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女主的儿子,是令国人尊敬的袁隆平爷爷。</p><p class="ql-block">有一天,袁隆平在嘉陵江游泳,捡来一块亮晶晶的石头,回家后,他拿给母亲华静。</p><p class="ql-block">华静看了看,告诉他这个不是钻石,因为钻石的色泽真实而自然。母亲接着说,就像人生的色泽,也要真实而自然。</p><p class="ql-block">他问:“什么是人生的色泽呢?”</p><p class="ql-block">母亲微笑着回答:“虚荣不是,浮华也不是;得意的脸不是,骄傲的心也不是;名位不是,权势更不是。人生的色泽不是别的,是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最美好的道德品格。”</p> <p class="ql-block">华静,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有着高尚的情操与惊人的智慧。她在任何环境中都知道如何活出钻石般的色泽。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开口就发智慧,舌头上有仁慈的法则。</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可以处高贵也可以处卑贱</p><p class="ql-block">熟读英文箴言,出口成章</p><p class="ql-block">成为全职妈妈,无私奉献</p><p class="ql-block">华静出生在扬州一个富商家庭,从小被父亲送到英国人办的学校读书,接受西方信仰、礼仪、文化、艺术教育,讲得一口娴熟流利的英文。她后来教育儿子英文,经常引用箴言,出口成章。</p><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后,华静在北京一所学校任教。校长正是她未来的丈夫——袁兴烈。</p><p class="ql-block">袁兴烈祖籍江西德安,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两人坠入爱河并很快结婚,婚后育有五子,其中的二儿子正是乳名二毛的袁隆平。</p><p class="ql-block">后来战火纷飞,全家人离开北平,辗转湖北、湖南等地。夫妻俩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不管来到哪个地方,他们都要把孩子送去读书。</p><p class="ql-block">1936年秋天,袁隆平一家迁居到汉口,丈夫袁兴烈投笔从戎,在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任上校秘书)。由于家里无人照看孩子,华静经过深思熟虑,还是认为教育孩子比自己事业更重要。</p><p class="ql-block">辞去教师工作,她毅然决然,把精力完全放在教育孩子身上。她一直告诉孩子们:你们活着是有神圣使命的,可以造福很多人,你们要爱土地,爱自然。她不看重成绩,却非常看重孩子的品德与情操。她有一句名言,我们做妈妈的都要牢记:</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智商如同宝库,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宝库的钥匙。”</p><p class="ql-block">董卿曾经在《面对面》中说过一句话:</p><p class="ql-block">「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p><p class="ql-block">人智学研究发现,七岁之前的孩子,就像一个大眼睛,会对环绕他们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印象,而这种印象会传入孩子的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及新陈代谢系统。</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父母是什么样的方式工作、生活、交际、为人处世,孩子看到就会不自觉地去模仿。这就是伟大的全职妈妈,价值所在啊!</p><p class="ql-block">袁隆平在母亲熏陶下,自童年起,他便开始对上天与土地有着敬意,后来便在心中立下美好的梦想,19岁那年,袁隆平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西南农学院。</p> <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后,袁隆平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志向,来到湖南省黔阳县安江镇农业学校当老师。</p><p class="ql-block">华静为了帮他照顾孩子,支持他事业,竟然选择和他一起去。</p><p class="ql-block">华静的童年,可谓是丰衣足食,大家闺秀,但是她竟然可以吃苦到这种地步,舍弃大城市的繁华来到穷乡僻壤。后来袁隆平在怀念母亲的文章里写到:</p><p class="ql-block">还记得吗?1953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p><p class="ql-block">我说:“我年轻,我会拉小提琴。”</p><p class="ql-block">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p> <p class="ql-block">对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组织者,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用真理</p><p class="ql-block">教孩子直面挫折</p><p class="ql-block">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p><p class="ql-block">给精神上的慰藉与信仰上的支持</p><p class="ql-block">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成为他困境中逆袭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袁隆平没留过学,却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读英语箴言书给他听,让他跟着读,这为袁隆平的英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16岁那年,袁隆平转入汉口博学中学高中部。该校有百年历史,最初创办人是一名英国chuan教士。物理、化学也是欧洲老师用英文讲课。良好的英语基础与品格基础,就是那个时候打下来的。</p><p class="ql-block">袁隆平说:“英语是非常严谨的语言,而水稻育种是专业的学科,想用英语介绍水稻育种,要应用大量专业的词汇,即使专业翻译,都难以办到。”</p><p class="ql-block">在写给母亲的信件中,袁隆平情真意切地写道:“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当年闭塞的环境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与摩尔根?”</p><p class="ql-block">袁隆平,其实也失败过。</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当地的红薯增产,袁隆平着手研究红薯的杂交方法。只是由于知识经验有限,杂交红薯最终失败了。</p><p class="ql-block">袁隆平非常沮丧,华静看到儿子这样颓废,就轻描淡写说了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p><p class="ql-block">这句话像是小种子,让袁隆平豁然开朗,重拾信心。后来,他又接触到水稻培植领域,并且全身心投入其中。袁隆平这辈子,受的打击与失败多不可数。当袁隆平将目光投向杂交水稻领域时,国际权威科学家对他的观点全盘否定,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无优势,如果哪个人提出杂交水稻课题,就是对遗传学的无知。</p><p class="ql-block">但是袁隆平始终记着母亲的教导——敢于为人先,敢于凭信前行。</p><p class="ql-block">最终,他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汉语、英文专著6部,成为名震世界的一代“杂交水稻之父”!</p> <p class="ql-block">3 </p><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锻炼身体</p><p class="ql-block">爱音乐,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懂得安息,才能重新得力</p><p class="ql-block">当袁隆平成为科学家之后,华静仍然会经常提醒他、矫正他、甚至批评他。</p><p class="ql-block">华静非常看重休息,袁隆平却是在工作上很拼命。她责备说:“我知道你是科学家,可是稻农们尚且知道要午休,你一直如此拼命,身体迟早会被累垮的!”</p><p class="ql-block">所以,袁隆平懂得节制,懂得锻炼身体,他说正因为坚持母亲教导的“劳逸结合”,后面这30年里,他的身体才一直棒棒的,没出现过大碍。</p><p class="ql-block">袁隆平不但会拉小提琴,通晓音律,而且知识面特别广博。这都是母亲对他启蒙教育潜移默化的果子。</p><p class="ql-block">在写给母亲的信中,他说</p><p class="ql-block">无法想象,没有您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p> <p class="ql-block">更优秀的,是华静一直教育儿子节制欲望——作为成功男人,你要爱惜糟粕妻子,过节制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袁隆平在钱财与美色,这两大考验中都屹立不倒,这主要受母亲给他讲的一则哲理故事的影响。故事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一天,一只胖胖的狐狸正在觅食,听见雏鸡在围栏里唧唧喳喳地叫,围栏一角有一个小洞。</p><p class="ql-block">洞口太小,于是,这只狐狸便绝食5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那个小洞,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雏鸡。</p><p class="ql-block">可是,它吃得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却出不去那个小洞了。无奈,它又绝食5天,再次饿瘦了身躯。结果,回到院墙外的狐狸,依旧是原来那只狐狸。”</p><p class="ql-block">华静的智慧,在于懂得讲故事来劝勉孩子们,而袁隆平也从中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那是要告诉他: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这样才有真正的自由。</p><p class="ql-block">所以,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节制、谦卑和低调。</p><p class="ql-block">有段时间,袁隆平的3个孙女上了热搜,和众人想象中的豪奢生活方式不同的是,这3个孙女生活得非常简朴,外面看不出一点名人后代的优越感,甚至老师同学都不知道她们的爷爷是袁隆平。</p><p class="ql-block">袁隆平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是他更愿意花时间和自己的家人们一起度过,把母亲教育他的品格再传递给孙辈。</p> <p class="ql-block">虚心的人有福了。</p><p class="ql-block">谦卑的人有福了。</p><p class="ql-block">自律的人有福了。</p><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变得谦卑,才能体会家中长辈的辛苦和不易,才会主动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不懂得谦卑的孩子,只会借着家中长辈的光环吹嘘自己,学会了贪图享受,学不会自我精进。</p><p class="ql-block">有人说:</p><p class="ql-block">生而不养是孽,养而不教是祸。</p><p class="ql-block">当名利袭来的时候,教育子女与孙辈要谦卑自律,严格要求他们,就会避免子孙中出现坐吃山空、肆意妄为、无法无天、目无法纪的人。</p><p class="ql-block">所以说,真正的贵族教育,是富过三代,富过很多代人的,秘诀就是长辈们心怀敬畏,有远见,有边界感。不会让天然人内心过重的「爱」,成为明天毁掉孩子与孙辈们的「害」。</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缅怀袁隆平。</p><p class="ql-block">我们更要学习这个家族的好门风。</p><p class="ql-block">袁隆平的母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又为子孙牺牲了自己的一辈子。</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是看着妈妈的脊背长大的,所以从小学做人的最直观的榜样也是妈妈。</p><p class="ql-block">教育本身就是一场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最好的教育,就是教养自我。</p><p class="ql-block">父母都成为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孩子就会走我们的路。</p><p class="ql-block">父母的价值观、世界观、陪伴子女的时间和生活处事方式的不同,塑造出不同的孩子。</p><p class="ql-block">我们是第一次为人父母,要终身恐惧战兢。</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孩子的管家而非主人,有一天要交账的。</p><p class="ql-block">教育本身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事业,过程十分辛苦,唯有用心、用爱、不断学习、效法美好的榜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