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点时间成长——南阳市二十三中七语组赏议课《己亥杂诗》掠影

羽佳

<p class="ql-block">  常规就是力量,常规就是成长。5月27日上午第二节,南阳市二十三中七年级语文组来到了7(10)班常老师的课堂,开展一周一次的赏课议课活动。七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深入课堂,深入教研,落实了一次教学相长、研议成长的常规教研,收到了预期成效。</p> <p class="ql-block">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常老师以语言为媒,再回己亥年,穿越到龚自珍辞官后两次往返京城和家乡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诗热情,为新课学习开了好头。</p><p class="ql-block"> 接着,常老师出示目标,学生齐读识标。为学习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有预习,就要有反馈。常老师挑学生进行了板示,并引导同学们一起查漏补缺,扫清深入学习的障碍。</p> <p class="ql-block">  读悟结合学有法,得言晓意得其神。最精彩的莫过于常老师不厌其烦的循序善诱的朗读指导了。先是学生结合背景自己读,再是读出节奏一齐读,接着提示感情再自读,然后跟着录音小声读,分成大组自由读,开展比拼来赛读。有扶有放,有读有评,步步为营步步赢。</p><p class="ql-block"> 读熟以后,常老师顺势指导: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并通过自写——班级交流——教师课件强化的方式,达成了目标。</p> <p class="ql-block">  诗意含着诗情,诗句写着诗法。常老师既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体会诗人的心情,又能指导学生抓住哲理句(千古名句)任选角度赏析。</p><p class="ql-block"> 请看学生学有所得时的班级分享——</p> <p class="ql-block">  重点难点怎么办?小组合作显身手。作为千古名句,可选角度甚多。如何有理有据来说清,如何准确完整做表达?常老师很好地想到、运用了小组合作。且来观察观察——</p> <p class="ql-block">  小组代表的发言可圈可点,不仅让在座的我们心有愉悦,更让小组合作的学法坚定心间!当然,瑕不掩瑜,要是小组多登台几位并能够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交流,岂不更好?</p> <p class="ql-block">  有了前面的蓄势,有了前面的生成,常老师下面的“感受诗人形象”“《己亥杂诗》拓展”就更加一气呵成了。</p><p class="ql-block"> 课时把握很准,学习效果有效。</p> <p class="ql-block">  学习共此时,成长在此时。课后,我们语文组全体进行了经验总结和问题探讨——</p><p class="ql-block"> 1.思路即出路。本节课能够潜心学习古诗教学的基本规律,并结合班级学情,创生了“诗节奏—诗意—诗情—诗法—诗人”的教学与指导思路,保证了诗歌教学的质量,实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2.做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育人理念。学生是教不会的,学生是学会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功在唤醒,在设计,在引导,在关键处的“四两拨千斤”,读、写、思、说等学习活动都必须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主体性。要让学生人人明白:不参与,即失败!</p><p class="ql-block"> 3.关注和用好导学案。再次明确:导案是教师所用,学案是学生所用。导案强调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可以有导入语、过渡语和小结语等,但学案却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集中体现。而且下发要早,使用要巧,确保人人用,学有效,可反馈。</p><p class="ql-block"> 感谢相遇,感恩相赠,我们一起花点时间成长!</p>

学生

老师

己亥

学习

语文

小组

教师

学案

成长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