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乡衡阳,人杰地灵,英雄辈出,一座红色之城。这里的红色资源丰富,有“抗战纪念城”美誉之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党史教育如火如荼的今天,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雁南监狱医院支部一行来到了夏明翰故居。</p> <p class="ql-block">走进夏明翰生平事迹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夏明翰的铜像,从夏明翰眼神中透露着他对革命的态度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都是如此坚定面对铜像,不禁深深躹上一躬!</p><p class="ql-block">夏明翰生平事迹陈列馆以“铁一般的信仰”为主题,分为追求主义、践行主义、献身主义和传承主义四个篇章,共有二个展室。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全面展示了夏明翰的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衡州府衡阳县礼梓山(今衡阳市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人,伟大革命先去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是毛泽东,何叔衡发展的中共第一批党员。1928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在湖北汉口余记里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28岁。就义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室,大家都停下脚步,目光投向夏明翰被捕前写给母亲、大姐及妻子的三封信上。“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认认真真读着每一句,我们再一次受到心灵的洗礼,感受他铁一般的信仰比生命更重要,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室厅,大家热情高涨和党𣄃合影!支部书记罗志清同志严肃的说:“夏明翰用他年轻的生命铸就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的精神,他坚定自己的红色信仰,永不褪色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永远的榜样”!</p><p class="ql-block">缅怀夏明翰,是为了坚定信仰,做个合格党员</p><p class="ql-block">学习夏明翰,是为了不忘初心,开创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从陈列馆前行约三百米,我们来到了夏明翰党性教育基地,大家跟着讲解员的步伐,参观了“信仰是光”;“信仰是铁”;“信仰是路”三个展厅。大家边听边看,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学得深刻。展示厅内一幅幅老照片和历史记载,仿佛都在向后人诉说历史的苦难与沧桑,站在多媒体演示厅播放的画面,我红着眼眶,无比激动,又深刻怀念......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向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以及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我们铭记在心,不忘初心,激励后人。</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夏明翰广场,干净整洁,周围绿树成荫。最高处的粉红色浮雕吸引了我们眼球,上浮雕处需经过四级台阶,每一级都是28级阶梯,这是为纪念夏明翰烈士光辉的28年生命。虽然烈日炎炎,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热情似火的豪情,在夏明翰浮雕前,面对党旗,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声念出自己的名字,做出庄严承诺,争做合格党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浮雕广场,我们与一群身穿红军衣,头戴军帽,着装整齐的初中学生们巧遇。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站着军姿大声背诵着夏明翰的《就义诗》。大家开心一笑,说道:“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未来,我们的祖国将更加富强!</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发展;回望,是为了更好铭记历史。通过此次的党史学习教育,让我们对党的红色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坚定党性修养,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初心与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监狱的监管安全、监狱的发展事业奉献光与热!</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杨义龙、蒋军华</p><p class="ql-block">编辑:杜海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