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古镇——瑶山古寨特色介绍

李文杰

<p class="ql-block">瑶山古寨位于美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是中国最后一个持枪部落,有些地方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和原始粗犷的民族遗风,被誉为“原始社会遗存的活化石”,而白裤瑶也被人类学家称为“东方印第安人”,昔日因贫瘠而闻名的瑶山,避居蛮荒之地的瑶族,承关怀而巨变,经历了4次迁徙终于形成了一个古老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白裤瑶聚居村落。</p> <p class="ql-block">疆域门,与其它少数民族或者人群示意,这个范围内已经属于瑶族部落活动范围,要在这个范围内从事活动,就必须报告给寨子里的瑶王,要不然就要被驱离。</p> <p class="ql-block">防御门,瑶族是属于迁徙来的民族,如果有其它部落或者民族的人侵犯了自己的领地范围,族内的长老就会组织男性扛着枪、手持牛角守卫在防御门边上,阻挡住敌人的进攻,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被侵占。如今是用来迎接贵客的,牛角声声,枪声一响,表示我们的贵客已经到来。</p> <p class="ql-block">迎宾门,迎宾门作为重要的活动标志地点,在祭祀神明,节日庆典,外出狩猎时,大都在这个门聚集。古时候外出狩猎时,猎人们得到瑶王和巫师的指示,做祭祀仪式,猎人们在寨门前行礼,保佑外出狩猎顺利收获。现作为迎接八方来宾的迎宾门。</p> <p class="ql-block">酿酒坊</p><p class="ql-block">酿酒坊则是酿酒的重要场所。白裤瑶信奉“无酒不成席”,男子好喝酒,酒是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另外,酒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即敬神祭祖,祈求平安。酿酒是白裤瑶女子必备的工艺之一,她们有独特的酿酒工艺,原料加上中草药,让酿出来的酒香醇可口。</p> <p class="ql-block">铜鼓场</p><p class="ql-block">白裤瑶是使用铜鼓最多的民族之一。瑶族同胞视铜鼓为圣物,把铜鼓悬挂于铜鼓架上,从侧面敲击悬挂的铜鼓,加上风桶的配奏,使铜鼓发出醇厚的鼓声。铜鼓广场是作为铜鼓迎宾的地点,而铜鼓一般在祭祀、重要节日及欢庆场合上使用。</p> <p class="ql-block">斗鸟场</p><p class="ql-block">养鸟是娱乐休闲的方式。白裤瑶依靠突出的狩猎本领成为比较富裕的贵族阶层,养鸟就成为了白裤瑶人一种休闲娱乐的活动,后来尽管失去曾经的财富和地位,但养鸟的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瑶族男人随身携带鸟笼,常聚在一起斗鸟的地方成了斗鸟场。</p> <p class="ql-block">熬药坊</p><p class="ql-block">瑶族医药一直是瑶族秘术,瑶医们通过从山上采集下来的上百种药材,通过不同的配方进行合理的配比,由经验丰富的瑶医精心进行熬制,得到的药品用于瑶族特色的生活——瑶浴。</p> <p class="ql-block">禾仓群</p><p class="ql-block">禾仓是瑶山古寨标志性的历史古建筑,有的禾仓已存在上百年。禾仓建筑独特,用四柱支撑,上层垫以木板,周围用竹篱笆围成圆形,顶上盖以毛糙,这些禾仓里面用来存放粮食和贵重物品,具有防潮、防盗、防鼠的功能。禾仓下面通常会放置一些生产工具,或者供寨上的人们聚会聊天。</p> <p class="ql-block">瑶王府</p><p class="ql-block">瑶王府是瑶王及瑶族长老以火塘形式,不分贵贱议事的地方,其独特的两层楼的园型古建筑,一楼用来惩罚违反族规、触犯寨规的人;二楼是瑶王议事的场所,也用于宣布族内重大事项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瑶王广场</p><p class="ql-block">“瑶王宴”是瑶族同甘共苦的一种象征,每当遇到有人去世、或接媳妇、嫁姑娘等红白喜事时,全寨每家每户出一张方桌,4盘菜肴,4斤米酒,4对碗筷,4个酒杯,全寨男女老少都集中到寨子中央,摆上几十到上百张桌子连席吃“瑶王宴”,并协助主人家招待亲朋好友,其几百人一起进餐的场面十分壮观,既可以一边品尝瑶王宴,还可以观赏表演。</p> <p class="ql-block">蜡染坊</p><p class="ql-block">染坊是白裤瑶民族服饰进行蜡染加工、跑纱的场所,在染坊内可以看到一套完整的白裤瑶民族服饰从绘刺图案、印染、纺织等制作瑶族服饰的全过程。2006年,瑶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陀螺文化</p><p class="ql-block">打陀螺是白裤瑶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瑶山民间陀螺竞技活动已是贵州重点发展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瑶山也被誉为“中国陀螺冠军之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