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课堂教学实践 做有根本的教研 ——记梅区举办“黑龙江省科学规划课题进课堂”活动

光风霁月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晰教研工作职责,发挥教研部门职能作用,提高教研指导力,加强教研实践和改进教研方式的研究,从而引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育人水平。于2020年9月30日,由梅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部教研员和基层学校一线骨干教师共计11人组建了课题组(主持人:孙先刚,成员:郭丽华(教研所)、赵伟、苗艳春、刘桂珍、赵丽、黄萍、肖丽华、张磊、李敏、董霖),经申请获批准立项“黑龙江省教育学会2020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加强教研管理创新教研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性研究》”。</p> <p class="ql-block">  继本学期初开题报告会之后,为检验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全面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加强线上、线下双结合教研模式深度研究,2021年5月24日、25日历时两天,按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召开了“梅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进课堂’活动”。教师进修学校许利成校长,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孙先刚老师主持。</p> 本次课题进课堂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以“线上集体备课”和“线下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教研方式展开。为了保障研究质量,活动开展之前课题主持人孙先刚老师制定并发布了《“加强教研管理创新教研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性研究”省教育规划课题进课堂活动相关事项安排》,明确了活动开展的操作流程,指出活动需关注的课题研究重点,并分配了课堂观察任务,为有效检测教研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作用发挥提供评价依据。 <p class="ql-block">  上午9:00,课题组全体成员齐聚“课题组集体备课钉钉群”, 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苗艳春老师主持下,以达呼店中学历史教师董霖为主备人,学科教研室刘丽敏、蒋立萍两位老师共同参与辅备,就七下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进行了一次线上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中,参备教师重点围绕教法、学法,以及以何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民族自豪感、证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苗老师同时也提出了本课课改创新处和关注点:第一,挖掘教材、课程资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第二,认真分析重难点,设计合作探究题,让讨论不在流于形式;第三,让学生“活”起来,向课堂要效率;第四,教师课前精准预设学情,巧妙设计课件,突破学生学困点;第五,用审视的眼光检验、寻找导学案的改进点。集体备课备研充分、见解独到,达成共识,改进预案。</p> 下午15:30,课题组全体成员再次相聚在“课题组集体备课钉钉群”,在小学英语教研员赵丽老师主持下,以实验小学英语教师张磊为主备人,在赵丽娜、刘希云、付佳三位英语学科教师共同协助辅备下,对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Do you like candy? Lesson 22》进行了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中,参备教师在本课重点句型Do you like...?操练环节、如何创设语言表达训练情境、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评价策略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集体备课思维碰撞激起了研讨的火花,有深度、重细节、务实效。 课题组成员重点围绕以下8个方面:“1.集体备课中,教师交流中提出了哪些建议?2.教学预设做了哪些调整或改进?3.集体备课主题鲜明性(如:是否关注教师专业培养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否关注学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4. 线上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集体备课效果是否显著)。5.关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状况)。6.集体备课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学”的能力培养,教师的“导”的作用发挥?7.关注教学目标达成与导学环节设计相关性。8.关注突出学科教学特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对两个学科的集体备课进行了关注,并深入分析与思考,为后续研讨做了充分准备。 教师进修学校许利成校长、教科所郭丽华主任全程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对线上教研工作促进教学研究的作用发挥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对课题组关注要点有利于促进课题深度研究进行了高度评价。 一、课堂教学展示 线下“课题进课堂”活动分为两个会场,每个会场均按照:“课堂教学展示——课后教学反思——课题组研讨交流——领导总结提升”四个环节依次进行展开。 5月25日上午8:00,在达呼店镇中学四楼录播教室,课题组成员董霖老师进行了七年级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展示;下午13:30,在区实验小学校四楼多媒体教室,课题组张磊老师做了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Do you like candy? Lesson 22》教学展示。两节课在注重学生学力培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学历史课注重史料实证、历史价值观和人文思想的渗透;小学英语课学生活泼、课堂活跃,更注重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塑造。 二、课后教学反思 <p class="ql-block">  课后两位授课教师诚恳地进行了教学反思,着重把集体备课中对教学预设进行了哪些调整或改进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课堂教学中实时呈现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思考。认识到:线上集体备课这种跨时空教研方式具有短时高效的特点,改变了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群策群力、取人所长、补己之短,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导学设计、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线下现场课堂教学观课、议课,把脉问诊精准、高效,受益良多。</p> 三、课题组研讨交流 课题组全体成员按照“课堂观察”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分析(第一维度“学生学习”负责人:黄萍、肖丽华;第二维度 “教师教学”负责人:刘桂珍、李敏;第三维度“课程性质”负责人;苗艳春、赵丽、董霖、张磊;第四维度“:课堂文化”负责人:郭丽华、赵伟);并围绕课题研究“线上、线下双教研”模式重点问题[(1)集体备课中对教学预设调整或改进,在课堂中的落实情况,及效果如何?(2)线上集体备课,线下课堂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教研组织形式作用发挥,及线上、线下教研活动中的“利与弊”。(3)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如何?]展开讨论。研讨交流中努力探寻恰当的教研方式,寻求师生课堂行为改进的途径和方法,和谐有序,言之有据,尝试由经验教研向实证教研转型,向精准教研努力。 四、领导总结提升 教师进修学校许利成校长全程参与活动,并分别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全面细致专业点评,对活动组织过程、效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肯定,对课题研究方向、方法进行了具体引领。他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充分,关注问题视角要到位,体现学科特点,关注育人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课题研究中要有创新意识,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研方式的改进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教研方式的创新怎样才能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上。 <p class="ql-block">  教研是教学的助推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研部门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品味,必须根植于课堂,直面实践、直面需求,做有根本的教研。希望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执着地追求、不断地探索,能够在课题研究的路上乘风破浪,探寻出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新路。</p>

教研

备课

课堂教学

课题组

教师

课堂

集体

课题

教学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