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彩,相互学习竞风流——八年级物理同课异构掠影

滦州四中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按照滦州市教研室统一安排部署,本学期滦州四中七、八年级每人一节示范课活动于2021年5月17———28日两天时间进行,共有34位文化课教师参与此项活动。我校在教务处统一安排各教研组精心准备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我们八年级有三位教师参加。这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同课异构”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杨凤艳老师使用多媒体课间,使教学直观,具体形象,便于掌握知识,记忆起来简便,使抽象的知识显而易见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变得浅而易懂。</p><p class="ql-block"> 知识丰富,引用资料形象生动,富于哲理,对教材起到了良好的补充,相辅相承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板书有条理,规范漂亮,字迹工整,科学规范,重点突出,使学生一目了然,对本节知识了如指掌。</p><p class="ql-block"> 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在教学中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课堂检测,是检验学生是否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掌握住。杨老师精选习题,层次分明,针对性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杨树海老师教态自然,和气悦人,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堂调控能力强,能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回答正确引导,并使用良好的激励语言,激发学生求知欲。对学生认识深刻,了解学生透彻,为做好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到有的放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时间分配得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攻破,对教材认识深刻。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杨老师在课堂中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p> <p class="ql-block"> 陈志宏老师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在教学新知时能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了趣味性和层次性。</p><p class="ql-block"> 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陈老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能注意到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p> <p class="ql-block">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起到点拨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时练《课堂达标》、《基础巩固》、《能力提升》。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收获,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学生回答做题情况,出现问题小组间可以解答纠错。</p> <p class="ql-block">  总之, 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应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其中不过是起到了引导、过渡等作用。通过教师的帮助,学生们应积极参与、体验、合作、讨论和交流,每个人在课堂上应获得探索和成功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成为教育科学路上的探究者和研究者。在教学路上,我们学无止境,教无止境!</p>

学生

教学

教师

课堂

同课

知识

异构

老师

交流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