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日无衣,穿越酷暑,走过四季

简慕

<p class="ql-block">有一群这样的白衣天使,她们的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她们身穿防护服,头戴护目镜,一句“您好,请问您是需要采核酸吗?,身份证社保卡带来了吗?”成为了她们每天说的最多的话语。她们是我们最熟悉的人在空旷的操场上有那么一座“铁皮房”里面有她们的身影,她们也是我们最陌生的人,不论患者还是本院同事都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因为厚厚的N95口罩遮挡住了她们美丽的脸庞,只有她们亲切的问候。这群天使来自感染科,来自那个离所有传染疾病最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有的人身着白衣,心有锦缎,面对突发疫情她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最美逆行,在每个人谈疾变色的情况下只有她简单明了的交代家里人,还欺骗母亲和两个还需要照顾的孩子说出差几天。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回来的情况下她就这样远赴武汉支援。她就是感染科的护士长黄兴红</p> <p class="ql-block">当早上的第一缕阳光散落在大地时,她们已经穿好厚厚的防护服坚守岗位,等待病人来采集,面对每天来进行采核酸的人群,始终如一日的耐心指导患者配合,为了减少被采集者的痛苦,她们用最快速准确的位置,以高精准确保每一份检测样品质量,给采集者最大的舒适度。她们在“铁皮房”里面只弹出自己的上半身以最不雅的姿势,做着最美的事情,因为被采集者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来采集,有站着,也有被推着轮椅来、还有被推着平车下来核酸采集的患者。她们不能出去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减少患者感染的几率。</p> <p class="ql-block">她们是抗击疫情的强劲力量,不久前,在建宁县黄埠中学,一场学生腹泻疾病突如其来,由于正值疫情期间,无数的敏感词汇在周围逐渐蔓延,为保障当地人民生命安全,感染科的所有医务人员身着防护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核酸采集检测;面对庞大的在校学生,感染科的医务人员们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丝毫不敢松懈,经过连续长达数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完成了对所有在校学生核酸样品的采集,此时洁白的月光已悄然洒在了医务人员被汗水浸湿的衣襟上,脸上留下了痕迹。在她们脸上显得格外美丽。</p> <p class="ql-block">一声“铃……”原来是急诊科来对我们的传达有从高风险地区回乡人员需要我们去接诊回来观察隔离。隔离病房内看着简单的工作,却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主任和护士长殚精竭虑的在科室不回家,夜晚就陪着这些小年轻,看着她们在隔离病房穿梭的背影,眉头不展满眼担心。因为这些隔离病房里面有着从全国各地回乡人员。</p> <p class="ql-block">为了提高这群小天使,让她们的天使翅膀能够在天空展翅高飞。她们在忙完手中的工作就开始业务学习,频繁的学习穿防护服,尽管这是她们的必备技能,还额外学习各种技能,加强提升自己业务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疫情仍然未结束,我们依然要保持高度警惕。她们也依然坚守阵地高温酷热,尤其“铁皮房”经过午后阳光的“温暖照顾”,她们每天身着防护服在“铁皮房”里面做着最珍贵的“蒸桑拿”工作都是在接受“烤验”。这个科里基本上都是刚刚毕业的孩子,正值青春,她们里面最小的只有21岁,她们都还是家里的宝贝,是爸妈含在手心里都怕融化了的宝贝。她们却换了衣裳成大孩子的模样忍耐住艰辛,假装坚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即便是这样,也从未抱怨过,始终坚守岗位,精准采集,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或许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可是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这是感染科里护士的内心深处的对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