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肥城市龙山中学语文教师参加“和美课堂”全国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纪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向你奔赴而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就是星辰大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眼中炽热的恒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夜里照我前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晴日暖风生麦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绿阴幽草胜花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芳菲歇去何须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木阴阴正可人。</p><p class="ql-block"> 本着“学习、思考、交流、成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外出学习的有效资源,更好地吸收名家名师的先进教育理念,5月21日,由肥城市初中语文教研室张政栋主任带队,我和同事张海红老师协同其他学校的同行们一起前往江苏徐州市参加“和美课堂”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p><p class="ql-block"> 这次观摩研讨会采用“课例+报告”的形式,两天的时间,观摩学习了七位教育名家的课堂,也聆听了七位名家高屋建瓴的讲座。“本真语文”“简约语文”“青春语文”,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场场精神世界的饕餮盛宴让我们沉醉其中,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 李华平老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我国语文教育方向首个“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p> <p class="ql-block"> 李华平教授执教《卖炭翁》一文以故事为中心,用复述、透视、比较、续写四个环节来构建课堂。整堂课从知情初交心到入情感文心、动情知翁心、移情懂本心、抒情见我心,层层推进,渐次深入,环环相扣,美境频生。</p><p class="ql-block"> 老师朴实上课,实在教学;学生听说读写,有效训练,使听课者如看天际流云舒卷,似听庭前花开有声。</p> <p class="ql-block"> 黄厚江,首批国家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标本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要编写者。“本色语文·共生教学”首倡者。</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的语文课似美酒,慢慢品,方知其醇厚。黄老师的机智幽默,就像美味的佐料,为这节课增添了不少的人情味,使得课堂上师生关系极为和谐融洽。</p><p class="ql-block"> 课堂的设计也很注重文本的整合和聚焦。黄老师就聚焦“父亲”。分析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的意义,同时分析“我”和“母亲”对父亲形象塑造的作用,最后探究本文的主旨。也使我深深意识到,要上出一节好的语文课,剪裁取舍出合宜的教学内容只是第一步,而设计出合宜巧妙的学习活动则更为必要。只有人情味和艺术美兼而有之的课堂,才是有魅力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王林喜,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获国家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语文书中的汉字”,王老师从“礼”字入手带领学生走进汉字的王国,去解读《大道之行也》。悠悠的汉字情结,浓浓的国学情怀,触发了学生已经逐渐淡漠的汉字文化情结,逐渐丰厚了学生浅薄的汉字文化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丁卫军,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语文教师、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学术先锋人物。</p> <p class="ql-block"> 丁老师执教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丁老师注重朗读手段的运用,让学生融情入境去读诗歌,资料助读,设境融情,使教学过程简约有致,循序渐进又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整个课堂,丁老师的眼里没有别人,只有孩子,只有诗。是的,课堂是舞台,我们一旦上台,就只能倾情演绎。这样的课堂有一种感人的力量,我们此生能做好的的事情也许真的不多,如果我们倾其一生做好一件事这本身就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啊!</p> <p class="ql-block"> 沈虹,江苏省初中语文特级教师,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语文教师,江苏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导师,徐州市</p> <p class="ql-block"> 沈老师的《壶口瀑布》总是在时机成熟,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情況下,适时引入环节,她设计的“品读所见”“体悟所感”“课外拓展”等三个环节,一步步向学生渗透知识素养,同时在学生分析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在学生探究兴趣浓度升高时,适时指引朗读,情绪感染非常到位声音洪亮,气势磅礴,给在场观课老师上演了一场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 王君,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全国教育改革先锋教师,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 王君老师的《若爱,深深爱;若写,深情写》——向《土地的誓言》学习“意象铺排”艺术这堂课让人耳目一新。王老师以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为切入口,通过意象铺排的手法层层剖析,让学生三次写作,层层推进。首先让孩子们纯写意象,通过给出“想起江苏,我就想起—— ”的句式,让孩子们进行第一次尝试;随后用给意象补充修饰语的方式,利用同样的句式,让孩子们进行第二次写作,孩子们在将两次写作成果进行对比后体会到只有意象的单调性和句式单一的古板性;第三次的写作,王老师让孩子们运用不同句式,让文字灵动起来,孩子们的作品一出,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王君老师的专题讲座更是让在场听众醍醐灌顶。经典文本教学要做到不拘泥于教材,打破传统的文本解读,用创作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创新教学设计,让课堂富有灵动性和感染力,让语文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p> <p class="ql-block"> 陈其明,江苏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宜兴市名教师,无锡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讲授《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一滴水为视角有什么好处?陈老师抓住游记的特点——所至、所见、所感,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抓住本文独特的写法、丰富的文化,引导学生如何读好游记,写好游记。也让与会老师跟随作者来了一次丽江之旅。</p> <p class="ql-block"> 肖培东老师说:“语文就是陪着学生,趟过那条浅浅的河,不喧不燥,不慌不忙。浅浅地,把语文交给阅读;深深地,将课堂还给学生;静静地,等待学生拔节抽长。”语文的课堂就是生命的课堂,用生命唤醒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去静听心泉叮咚、生命拔节的生响。</p><p class="ql-block"> 远方是星辰大海,课堂是星辰大海,我们一直在路上,行走着,奔跑着,前进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