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一直在行动。5月26日,<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原总参谋部炮兵部长、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顾问胡永丰,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红办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工作领导小组秘书长方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所原所长、研究员、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赵化平,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理事、救助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景华公益基金会会长张景华一行</span>在当地政府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到陕西省<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2, 253); color: rgb(58, 33, 23);">蒲城县</span>杨虎城纪念馆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杨虎城将军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蒲城县槐院路29号,是在杨虎城将军故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杨虎城将军故居又称杨公馆,建于一九三四年,占地总面积1376平方米。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建筑形式为关中典型的“四进式”建筑。布局严谨,功能齐全,长幼有序,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深邃的文化内涵。杨虎城将军与母亲孙一莲、夫人张惠兰、谢葆真及儿女都曾在此居住过。现属于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3A旅游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1983年11月26日,在杨虎城将军诞辰九十周年之际,为了向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蒲城县人民政府批准,修缮了杨虎城旧居并正式成立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纪念馆的建筑形式为关中典型的四进式建筑。占地总面积为1376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为正院,为杨虎城将军及其家人的居住地。正院格局为门厅,大厅女厅和后楼房,中间三个院落两侧皆有外厢房、内厢房多间;正院南北总长75米,宽10米,面积75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西院为偏院,为杨虎城将军的花园及书房所在地。花园南北总长50米宽10米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8平方米。在杨母卧室东侧以前还有一占地126平方米的粮仓,后改为文物库房及技防监控室。整个建筑布局简洁大方,反映出杨虎城将军朴实无华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失去了对西北军控制,被迫去欧洲“出国考察”,继续批评国民政府。七七事变后,杨虎城多次致电要求回国参加抗战。1937年12月他偷偷回国,和秘书、家人一起在南昌被逮捕软禁。此后一直被关押12年。其间,杨虎城小女儿出生,妻谢葆贞病死。1949年,转向亲共之李宗仁下令释放他,但是命令并未被施行。1949年9月6日,国军弃守重庆前夕,毛人凤受蒋介石指示,在其直接命令下,杨虎城及其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其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以及他们的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等一共8人在重庆戴公祠被杨进兴、熊祥、王少山、林永昌等4名军统特务人员用匕首捅死,并用硝镪水毁灭尸体。</p> <p class="ql-block">杨虎城主政陕西时期重视发展文化教育和水利等事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长期的军阀混战使陕西教育濒于凋敝,教育经费几乎被挪用一空,杨虎城决定缩减军费开支,将商税、棉花捐、卷烟特税全数拨归教育厅,建立“教育基金”,并组建了一个教育基金保管委员会以监管经费使用。</p> <p class="ql-block">杨虎城自己出钱,在家乡孙镇、蒲城县创办了很多学校,其中尧山小学、尧山中学最为驰名,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先进的学校。至今仍是陕西省重点中学。考虑到学校的经费来源,杨虎城还筹办了咸阳炼油厂补充学校的经费,另外还在蒲城的洛河边购置了三千多亩水田作为学校的资产。倡办水利工程专校、中国第一个水工试验所及设置黄河水电站,提出治黄构思及理论。1934年至1937年基本修成了洛惠渠主体工程,梅惠渠于1936年开工,1938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后近二十年,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陕西的医药卫生事业几乎一片空白。杨虎城在参加北伐后,就改组了部队军医机构。入陕主政后,他进一步充实了十七路军军医处,克服经费困难,设立了省人民医院。1931年3月24日,正式开诊,第一年全部免费诊断。并聘用省内知名专家姚尔明、吴济棠等,斥巨资从国外买回X光机等设备,建立了检验室,开展胸部透视、拍片和四大常规检查,使得省立医院成了西北首屈一指的医疗机构。兴办药厂和助产学校,1932年陕西霍乱时期从军费中拨出专款购买设备自主研制疫苗。</p> <p class="ql-block">人物评价:</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以身殉志,不亦伟乎!</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杨虎城为“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为促进国共合作、推动抗日而献身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p><p class="ql-block">张学良:自台北传真亲书贺词“敬念杨虎城先生百岁诞辰”,说杨虎城不过陪衬,后悔搭了杨虎城,西北军没用,令其伤心极。但张学良亦表示杨虎城是一个好人,也很愿意做一个大家认为爱国的人。</p><p class="ql-block">陕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袁荫盛:纵观杨虎城将军一生,他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三大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和坚决捍卫者,他通过亲身实践走上了“联共救国”的道路,他是国民党左派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因为抗日的问题和蒋先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发动了“西安事变”。史家对这些问题不尽然,不过从过去的历史看来,至少后来国共携手抗日,不能不说和“西安事变”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至少“西安事变”也有助于后来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抵抗日本这样的历史事实。</p><p class="ql-block">台湾学者郭冠英:国民党应抚平历史伤痕,正确看待“西安事变”。遭囚禁12年后,却被杀害,杨虎城受到了很大的冤屈。“西安事变”是一个爱国行为,国民党应积极抚平历史伤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