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林夕

<p class="ql-block">  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景区,是国家5A级风景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遗产,景区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个水利工程已经有227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李冰父子修建的,至今仍然造福千秋。</p><p class="ql-block">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从茂县过来一路堵车,到达景区已到关门时间,导游费了一番口舌,终是放我们进去了。天色渐晚,电瓶车都已停运。最远就只能到飞沙堰了。离堆,宝瓶口,飞沙堰,一个个巧妙的设计,对岷江水进行合理的利用,分洪。保护成都平原百姓的安康。</p> <p class="ql-block">张松银杏树高6.3米,树围最宽达5米,在2004年角逐“天府树王”时,获得“十大名桩”的殊荣。张松银杏的树干底部为两干并立,于一米高处愈合为一,状若两腿矗立。后人便因势盘置,将树冠修剪成白鹤形体,舒展空中,垂乳无数,枝条密生。奇特造型,并称其为“白鹤仙”。历史悠久,文化厚重。</p> <p class="ql-block">卧铁——天府之国河流的“定海神针” </p> <p class="ql-block">安澜悬索桥</p> <p class="ql-block">离堆的东侧是内江的进水口,俗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清清内江水通过这里流入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 </p><p class="ql-block">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p> <p class="ql-block">景区外的夜市,浓浓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梧桐树蔽日的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窗楞,透着古城的韵味。不由得发自内心的喜欢。</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的蓝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