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与摄友结伴自驾缙云游。来去三天,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但还是有收获。旅游是快乐,分享则是快乐的延续。稍加整理,拼凑了以下图文:</p> <p class="ql-block">01- 河阳古民居(航拍)。这是一个“中国传统古村落”,也是缙云游的首选地。空中俯瞰,河道蜿蜒,川流不息,宛如一个篆书“人”字,将古民居与新农村一分为二,泾渭分明。若不是前日的暴雨,清纯的河流会更显妩媚。除了赞叹古人的智慧与古建的精湛,也为当地政府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点赞。</p> <p class="ql-block">02- 连接古今民居的公济桥。以金木水火土五行而辟有五个半圆形大桥洞,巍然屹立,气势如虹!类似的古石桥在缙云数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03- 古宅、古道、古水渠,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原生态;浸在渠水中洗衣的阿婆,鹅卵石上骑行回家的女生,这是活态的古民居。联想当下众多的人造小镇景区,颇有感慨。</span></p> <p class="ql-block">04- 忽闻古乐在巷子深处飘荡,寻声而至,见一群老戏迷吹拉弹唱,怡然自得。看曲谱是《法场换子》,听腔调是婺剧。不懂戏曲,只是那唱腔旋律似曾相识。</p> <p class="ql-block">05- 仙都,古称缙云山(航拍)。这里是缙云游者必到的打卡地。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的小山村因此成为5A级旅游胜景,绿水青山已然成了金山银山。傍晚的小山村人来车往,游客盈门。</p> <p class="ql-block">06-清早,村口。人人都在自家地里忙碌,不紧不慢,有条不紊。这与城里人的晨跑、太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更喜欢在这呆着。</p> <p class="ql-block">07-好客的山里人。来到一个叫田村的地方,正是吃早饭的点,得知我还空着肚,这位热心大姐立即回屋端了一碗面给我,完了我要付钱,她却死活不肯收。好想做山里人!</p> <p class="ql-block">08-清晨,垃圾车穿越在各个山村。清洁工告诉我,他们每天四点多钟就要开始工作,挺辛苦的。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他们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09-一幢土坯房,一个朱红的大武,吸引了我的视线。询问扫地的老者,被告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八、九十年代,</span>这里曾经办过武校,很是热闹,后来搬去了其他地方。据说,这方人历来尚武,有很多故事。</p> <p class="ql-block">10-晒土豆片的老夫妇。这两天天气特好,也出奇的热,马路边几乎家家门口都在晒东西。据说这是供给厂家做薯片用的。下次再来,得把孙儿带上,让他们感受一下这“片片皆辛苦”!</p> <p class="ql-block">11-收割小麦的农妇(航拍)。在通往岩石村的半山腰,偌大的一片地只见她独自一人在酷热中打麦,而且还是如此古老的方式。这是真的,不是如今常见的秀场!让我想起了当年的知青生活,十八岁我就有了这样的体验,我知道农民的辛苦。</p> <p class="ql-block">12-正在茭白地修水渠的农民。一路走来,感觉缙云全民都种茭白。经查才知道,原来缙云县是全国特色产业百佳县,缙云茭白种植是被列入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p> <p class="ql-block">13-金竹村。这是又一个“中国传统古村落”。村里小店的店主很热心招呼我们,并赠送我们一人一本他们自己编纂的《金竹探源》。为了表示敬意,我们隆重推出长者老马出镜“捐赠仪式”,这有点象摆造型的新闻稿,自己看着就想笑!</p> <p class="ql-block">14-来自东阳的木雕师傅正在挥汗雕琢。他从故乡来,照上世纪末的属地是同一公社,很想跟他聊聊故乡事,可是不能!我有闲,他却耽误不起。他告诉我,他们<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包头老板雇来的,</span>为当地的一座寺庙做工,一天的工资三四百元不等。我的直接感受:一是现今的寺庙不缺钱,二是如今的手艺人比博士生还吃香!</p> <p class="ql-block">15-堤坝边晒元胡(药材)的老农。当我们拍完正准备启动离开的时候,老人弱弱的说了句“给个五块钱吧”,于是我掏钱,掏遍了口袋分文全无,只有车斗里翻出了四个一块硬币,好在老人也没计较。看来手机也不是万能的,出门还得带点零钱!</p> <p class="ql-block">16- 岩下石头村(航拍)。这个隐藏在海拔600多米高的石头村落,充满着古老的原始气息,是浙江最美的五个古村落之一。拍完这幅全景,我的无人机意外坠机竹海,生死末卜。艰难的寻找,让我和我的同伴大汗淋漓。好在强大的卫星定位功能没让我们太费劲!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居然没有伤及筋骨,只是啃了点泥巴,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17-在岩背村的石头屋里,一位年已八旬的老妇正在编织斗笠。她说她十几岁就开始学做斗笠,嫁到这里后也一直在做。现在老人家做的是来料加工,编一顶的工钱是七毛钱,而外面的零售价却要15~20块一顶,很是诧异。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古时的豪宅主人大多是富商!她脚边的圆盘木模已跟随她几十年,看我感兴趣,便找出了一个老旧的送给了我。我想,<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连同老人的故事</span>我得好好收藏并传播,方无愧于老人!</p> <p class="ql-block">18-岩背村古宅里一老妇在读一本叫《天赦宝忏》的经书。老者不无自豪的告诉我,村里能读这类书的人也只有她了。若干年后,我们也是后辈眼里的老人,是否也有如此的淡然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19-苍岭古道。这是古代婺州、处州通往台州的交通要道,史称婺(金华)括(台州)孔道,被誉为浙江西南第一岭。一路过来,不断有驴友在徒步穿越。我也很想去体验一把,可是,身体告诉我,可能性已不大!</p> <p class="ql-block">20-小桥流水人家(航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各路摄影人趋之若鹜,这可能跟曾经在这里出过获奖大片有关。石桥边的农家乐主人充当临时演员,他们又多了一个创收渠道,挺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1-南田,正在新建的仿古长廊。旅游经济激活了民间的投资热情,在大山深处,景观修建随处可见。心想,很多古建都是在国盛民安时完成的,当今的华夏大地正进入到一个伟大的复兴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22-壶镇,山坡上成片的太阳能板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这是一片古老而充满能量的士地。</p> <p class="ql-block">23-古村落也在与时俱进。石头村的石墙边,几个美妹正在准备薯干的直播带货。感觉千年不变的穷山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拥抱新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24-返程途经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纪念馆,一行四人一致赞同要进去参观,并请工作人员替我们留下此行唯一的一张合影。对于先烈,我们是崇敬的,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何来我们的今天?!</p><p class="ql-block">缙云,我们曾经来过,还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