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学关于雷电灾害预防教育

零時差

<p class="ql-block">随着夏季的来临,雷电活动越来越频繁。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文化小学全体师生共同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 。积雨云通常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闪电距离近,听到的就是尖锐的爆裂声;如果距离远,听到的则是隆隆声。&nbsp;</p> <p class="ql-block">如何安全防范雷雨天气?</p><p class="ql-block">雷电对人体有电流的直接作用与高温作用,直击电流最大为210千安培,平均为30千安培,均为昏厥、面色苍白、四肢软弱无力,并有头发竖立或皮肤刺痛,肌肉发抖等感觉,较重者可出现抽搐、休克、心律失常并迅速出现心跳、呼吸处于极微弱的“假死”状态。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身体局部主要表现为电灼伤及内脏出血,脑组织缺氧而死亡。最严重者使人立刻焦化或炭化而死亡。&nbsp;</p> <p class="ql-block">雷电天气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雷电天气八不宜!!</p> <p class="ql-block">1、不宜到山顶、山脊、开旷田野、各种露天停车场、运动场和迎风坡等易受雷击的地方,以及楼顶、房顶、避雷针及其引下线附近、亭榭内、铁栅栏、架空线附近等。&nbsp;</p> <p class="ql-block">2、不宜躲在孤立的树下,打雷时最好与树保持2倍树高的安全距离,下蹲向前弯曲。</p> <p class="ql-block">3、不宜高举雨伞等带有金属的物体。</p> <p class="ql-block">5、不宜在水面、湿地或水陆交界处、高空作业,迅速离开水中、小船、水田等。不宜游泳。城市道理中有积水时,不要冒险涉水。</p> <p class="ql-block">6、不宜进行户外活动及不要在户外旷野中奔跑</p> <p class="ql-block">7、不宜停留在阳台、窗户边,雷雨过程中,不要接触电源开关和用电设备,不要上网。不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p> <p class="ql-block">8、不宜使用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及其它户外通讯工具</p> <p class="ql-block">希望通过这次防雷主题,同学们知道防雷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学以致用,做一个懂得保护自己的人。</p>

不宜

雷电

闪电

负电荷

空气

防雷

电流

安全

预防

正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