔等人,一大早也从南平赶来与我们汇合,同车前往。</p><p class="ql-block">南下服务团的老战士们,他们激动的彻夜难眠,特地穿上当年入闽时的解放军战士服装,67年前的青春活力仿佛又回到了他们的身上。</p><p class="ql-block">下图第一排右一的陈礼华叔叔,当年曾经被抽调出来参加临时组成的南下服务团文艺队。现在看上去还是帅锅一枚啦。</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南下第二代人,原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主任曹文炼(左一),特地请假从北京赶回福州来参加这次活动。这是他从南下服务团老战士那里借了一套军服穿上,与服务团文艺队的陈礼华叔叔亲切握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南下服务团的老战士,面对既熟悉又已生疏了的武夷山的绵绵群山,蒙蒙云雾,回顾当年南下的革命激情,不惧敌机扫射阻扰,强忍战友牺牲与负伤的悲痛,战胜沿途匪特袭扰,克服酷暑高温,水土不服、瘴疫肆虐的重重困难,跋山涉水三千里,历时二个多月,终于到达福建福州的艰苦卓绝的历程,激动不已,纷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们两位第二代人(左一与右一),穿着从老一代战士那里借来的黄布军装,也跟叔叔阿姨老战士们合影一张哦!</p> <p class="ql-block">接着举行了简短的重走南下入闽路(武夷山分水关段)仪式。</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原福建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会长王立宏叔叔,发表了简短的演说。</p><p class="ql-block">这时天上开始下起了小雨,好像也在考验着我们团队成员。</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重走南下入闽路开始了。我们先是走了一段当年南下服务团的战士们走过的山间曲径,羊肠小道。</p> <p class="ql-block">因为山路十八弯,崎岖不平,所以我们第二代人自觉的搀扶着老前辈,一起重走南下入闽路。(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到了地势稍微平坦一点的地方,老战士们就不要我们第二代人的搀扶,她们要求自己行走,因为她们也是要再一次体验当年的翻山越岭行军跋涉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第二代人就跑前跑后,为她们保驾护航(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p class="ql-block">1949年的8月,南下服务团的老战士们,就是在下图这看似没有道路的武夷山脉的山峦中,生生踏出了一条进军福建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正可谓“南下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武夷逶迤腾细浪,大王峰下走泥丸。”</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到了316国道江西境内的一侧。开始了跨越两省的的徒步行走。</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国道的江西境内一侧,努力向福建境内的一侧奋力前进。我手拿照相机,肩背照相机用的三脚架包,随时准备为团队来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图界标牌显示,我们现在正站在江西省的境内。</p> <p class="ql-block">走过国道的分界线,我们进入了福建省的地界,大家不禁欢呼了起来。因为当年南下服务团,千里迢迢就是为了来到福建,解放福建,接管福建,终身建设福建。</p><p class="ql-block">下图照片中两手高举成V字型的第二代人谢红玲,心情特别激动!刚才在从江西境内跨进福建境内时,谢红玲把特地从福州带来的她父亲的遗像小照片,紧紧的贴在胸前,从江西一侧走进了福建这一侧,象征着今天他父亲也来一起参加重走南下入闽路!</p><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我们大家都无不为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团史研究会原老会长王立宏叔叔,一只脚跨在江西,另一只脚跨在福建,手杖边的那条黑线,就是316国道闽赣分界线。</p><p class="ql-block">2021年,王立宏叔叔突发疾病去世。</p> <p class="ql-block">在南下服务团的叔叔阿姨面前,我永远算小学生,所以我就抄作业,仿效叔叔阿姨们的举动。</p><p class="ql-block">因为天气炎热,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把刚才还身着的南下服务团的黄布军装脱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在316国道福建的界标石处,老战士们在王立宏叔叔的带领下,鞠躬致意,象征着向长眠在八闽大地的战友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接着他们把一杯杯白酒,轻轻的洒在福建的界标石周围,深切缅怀长眠在八闽大地的战友们!</p> <p class="ql-block">新一届团史研究会副会长张毅,还在福建界标石处挖坑埋下了几瓶酒,象征着请长眠在八闽大地的服务团老战士们慢慢的饮用。</p> <p class="ql-block">还举行了向武夷山市委党史研究室赠书仪式。</p><p class="ql-block">老会长王立宏叔叔,向武夷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赠送《革命生涯六十年》南下服务团战友回忆录一套。</p> <p class="ql-block">接着又赠送《筑梦人生》南下服务团老战士回忆录一套。</p> <p class="ql-block">在316国道福建界碑石处,南平市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会长马腾叔叔发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他讲到激动时,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右手!告诫我们第二代第三代人,永远不要忘记老一辈人进军福建、建设福建的艰辛曲折,一定要把老一辈人南下精神传承下来!</p> <p class="ql-block">南下女战士周领先阿姨,深情的回忆起当年历尽艰辛的南下路途。她说那时的条件尽管十分艰苦,途中处处险情不断,但是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精神都非常乐观,斗志非常高昂!</p> <p class="ql-block">原文艺队的帅哥陈礼华叔叔,也介绍了当年南下路上的不畏艰险,坚决挺进福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满头银发的陈银芬阿姨也发表了讲话。她说过去革命和建设的年代,确实非常艰苦,付出很多。但是今天党和国家给了我们离休待遇,这是对我们参加革命历程的肯定和优待。虽然我曾经遭遇不公,但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恢复了我的南下服务团身份和离休待遇,我也无怨无悔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接着我们一行乘大巴车向武夷山市大安镇进发。大安镇在革命斗争的年代,是一个红色的革命据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路边的灯杆上一面红军旗帜标语牌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闽北独立团”。这支队伍是</span>方志敏率领红10军返回赣东北时,将最能打仗的由黄立贵任营长的军部特务营留在闽北。闽北分区委以此营为主,重新组建红军闽北独立团,黄立贵被任命为团长。此后,黄立贵的领导下的闽北红军独立团在收复闽北苏区土地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1932年11月,独立团扩编成立闽北独立师,黄立贵继续担任师长,直至1937年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另一面标语牌上写着“中央苏区———红色大安”。当年红军的创始人毛主席,曾经写下“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著名诗篇。</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当年南下服务团进入福建,接着向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进发的途经之地。</p><p class="ql-block">所以南平市和武夷山市电视台主持人,请陈礼华叔叔讲讲当年途经这里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脚下是溪流水绿,潺潺喧响,奔流不息的大安溪桥上。</p> <p class="ql-block">满头银发的陈银芬阿姨,绘声绘色的给我们讲起了1949年8月,南下服务团全体人马,涉水过溪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原来当年,国民党主力部队被我解放军击溃后,四处逃窜的散兵游勇和潜伏的敌特分子,妄图阻止解放军大部队进军福建,就提前把大安溪桥给炸毁了。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桥墩。</p><p class="ql-block">大安溪水看似不深,但水流湍急,溪的河床底下的鹅卵石长满了青苔,所以南下服务团的战士们在涉水过溪时,不少人就滑跌倒在水中,这样涉水过溪的速度十分缓慢,如果按照这种小心翼翼的涉水过溪的速度,今天晚上全队人马就不能按时到达大安镇宿营。</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情况下,战士们纷纷解下了自己腿上的绑腿带(见下图),几根绑腿带结扎在一起,就成为一根结实耐用的粗绳,再把这种粗绳与附近临时砍下来的毛竹杆一根一根接续捆扎在一起,就成为一根非常长的竹竿绳,竹竿绳的两端,在大安溪的两边大树杆上绑扎固定好,这样就在大安溪上临时安装了一条可供全体人员涉水过溪的软扶手。</p><p class="ql-block">于是,全团人马都手握着这条用绑腿带和毛竹杆制作而成的软扶手,安全的涉水过溪。</p><p class="ql-block">这段涉水过大安溪的经历,是南下服务团老战士终身不会忘记的。</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好友们,下一回,将要由我在这里为你们讲述这个故事了。因为南下服务团的老战士们年岁渐高,90多岁的老人,已经无法再来到这里为我们讲故事了。</p> <p class="ql-block">过去只有在电影电视剧里才有的镜头,今天我们亲耳聆听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银芬阿姨讲述的当年她们涉水过大安溪的故事,给我们第二代人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一辈人,他们攻坚克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进军福建进军福州。除此之外别无他念。因此再大的困难,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迈向福州的坚定步伐!</span></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一行来到了武夷山市著名的列宁公园。</p><p class="ql-block">列宁公园位于市区中心,是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公园。1932年9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第十军政委方志敏,率部二进闽北,先后攻占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赤石、星村两镇和浦城等地。12月,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12月,又担任闽浙赣省委书记。</p><p class="ql-block">走俄国苏维埃的道路,仿效江西中央苏区做法,红军于1932年在崇安县城区原城隍庙旧址开辟公园,占地50亩,取名“列宁公园”。它是闽北分区和崇安县苏维埃政府重视苏区军民文化建设的历史文物,至今仍是苏维埃红色文化的象征,既反映了闽北火红的历史,又记录了闽北的光荣革命传统。</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高耸着《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公园东部,矗立在古樟、苍松翠柏之中。</p><p class="ql-block">纪念碑正面刻着“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9个大字,背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总司令朱德亲笔题词。</p><p class="ql-block">纪念碑座正面的黑色大理石上,记述着闽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23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纪念碑座的围屏刻着有陈毅、邓子恢、张鼎丞、叶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笔题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一辈革命家陈毅、邓子恢、张鼎丞等人题词</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南下服务团跟随的解放军南下部队———三野十兵团司令员叶飞题词</p> <p class="ql-block">列宁公园里还有粟裕大将骨灰安放处。</p><p class="ql-block">曾在武夷山留下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足迹的粟裕大将,临终时念念不忘转战过的武夷山。</p><p class="ql-block">1984年5月,他的夫人楚青带领一家三代人把粟裕同志的部分骨灰撒入纪念碑西侧梅花形的花坛中,并亲手栽种下一株长青纪念树。1990年,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在粟裕大将骨灰安放处立碑,以志永久性纪念。</p> <p class="ql-block">南下服务团的老战士,向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菊花束!</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南下服务团第三大队政委后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顾问刘国兴将军的孙子,现役武警战士小刘向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行军礼致敬!</p><p class="ql-block">他是经过部队领导的特批准假,今天早上与我们在武夷山军分区招待所汇合,然后一起乘坐的大巴到分水关,重走南下入闽路的。</p> <p class="ql-block">在列宁公园里,在刘国兴将军的骨灰安放处纪念碑前,武夷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武夷赤子刘国兴将军戎马生涯的一生。</p><p class="ql-block">1949年7月,刘国兴从三野十兵团临时抽调出来,担任南下服务团第三大队政委。他的夫人兼革命战友崔华是新四军老战士,也一起从部队临时抽调出来任南下服务团第三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在行军路上,崔华写了《行军歌》歌词,由南下服务团老战士集体谱曲。</p><p class="ql-block">他们夫妇俩带领南下服务团的队伍到达福州以后,双双重返部队。崔华后来担任了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p> <p class="ql-block">刘国兴将军,出生在武夷山曹墩村的一个穷苦农民人家里,所以他是在武夷山参加了红军队伍。</p><p class="ql-block">在刘国兴将军的情感深处,最浓烈的那部分是对故土的眷恋。他临终之际最具分量的嘱托是“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继续关心老区建设”“把我埋在家乡,我要看着他们一天天富起来”。</p><p class="ql-block">这是刘国兴1955年大授衔时的开国上校英姿。经过了20多年工作晋升,到八十年代是福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顾问,正军职离休干部,按军衔评定条件,正军职至少是少将,所以我们称刘国兴为将军。</p> <p class="ql-block">刘国兴将军的孙子小刘,也给我们讲了他爷爷的勤廉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大家绕行刘国兴将军的骨灰安放处纪念碑一圈,敬上鲜花,向原南下服务团第三大队政委,红军老战士刘国兴将军致敬。</p> <p class="ql-block">当地电视台记者不失时机的采访南二代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p> <p class="ql-block">当地电视台记者不失时机的采访曹刘国兴将军的孙子小刘。</p> <p class="ql-block">这位南二代依依不舍的最后再拍摄一张刘国兴将军骨灰安放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下榻在刘国兴将军的故乡曹墩村,这里是红军时期的一个红色基点村,这个村庄早年很多人参加红军投身革命。但是到了解放时,幸存的人寥寥无几。革命的胜利,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啊!</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南二代曹文炼当年上山下乡的地方。所以当天晚上下榻这里是他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纯朴的村民,得知我们一行要来,早早的就在村委会办公处摆放好了欢迎的标语牌。</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热情的曹墩村的乡民为我们燃起了熊熊篝火,让我们围着篝火即兴举办了篝火晚会。</p><p class="ql-block">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我们南下两代人跳起了交谊舞。我们感到叔叔阿姨们的舞步,仍然是那么的流畅洒逸!</p> <p class="ql-block">80多岁的原南下服务团文艺队的周领先阿姨,也跟着舞曲跳起了她们1949年南下刚刚到福州时,经常跟小分队上街宣传演出的《秧歌舞》。虽然已经有快70年没有跳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她是有舞蹈功底的。</p> <p class="ql-block">福建老年大学民舞班的学员,第二代人谢红玲围着篝火,跳起了学校教过的民族舞蹈《采茶扑蝶》。</p> <p class="ql-block">我们几个口琴爱好者,拿出特意带来的口琴,卖力的吹奏起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等歌曲。</p> <p class="ql-block">我这个退休老人,吉特巴舞花样带的蛮潇洒吧?</p><p class="ql-block">短短的二天就要结束了,大家就要分别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大家才相识了。所以大家全然不顾两天来旅途的疲劳,尽情的欢歌乐舞到篝火的柴火燃尽熄灭为止。</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曹墩村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重走南下入闽路,南二代曹文炼的母亲,原省计委离休干部林琳也来了。四十年前,她曾经亲自送曹文炼来到这个有红色基因的村庄插队落户。今天他们母子俩也在这里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不觉8年过去了,曹文炼的母亲因年高体弱病逝了。</p> <p class="ql-block">南下二代曹文炼,饱含深情的给我们讲起了刘国兴将军祖宅原址上半截土墙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刘国兴将军满门忠烈,一家人为了革命,父亲壮烈牺牲,刘国兴12岁参加革命,14岁加入红军,从此南征北战军旅一生。</p><p class="ql-block">国民党白匪军和当地土豪劣绅对他们一家恨之入骨,意欲斩草除根,就把他们家的祖宅给扒得只剩一截地基土墙。</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将军家乡的百姓和当地政府,准备为刘将军在原来的祖宅地上,重新盖一间房屋,让将军回故里省亲时好有个落脚处。</p><p class="ql-block">将军知道后,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阻止当地村民和政府要为他重新建造祖屋的工程。理由是革命战士四海为家,现在我一家人已经在福州有房子住了。</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解放75周年过去了,刘国兴将军祖宅遗址,仍然是一段半截土墙,四周长满了野草。当地的村民和政府,永远把刘国兴将军作为他们村里的人,不会因建新房而占用了刘国兴将军的祖屋宅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一辈革命战士浴血奋战,为革命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但是他们不居功自傲,仍然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一辈子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每一位在场的南下二代人。</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次不仅是重走南下入闽路,而且还是一次接受革命传统,革命战士优良品质的教育过程。</p><p class="ql-block">我们对为什么要传承红色基因,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思想认识上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重走南下入闽路。曹文炼母亲林琳与南下服务团老战士陈银芬阿姨意外重逢了。</p><p class="ql-block">原来她们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经都在泉州地区工作过,所以从那个时候她们就相识了。后来因为各自工作单位的变动,就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这一次她们俩大约是在分别六十年后的重逢,分外惊喜!她们感叹时光转眼即逝,老同事还能重逢而唏嘘不已,所以她们老姐妹三天来就形影不离,唠嗑不停啊!</p> <p class="ql-block">回来后我在电脑上敲击出一篇通讯报道,发送给《福建老年报》征稿电子邮箱,没几天就刊登见报了。</p><p class="ql-block">这说明我们这一次重走南下入闽路的活动,得到了媒体的青睐和首肯。用现在时兴的话来说,就是一次满满的正能量活动。</p> <p class="ql-block">回顾三天来重走南下入闽路(闽赣分水关段),我们全体参加人员都认为,这是一次不辱使命之行,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红色之旅!</p> <p class="ql-block">在庆祝建党百年之时,特别制作本美篇。</p><p class="ql-block">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特别修订本美篇。</p><p class="ql-block">以志不忘前辈来路,赓续南下精神。做到:革命传统薪火传,<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色初心后人继!</span></p><p class="ql-block">感谢观赏。敬请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