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的5月即将过去,可以说,截止目前,本月乃至于本年度最大的事件莫过于袁隆平和吴孟超两位院士的仙逝。</p><p class="ql-block"> 巨星的陨落,国人悲恸,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两位已接近人瑞的老人毕一生呕心沥血,各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一位让国人的饭碗有了可靠的保障,另一为则开创了我国的肝胆外科事业,让我国的肝胆外科事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为无数人解除了病痛,带来健康。</p> <p class="ql-block"> 记得马克思在《青年人应当如何选择职业》一文中曾这样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工作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p><p class="ql-block"> 个人认为,用这段话来概括两位老人生前的事业和身后的殊荣,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人的丰功伟绩已无须赘述,只因与吴老有师生之宜,多次聆听过尊师的教诲,在学业上也曾得到过宗师的点拨和激励,总觉得还是应该为老先生写点什么,“高山不辞细壤,大海不择涓流”,相信通过这些点滴琐碎小事,能更充分地领略老先生的不平凡之处。</p> <p class="ql-block"> 记得跟吴老早年一起创业的一位老师曾多次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他每次讲起这件事崇敬之情都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那是老先生在华东军区总医院(长海医院的前身)做住院总和主治医师时候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凡是干过外科的医生都知道,基本每一个外科医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最想做的事情莫过于能尽量能多开些刀,好尽快地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外科医生。但如果问一个年轻的外科医生他最不愿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应该是写病历了。可是年轻的吴孟超却不一样,在他成为住院总和年轻的主治医师那段时间里,来了需要急诊手术的病人,他总是先不声不响地把病历写好,把手术之前所有需要完善的文字工作都做好,然后拿着已经写好的病历夹子,到单身职工宿舍楼,挨个寝室敲门去找愿意做手术的年轻医生。不消说,这是很容易找到的:不用写病历而可以得到手术主刀的机会,这对年轻的外科医生来讲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何乐而不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吴老开创我国的肝胆外科事业,有那么多同龄人和青年才俊愿意追随他,与这些点滴小事也是分不开的。</p> <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件事情则是听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人事科的一位干事所讲(那时我正在东方肝胆医院攻读博士)。</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一干人等正身穿着迷彩服坐在一辆密封的救护车上,为开展肝移植前往一个秘密场所去切取一个死刑犯的肝脏。说真的,我们这七八个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滋味,可能是车上的气氛过于沉闷,那位干事讲起了这件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他说,如今吴老年纪大了,不能亲自上台施行肝移植手术了,但今天肝移植手术的主刀Y教授那可是他手把手带出来,是吴老最得意的学生。不消说Y教授也是非常具有外科天赋的,但如果没有吴老的细心栽培,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的。十多年前,国内肝移植正处于低迷期,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吴老亲自把那时还是副主任医师的Y教授送到美国芝加哥市娜西医疗中心学习肝移植。在Y教授离开医院的那段日子里,吴老一直和他保持联系,随时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并指导他的学习,鼓励他早日学成回国。期间,刚好赶上Y教授可以从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晋升为正主任医师和正教授,吴老亲自安排人替他操办并顺利通过。一年多以后,Y教授学成回国,吴老亲自到机场迎接,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小Y同志,我正式宣布,你现在已经是第二军医大学的正教授了!”Y教授当场感动得热泪盈眶。三个月后,Y教授连续成功开展了六例肝移植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并在我国掀起了肝移植的第二波高潮。</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件小事是本人亲眼所见,让我感受良多,也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那也是我在东方肝胆医院学习期间。一天下午,快接近下班的时候,我正坐在电脑前书写手术记录,吴老不声不响地来到了我所在的办公室。等我发现吴老站在身边的时候也不知过了几分钟,他老人家可能是见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写病历,没好意思打搅我。</p><p class="ql-block"> 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人,吴老对我说:“咱俩一起去病房看一看两个病人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我想把查房的场面搞得大一些,好与吴老当时的身份相符合,就对吴老说:“好的,那您稍等一会儿,我去叫主任和护士长他们。”</p><p class="ql-block"> 吴老说不必了,就我们俩就行,于是我们就直接去了病房。</p><p class="ql-block"> 吴老要看的两个病人是他老人家明天要亲自主刀的两个患者,一个是J省的副书记兼省长,另一个是来自浙江慈溪的农民。吴老对待两位病人都十分热情。一到病床边,立马上前握着病人的手,跟病人嘘寒问暖,然后坐在病床前与病人谈起话来就像好朋友拉家常。吴老与那位省长大人畅谈了一会儿国内外的大事儿和国际形势,向那位农民老伯仔细询问了杭州湾沙地上的葡萄种植技术和四明山杨梅当年的收成情况。对两个病人在大手术前心里的不安、忐忑以及恐惧可以说体贴入微,并给予及时地疏导。让我感受最深和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吴老对待那位省长大人和那位农民老伯的态度真的看不出有什么差别。</p><p class="ql-block">两台手术都获得了圆满成功。术后第一天的一大早,已是八十高龄的吴老又亲自到病房来看这两位病人。此后的一个礼拜,只要是吴老到病房来看病人,那位省长大人和那位农民老伯都得到了吴老的同等关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