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长篇纪实文学回忆录《路漫漫》</p><p class="ql-block"> 慈和院里的苦娃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一声</p><p class="ql-block">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一屈原</p><p class="ql-block">湖北省西北边的汉江之滨,有一座景色秀美的古老小城,她的名字叫老河口。这座临江沿岸而建的小城,昔日曾经有36条街72条巷。其中有一条10米宽大约一公里多长的街道,她名叫普宁街,取普天安宁之意,而得其名。从古至今,普宁街都是老河口这座小城中最热闹繁华的一条街道。</p><p class="ql-block">我的一些发小,有一百多人,都出生和居住在普宁街和连接普宁街的其它几条街道.</p><p class="ql-block">1、路漫漫 </p><p class="ql-block"> 河口闹市普宁街</p><p class="ql-block">汉江古城老河口,</p><p class="ql-block">普宁街东慈和院,</p><p class="ql-block">男女老少六十人,</p><p class="ql-block">和谐奋斗渡时艰。</p><p class="ql-block">隔墙用的旧木板,</p><p class="ql-block">地基没有一块砖,</p><p class="ql-block">出门就可打照面,</p><p class="ql-block">抬头不见低头见。</p><p class="ql-block">房上铺的黑瓦片,</p><p class="ql-block">灶里柴草冒黑烟,</p><p class="ql-block">锅碗瓢盆叮当响,</p><p class="ql-block">走过一天是一天……</p><p class="ql-block">这首诗,说的是1949年解放前夕和解放初期湖北省老河口市普宁街慈和院我的一家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普宁街的适龄入学的娃娃,大多数是从离这条街100多米远的光化县老河口第六小学,完成了小学阶段的教育任务。</p><p class="ql-block">普宁街的一街两面,像老河口其它有的街道一样,分别有一座座,一片片黑压压地依着一道道的风火山墙,互为犄角,随着时光的流去逐年逐渐建造起来的一座挨着一座的前面是门面做生意,后面是住户的普通居民大杂院。其中在街北边靠东的方向有两个院落,一个叫丁家巷道,一个叫慈和院。我那平凡的小生命是从丁家巷道的一个院落里开始的。然后,我的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离丁家巷道不远处的慈和院里那间12平方米“半边厦”的小屋里,像一根小草一样,伴着风雨雷电艰难困苦一天天地生长着。慈和院,地势西高东低,昔日聪明的建造者因地制宜地由西至东在此地建造了一座有临街三间门面和两进院落、两个天井院、两个拱形厚厚的木大门、两个厅屋和左右两边两座有斗檐的山墙,座北朝南和座南朝北相距三米对称地各自靠着山墙建起来共有十八间的“半边厦”的小屋。每一间小屋的背后除了那道厚有四十公分、高有六米的可以遮风挡雨阻火的山墙是由灰砖掺和土坯砌起来的,其他的建筑物体大都是用木头做的。小屋的正面和左右两边的隔墙是用薄薄的虎皮木板镶嵌而做成的,每一户人家的一个小窗户固定在上下左右的木板上,这些大多数不能够开启的小窗户,是用薄木片隔起的上百个小孔,是用来采光和透气的;大多数的半边厦都没有搭建和糊顶棚,下面是用黄土夯实做的地平;那时小屋紧靠山墙的土墙缝里时有蝎子出没,墙根处的松土里一年四季都自然地生长着一些学名叫土元的土鳖虫;这些半边厦的小屋的木板墙壁上,有的有格字孔的窗户,有的没有格字孔的窗户,有窗户的也只是在正门的木板上镶嵌着用小木条隔起来的有许多孔洞的四十公分宽八十公分长的一块块木板作为窗户,这样的小屋根本起不到隔音、保暖和保护隐私的作用;支撑小屋的四根横梁,小屋上面的一根根椽子,抵在那六米高的山墙上,露缝的地方由泥瓦匠用石灰扣实的。小屋房顶上一根根的椽子上钉着的小木板,从山墙处起,朝天井院的方向呈四十五度的斜度向下延续覆盖着一片片的小黑瓦。有的家境条件好的人家,为了采集一些光亮,便请来泥瓦匠在半边厦的小屋房顶上嵌上两块用玻璃做的亮瓦;小屋四周的房檐下有一条三十三公分宽的用青石扣起来的走廊,紧挨着走廊的是一个长方形宽有三米、长有六米的地下天井院,天井院的一角有一些渗水的小窟眼。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曾看到不管是下多么大的雨,半边厦小瓦房上流下来的雨水,大多的时候都能顺利地从那些小窟窿中渗走。住在慈和院里的人们,虽说是每一户人家的房门都是用薄薄的木板做的,不太牢固结实,但是到了晚上,只要是人们把前院门面的大门上紧,把后院里那扇拱形厚实陈旧的大门关上,生活还是比较安全的。</p><p class="ql-block">说起慈和院和这些半边厦的小屋的来历,是母亲在世的时候告诉我的。母亲对我说,20世纪民国初年,有两个千里迢迢来老河口淘金的四川人,一个叫谭炳煊,一个叫罗神仙,他们共同出资买下了普宁街慈和院两院两厢的两片房屋,在这儿开起了一家土客栈。客栈主要由谭先生负责经营,接待从四面八方来老河口投宿的生意人。谭先生还在慈和院的院后边加盖了两间半边厦的小屋。这两间小屋的对面,是涂家大院涂大少的后花园。后来,由于兵祸战乱等原因,客栈的生意萧条,开不下去了,渐渐地这家客栈不再接待前来投宿的客人,谭炳煊和罗神仙把他们那共同的三间门面,分别租给了一个叫张先生、一个叫宋胖子的人,他俩分别在在门面的南北两边开了一家西药店和一家中药铺。门面后面两进院落的二十四间半边厦,加上院后的那两间小屋,共有二十六间半边厦。说是二十六间房屋,但是它的总面积加上那两个公用的厅屋和两个公用的天井院的一百平方米,慈和院总的占地面积,有四百个平方米。房主之一的谭先生除了留下两间半边厦的小屋自己一家人四口人住宿外,其余的全部租给了当时没有房屋遮风当雨的穷人。此后,慈和院就变成了一个从山南海北五湖四海来到老河口谋生的各方群众居住的一个大杂院。我家就是当时租房的房客之一。之前,我家曾住在离慈和院有二百多米远的丁家巷道一个院落里的一间半边厦小屋里,那是我的出生地,那时我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对那间我出生地时半边厦的小屋,由于年龄太小了,它在我的心中一点儿印象也没有。接着,我家就搬迁进了慈和院,住进了一没有窗户、没有亮瓦的半边厦的小屋里。这一住,就风风雨雨地住了十多年,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在这间半边厦的小屋里,我和我的家人,曾经历过了一场场的辛酸磨难,发生过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在这间半边厦的小屋里,渡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随着岁月的逝去,我逐渐长大成人。所以,我对慈和院里的人和事,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对慈和院里的一砖一瓦一墙的印象是深刻的。</p><p class="ql-block">在鄂西北,乡下小镇房屋的构建,一般大都采用的都是人字的三角形这种简易的建筑方法一间间建造起来的。这种只有一层的半片厦的普通房屋,建造简单,而且抗风抗震又防火。慈和院那一间间的半边厦的小屋,在本院落里,从表面上看,它不是呈人字三角形的建筑,只是一间间的半边厦。但是,实际上,它仍然是一座人字三角形的建筑,因为院落里那一间间相对称的半边厦,分别与各自犄靠着的山火墙的另一个大院里那一间间的半边厦,由于山墙的作用,相互依托,相互抵靠,形成了一个更有力更结实更耐用的三角形结构的建筑,同时它还能起到防火挡风的作用。有了这个防火墙,如果是另一个院落失火了,因为有了那六米高的高高厚厚的山墙也叫风火墙的,它可以阻挡火势朝另一个院落里漫延。这种风火墙挡风的威力,在195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六岁那年,曾亲眼看到过一次。那一天,一个黑漆漆的夜晚,离慈和院一墙之隔的一家姓王人家的絮棉铺不幸失火。夜黑风高,火乘风势,不一会,火烧木板棉絮等易燃物的噼噼啪啪的响声便在普宁街头响起,风裹着火,火乘着风,由失火的那间絮棉社腾空而起,一团团耀眼的火球冲向了空中,气势汹汹地由北向南飘去。慈和院里的男女老少,慌慌张张地都从各自的半边厦里跑了出来,有不少的年轻人跑去奋勇救火,一些老年人便在后院里涂大少爷家后花园的山墙边照看着像我这样一到五六岁不懂事的孩子们,人们生怕大火漫延到慈和院里那一间间的半边厦木结构的小屋里。最终的结果是,由于那一座高高的风火墙阻挡住了那一朵朵飘向空中的火苗,使火苗不能够进入慈和院,保护了慈和院大人小孩生命财产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慈和院里那间半边厦,是我生命的起点,也是我人生起步的开始。在那儿,我曾走过一段17年多的漫漫人生路。我的人生命运,是与那间12平方米的半边厦的小屋,是与鄂西北老河口的山山水水,与老河口城乡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与老河口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与老河口城乡老百姓当时的前途命运是紧密相连的。这篇我对当时的那17年多在那间半边厦小屋内外漫漫人生路的生活回忆录,虽说是尘封了近60年,但我力求尽可能自然真实地再现当时我、我的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和在六小的一些学习生活的那些事,描述在发小们眼前。</p><p class="ql-block">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篇。</p> <p class="ql-block">鄂西北汉江之滨的老河口市。(图片薛胜启拍摄。)</p> <p class="ql-block">我的全家福图片说明:第一排,从左到右是母亲邓文英,怀中抱的娃娃是孙子雷进军丶父亲雷有山:第二排左到右是陶静珍丶雷一声丶弟雷金声丶妹雷桂华。照片是光化县委报道组廖成群1970年4月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雷有山。</p> <p class="ql-block">这是昔日(上世纪五丶六十年代)的普宁街一角。房子靠着一堵墙,房顶是黑曲曲的瓦块。</p> <p class="ql-block">今日绿树成荫丶洁净卫生丶油光闪亮的普宁街。随着时代的变迁,普宁先后改名为和平街丶反修街丶油房道丶商业街、现在街名叫和平路商业南街。</p> <p class="ql-block">老河口中山公园西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千里汉江下河口。</p> <p class="ql-block">老河口市滨江公园钟鼓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