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教育人辛勤耕耘,用心收藏,只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5月24日-26日,2021年广东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培训在广州举行。本次培训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东南方出版传媒教材经营有限公司协办。来自省内各地市、市(县、区)共约200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研员和骨干老师参加了为期两天半的培训。</h5> <h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教学教材研究室副主任钟守权、教学教材研究室中学历史教研员陈家运,以及南方出版传媒总经理助理、广东教材出版中心、教材经营公司总经理杨效方,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吴又存,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云平出席了开班仪式。教材使用是教育“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涉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涉及培养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提高教材育人实效和质量,深入推进教材实施。通过本次培训,培养出一批骨干力量,推动我省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使用出新人、出新成果。</h5> <b>一、潜心寻道,高端讲座引领方向</b> <h5> 本次培训邀请了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吴又存老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张云平老师作主题报告。</h5> <h5> 吴又存老师《努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的报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生动的故事、丰沛的情感、鲜活的人物,在朗诵、吟唱、对话、倾听中展示了一个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形象。吴老师期待每一个道德与法治教师,都要坚定信仰,引导学生做热爱祖国的人;德法兼修,引导学生做尊德守法的人;诗词歌赋,引导学生做逐美而行的人;真情涌动,引导学生做求真向善的人。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才是最成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吴老师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学科有影响力的专家和一线优秀道法课教师,用他的激情和学识、才华和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h5> <h5>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张云平老师《构建新结构评价框架 反思和改进学业测评的广州探索》的主题报告,从深改组第十九次会议“双减”重磅决定讲起,立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阐述了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分享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广州探索。广州市思政学科探索大概念为核心的结构化知识、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结构化能力、以真实情境为核心的结构化情境、以深度学习品质为核心的结构化学习水平,构建新结构教学评价框架,把它作为教学评管理工作、实践指南和操作范式。根据新结构教学评框架,可以对学习测评的目标和实施主体、形式、情境设计、质量标准进行专业审视、反思和改进。张老师的讲座立意高远、理论深厚、实践扎实、成果丰富,展示了广州教研的高度、深度和厚度,为各地市提供了广州教研智慧和广州教研方案。</h5> <b>二、匠心树德,课例研磨创新探</b> <h5> 本次培训还安排了现场观课议课环节。虽然因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未能亲临课堂,但是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我们安排在会场云端观课。</h5> <h5> 来自广州的两位老师呈现了两场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广州市培正中学钟文娟老师执教《生活需要法律》一课,她从学生展示“我心目中的法治社会”“我心目中的法治国家”手抄报讲起,让学生选择某一部法律的一两个法条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说明“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并引入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等真实鲜活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并通过视频等展示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光辉历程。钟老师的教学设计深深嵌入学生的生活情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学生在空间、时间和角色的转换中深化了对法律的认识和认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认同和认定。</h5> <h5> 广州市二中苏元实验学校黄凡老师执教《平等的真谛与追求》一课,虽然是借班上课,但是黄老师通过亲切的微笑和精巧的设计、优美的板书让课堂十分融洽。她从就业中存在的地域歧视出发,把平等从真谛到追求、从意义到启示、从建议到感悟阐述得淋漓尽致,通过大概念让学生形成学科思维,培育追求法治和平等的核心素养。围绕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黄老师带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对于平等的认识一定会更深刻和透彻。<br> 两节课引发了在场老师的热议,尤其是课后两位老师分享自己磨课的历程和精彩的评课环节更让人拍手称赞。韶关一中实验学校焦丽梅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感性与理性交织,思维与情感齐飞,呈现了不一样的精彩。有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思考、真实的反馈,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依据课程标准,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化学生的价值,提升了法治意识,培养理性精神,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教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同时以生为本,课堂还给学生,灵活融合党史学习教育让本节课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h5> <b>三、精心求法,单元教学重点突破</b> <h5> 教研工作的不断推进,离不开校本教研的创新开展。立足学校实际,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着力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化,不断提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作用。广州两位老师的分享让大家耳目一新。</h5> <h5> 广州市第一中学政治课组长刘敏贤老师作了题为《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尝试--以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四单元为例》的分享。刘老师阐述了对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解和尝试,描述了大概念下的跨学科整体设计、以单元为单位的整体设计、一个核心内容的整体设计和以课为单位的整体设计四种形式。刘老师结合鲜活生动的案例,谈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加深了大家对于整体教学设计的认识。<br> 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副校长余红梅作了题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法治教育》的分享。余老师立足于法治教育专册的教学使命,分析了法治教育的目标、主线、核心和落脚点,剖析了教材的编写逻辑,展示了教材的关键词和易混淆的核心概念,提出了法治教育专册的教学策略,给在场的各位老师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h5> <b>四、尽心共治,教研交流汇智聚慧</b> <h5> 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教研工作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广东教研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南粤教研也有自己的风格和气质,各地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也在创新开展,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培训期间,来自清远、河源、东莞和深圳的4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分享了区域经验。</h5> <h5> 正本清源、行稳致远。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李雄飞题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区域教研的实践与探索》分享,从清远本地实际出发,通过专家引领、分片突破和以赛促研三大举措,建构了互动式教研、品牌经验和蹲点教研三种形式,得出建强队伍、行政推动、技术赋能三点启示,给了在座老师很多思考。</h5> <h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课程教学部主任、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项目负责人周清生主任分享了河源做法。题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教研路径探究--初中思政课教研改革的河源探索》的分享满是实招、硬招和妙招,项目、平台、教学、备考、会议、科研六大路径显示了河源教研的创新和坚守、细致和精准,用教师队伍建设撬动学科教研创新发展非常具有借鉴意义。</h5> <h5> 紫气东来,“莞”理有方。莞式慕课和品质课堂、莞邑教研在广东基础教育引发关注。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项目负责人陈礼兴老师作了题为《基于备教学评一致性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备课实操》的分享。陈老师从备课讲起,以评价为牵引,聚焦思政课的定位与改革,提出了道德与法治学科备课理念与路径,极具操作性,引发热议。</h5> <h5> 包罗万象,五湖四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市罗湖区以其包容性、国际性和创新性的探索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积累了很多有效的做法。罗湖区中学思政学科教研员万雪梅老师提出教学必须沉淀,不仅要讲学科知识,突出关键能力,还要实现价值引领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教学要有专业性。罗湖区“三课二评(平)一体”的教研范式实实在在,给各地市提供了借鉴和助益。</h5> <h5> 本次培训层次高,不仅邀请了省内知名学者和骨干教师作为培训专家,还邀请了来自省外知名学者和一线教师前来指导,他们中间有教育部学科一体化建设委员会专家、教材核心作者、还有教学一线改革创新带头人。内容实,有专题讲座,还有现场教学展示、评课交流、经验分享等,更贴近改革创新前沿,更贴近教学实践,更贴近教育改革的政策、形势要求。层次明,有省级层面的宏观统筹,地市及区县一级的创新探索,学校科组的扎实推进和教师个人的实践尝试。如同湛江团队所言,培训很接地气,不虚此行。佛山李泓冰老师也表示感悟颇多,受益匪浅。和平县骆海映老师用美妙、巧妙和奇妙描绘了自己的培训感受。珠海张凤老师表示理论引领、课堂展示和精彩点评让自己收获满满,受益良多……袁隆平先生曾经说过“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本次培训,在场的每一位都是撬动区域和校本教研的一粒好种子,定会破土而出,根深叶茂,枝粗果硕。</h5> <h5>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勇立潮头、开拓进取,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是一个光荣的省份,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的地方。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豪迈征程上,在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壮阔舞台上,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春天里,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新成果,一定能展现出新气象,推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创新发展。</h5><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