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张经典照片,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是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时拍摄的。照片中,毛主席带着红领巾和一群孩子合影,所有孩子都开口大笑,似乎能穿透照片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因此,这张照片被誉为“一张仿佛听得见声音的照片”。如今照片中灿烂笑容的少年少女们也已经是耄耋老人了,不由得让人感慨时光匆匆,仿佛当年就在眼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那么照片中毛主席戴的红领巾哪里来的?答案是照片中站在毛主席左手边的男孩,他叫蒋含宇,是他把自己的红领巾戴在了毛主席的脖子上。而右边的小女孩叫彭淑清,当年她负责给毛主席献花,跟蒋含宇同岁,是学校少先大队的大队委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蒋含宇当年14岁,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是学校少先大队的大队长兼迎宾团团长。当年14岁的蒋含宇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交待他有一位重要首长要来,到时要由他给首长佩戴红领巾。蒋含宇立刻就猜出来是毛主席,因为他从报纸上看到,毛主席正在湖北视察,湖北离湖南很近,又是毛主席的家乡,又是杨开慧烈士牺牲的地方,毛主席顺道来看看很正常。他担心自己到时候动作不熟练,会让毛主席长时间弯腰,于是,就反复练习戴红领巾,一直练到胳膊都累了,动作十分娴熟了,才让自己过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向毛主席献花、系带红领巾,与毛主席和一群少先队员一起合影,是当年多少人羡慕之事。这张照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在当年是随处可见的宣传画面,还被选入了小学课本。令人想不到的缘分是毛主席搂着的这两个少年队员,他们两人的关系也开始日渐亲密,熟悉起来了,长大后成了夫妻,缘分实在妙不可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63年他们俩分别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石油学院,大学毕业后一起分配到了辽宁工作,1971年正式结为夫妻,后有一儿一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他们婚后从90年代开始就专注红色收藏,几十年来他们收藏了40多个国家出版的主席语录,还有主席的纪念邮票,相关的文献、名人、书信等...2000多间收藏品,成了广为人知的红色收藏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多年过去他们两人互相搀扶,转眼回想,只会让人觉得对伟大的祖国情怀更浓。每年的12月26日他们都要回韶山纪念缅怀毛主席,已经坚持了40多年,到目前为止,并且表示只要自己还在就会继续坚持下去!,他们被称为新中国的第一幸运伉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