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有关诗词方面的理论评论可以说在网络上越来越多了,不得不说,这是中国诗词发展的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诗词目前已经又重新被广大网友们所重视,越来越多的网友越来越喜欢这一中国古典的精粹文化之一了,这是可喜可贺的一个现象,也是值得广大诗词爱好者大大庆贺的一件大喜事。<br><br> 当然,有些理论评论可以说对一些初学者有不小的指导作用和引导意义,不过,有些理论嘛,就显得有些误导的作用了,或者说,对于诗词创作有禁锢的作用了。<br><br> 当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是文艺方面一贯以来的传统,西方这方面有这么一句名言:“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用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力!”<br><br><br> <div><br></div> 这段时间,所谓的“诗词八戒”这方面的理论也见诸于网络,这个理论成熟于什么时代,我未能考证得到,只在一些零星的明清时期的诗评和现代诗评(因为在这些诗评中明显出现了“韵母”这个纯现代的词汇)中看到一些,也许是我确实孤陋寡闻了,一直没有看到这方面完整的论证,我翻遍了北师大和珠海大大小小的图书馆,都没找到这方面的完整的论著,网络上也没有“百度”到,也仅仅只是一些零星的诗论和诗评中有一些,而且,都是明清以来的论调!有人就把他总结成了所谓的“押韵八戒”,最早出自哪里,我也未能考证到,总之一句话,未能看到完整的论著,只看到这方面的零星的诗论诗评的论述,只看到有人总结出了这所谓的“押韵八戒”。<br><br><div> 这“押韵八戒”,总结起来就是:<br></div> 一戒“落韵”。<br><br><div> 落韵,也叫出韵,这个好理解,因为近体诗的押韵就要求只能一首诗里押一个韵,所有的韵脚的字都要在《平水韵》中的一个韵部之内。把别的韵部的字拿来做韵脚就不允许,那就是“落韵”。比如我们前面举例的那首七绝: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韵字“屏、荧、星”都是在《平水韵》的“下平九青”之内的。比如,把这第二句的“流荧”换成“流莺”行不行?不行!不是指诗意,而是指这样押属于“落韵”了,因为“莺”字是在“下平八庚”部里,押韵,是不能乱串门的,否则就是犯病了——诗病。</div> 二戒“凑韵”。<br><br> 凑韵,就是指,你选这个韵脚字,与全句其他的意思不相符合、不连贯,你在这勉强凑合使用它呢,这是不行的。特别是限韵写作时,尤其是步韵写诗时,为了合上韵脚,也不管意思通不通就用上了,所以常出现这种“凑韵”的现象。诗的韵脚,一定要稳! <div><br></div> 三戒“重韵”<br><br> 重韵,就是在一首诗里,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是不可以的。<div><br></div> 四戒“倒韵”<br><br> 倒韵,这也是个常见的诗病,这是说,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儿颠倒着说,比如这样一些词“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别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字的习惯顺序。有的词字正反都没关系,有的就不行。把“山川”写成“川山”难受不?把凤凰写成“凰凤”可笑不?你再把“麒麟”给写成“麟麒”试试?一切以自然本真为美,不可为押韵而生造。 五戒“哑韵”<br><br> 哑韵,怎么说呢,所谓“哑韵”就是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有的字看着就不喜欢,读着也不响亮,就别强用它了。 六戒“僻韵”<br><br> 什么是“僻韵”呢,就是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我们尽量少用。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的?还比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 七戒“挤韵”<br><br> 也叫“犯韵”或“冒韵”,也就是指一句之中,有了韵脚的韵字了,就不要在句里再选用这个韵部的字了。当然叠字用法,不属于“挤韵”。 八戒“复韵”<br><br> 一首诗中,意思一样的字,或相近的字,不要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就不要再去押“愁”字,押了“花”字就不要再去押“葩”,还比如,押过“香”字了,就不要再去押“芳”字了。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 <div><br></div> 除了上述的那几个“戒”之外,另外还有什么“撞韵”(就是在绝句的第三句的最后一字不能用同韵母的仄声字结尾)、“连韵”(就是在一首诗里不能和同音字作韵脚)等等,当然,还有什么“活韵”、“死韵”等等所谓若干的“诗词创作的硬伤”、“诗病”等等,我不知道这些“伤”“伤在哪里”,“诗病”又“病”在哪里?<br> <div><br></div> 大家看看这所谓的“押韵八戒”(应该是“九戒”“十戒”“十一”、“十二戒”……了吧),您有多少“戒”是赞同的?我本人除了“六戒僻韵”比较赞成之外,其他的那“N戒”我基本都不赞同。 <div><br></div> 首先,前面说过了,这些所谓的“八戒”,我一直未能找到相关的完整的论述,都是一些零星的评论、诗评、诗论中偶尔出现,也就是说,这些东东本来就是一家之言,早在南朝时期,梁·沈约曾经提出过“八病”之说,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八种声病。他也只是提出五言诗的创作方面希望大家应该注意的八个问题,并没有说禁止使用,而且仅限于“五言”诗的创作,也并没有说所有的诗都这样。同时,也没说什么“八戒”、“九戒”之类的!<br><br> 而沈约此说,在当时就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也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br><br> 这说明什么?这是沈约的一家之言,而且与他同时代的就有人提出反对,那么,用一家之言来规定所有诗词的创作的“法则”,合不合适?这是不言而寓的了! <div><br></div> 其次,我多次强调过的一个问题,汉语言的发展经历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汉字的发音,从四声八调(甚至四声“九调”)演变为目前汉字“三声四调”已经使得绝大多数汉字的发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唐朝人和你坐在一起,已经是不能用语言交流了(可是用文字却仍然可以),字虽然还是那个字,但是读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br><br> 我曾经说过,汉语的四声“八调”(或者“九调”),使汉字语音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美最伟大的语言,你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shāng、jué、zhǐ、yǔ)的五音(古代“五音不全”里的“五音”就是这“五音”)“九调”记谱法是我国古代音乐创作的最基本的元素(请注意,目前世界通用的简谱,也只是七音十二调),而我国古代汉字发音就是四声“八调”(或“九调”)!就我个人看来,我们目前的汉字三声四调已经是汉语音韵的巨大退步(目前的汉语三声四调是满蒙人入关以后学习汉语发音不全而简化而来的,就象现在外国人学习汉语只能发出升降两个调一样)!<br><br> 那汉字发音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你还用古音写诗?你知道古代这个字读什么音吗?就象我曾经写过一首“地沟油”,里面有一个“望”字,现代这个字是典型的仄声字,可是古代这个字是可平可仄之字,那这个字那个时候读什么呢?也许广东人知道(因为有研究表明,广东话和“平水韵”相当接近),所以,我们可以用广东话来推测某个字在唐朝时期大概发什么音!可是,全国上上下下有多少人会广东话?全世界总共大约有八千万人在使用广东话!而说普通话的呢?应该至少在十亿以上吧?(《广韵》里注音为:望:“武方切,平阳,微”,也就是应该读:wang,阳平,也就是发“王”的音。这么看来,广东话和他还真是那么相像。)<div><br> 还有,你用平水韵写诗,却用普通话来读这首诗?你不觉得很滑稽吗?那你用平水韵写诗,你用平水韵来读行吗?如果行,当然毫无疑问了,可是,你会古音吗?<br><br> 再说了,随着历史的变化,汉字的字数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有些字古代常用,现代不常用了,例如最常见的就是这个“曰”和“云”字(“子曰诗云”,都是指“说”的意思),这种例子,你翻开《诗经》,里面有太多了。也有一些字,古代没有,现在却新造了,东汉的《说文解字》收录9353个,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录47035个,《汉语大字典》收录56000字,《中华字典》中收录85000字,这是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工具书了,说明了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在不断增加,可是咱们还在用差不多一千年前的“平水韵”,“平水韵”总共收录了多少字?共收录6276字,其中平韵2556字,仄韵3720字,连《说文解字》里面的字都没有收录完,“出韵”是不是很正常?而如果按《中华字典》里收录的字来比较,连1/10都还不到,里面90%以上的字“平水韵”都没有收录进去,虽然这些字大多数是我们不常用的,但是“不常用”是不是就“不能用”?<br><br> 而“平水韵”是什么?“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也就是说“平水韵”是宋朝人根据唐朝人的用韵情况归纳总结出来的一部用韵的工具书,换句话说,那唐朝人没用过的字就不能用了?谁规定的?<br><br> 而且,恐怕连刘渊同志本人也不敢说,在那种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在那种资料极度溃乏的时代,他把唐朝人所用过的字全都集结在了这部“平水韵”里面了,这话您敢说吗?反正我不敢说,就是在目前这种资讯大爆炸的时代,您也不可能把唐朝人所用过的全部字都统计完整吧?当然,如果您要真做到了,我保证您会成为中国当代诗词学界的泰斗人物,您绝对会成为第二个“刘渊”而名垂青史!<br><br> 其实,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大概率”事件就一定发生?甚至于把某种大概率事件当成一种规则,人家古人都不这样认为,我们现在都上月球,上火星了,难道连古人的思维水平都不如?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div> 关于“三戒重韵”的问题,看一首诗圣杜甫同志的名作吧:<br><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饮中八仙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杜甫</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div><br> 您自己看吧,这里面有多少个被“专家们”所戒的所谓“重韵”?而这方面的例子,在以李、杜等同志为代表的唐朝和以苏东坡等同志为代表的宋朝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信你翻翻《全唐诗》和《宋代古诗词大全》!别跟我说,因为那是诗仙、诗圣和诗词大家,所以人家能用!这种奴性思想如果出现在明清倒还情有可原,可是如果现代人也还这么奴性,那就实在无话可说了!<br><br> 而且,这是典型的“一韵到底”的吧?这个“老杜同志”,这种“低级错误”都能犯?您懂不懂诗啊?您还“诗圣”呢! <div><br></div> 当然,有诗词水平很“高深”的“专家”又会说了,人家那是古体诗,咱们写的近体诗,人家李杜写“古体诗”可以这样,咱们写“近体诗”不能这样,那您老凭什么规定人家“李、杜”是古体诗?以什么为标准?<br><br> 那么,我们又可以来看看,所谓“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br><br> 一、古体诗每首的句数可多可少;近体诗每首有定句,规定绝句只有四句,律诗只有八句。排律十句以上,另作别论。<br><br> 二、古体诗的字数不定,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也有杂言的;近体诗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种,不得任意增减。<br><br> 三、古体诗用韵不严,它的韵脚可平可仄,中间可换韵;近体诗有严格的韵律,一般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得换韵。<br><br> 四、古体诗对韵的平仄,要求极宽;近体诗对字的平仄,大多数有严格的要求。<br><br> 五、古体诗不要求对仗;近体诗除绝句外,则要求按规定的位置对仗。<br><br> 按这个标准,李、杜、苏等同志为代表的唐宋时期的诗歌究竟属于“近体诗”还是“古体诗”,反正我是没有您如此“高深”的诗词的水平,不明白! <div><br></div> 当然,还有所谓的“挤韵”、“复韵”、“撞韵”等等所谓“诗词N戒”,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br><br> 还是看千古名篇吧,这些流传千年的绝唱最有说服力!<br><br> 有关“挤韵”(就是在同一句中不要出现同韵部的字):我们还是用小学生都知道的千古名篇来说话吧。<br><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泊船瓜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王安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这样的诗没有一个诗评者敢说它不好吧?那怎么办呢?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绝多数的诗评在评这首“拗相公”的千古名篇是怎么评的:<br><br><div> 诗中的“岸”与韵脚“间、山、还”都为安(an)韵,撞了韵。但作者在第四句用“照我还”,把诗句做成“活韵”了,把“撞韵”之伤消于无形。<br><br></div><div> 这首诗不但撞了韵,还挤了韵。诗中“江南岸”就是典型的挤韵。但作者在用“岸”字,因为“岸”字是浅意开口音字,也把挤韵之伤消于无形。所以这首诗也让人感觉不到撞韵、挤韵的伤害。全诗读来顺口流畅,成为一首千古名诗!<br><br> 从上面可以知道,写诗出现撞韵或挤韵,不要简单地说是允许或不允许的。要看作者有无高深的文字功底和驾驭能力,是否能把“死韵”做成“活韵”!<br><br> 人家王安石同志“挤韵”了,就是“文字驾驭能力强”,“文字功底高”,那别人“挤韵”了,就是“硬伤”,就是“诗病”,此话怎讲?为什么?“拗相公”“撞韵”就“活”了,别人“撞韵”怎么就撞“死”了呢?“拗相公”开的是坦克,别人“都开的是日系车”?或者属玻璃的,一撞就碎?就因为人家“拗相公”是“名家大师”?<br><br> 阿弥陀佛,活脱脱一副奴才嘴脸!</div> 好,我们再来看“撞韵”(就是在绝句第三句中不能使用与其他三句结尾处韵母相同的仄声字结尾),还是看名篇吧:上面那首王安石同志的名篇就是一例,那么再看:<br><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春小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韩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是一年好去处,绝胜烟柳满皇都。</div><br><br><div> 这样的诗照样没人敢说不好,那么,同样也来看看对首诗的绝大多数诗评的论述:<br><br> 第三句的“处”与韵脚“酥,无,都”皆是押乌(u)韵,撞了韵,为平仄通押(混押)。<br><br> 但这首诗,却让人感觉不到撞韵的弊病,整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韩愈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读起来就活了!<br><br> 看来韩愈同志也是开坦克的,不怕“撞”!</div> <div><br></div> 最后来看看所谓的“复韵”(就是在一首诗歌里如果押了某些字,就不要再用这个字的同义词了),例如,押了“香”字,就不要再押“芳”字了,押了“花”字,就不要再押“葩”字了,等等不一而足!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汉语那么多同义字,同义词,不就是为了让汉语在表达的时候更富于变化,更灵活?然而,怎么在这儿却不能用了,却成了“硬伤”了?成了“诗病”了?<br><br> 同样的,您翻开《全唐诗》和《宋代古诗词大全》还看看,这方面的例子可以更是比比皆是,更是随手一抓一大把。这样的例子,据我这个孤陋寡闻的人所知都不下百首之多,那对于“诗词水平非常高深的诗词方面的专家”来讲,他们不知道?不可能比我还“孤陋寡闻”吧?<br><br> 看下面括号里面的字:<div><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除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李世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咏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李世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看到没有,人家什么时候说过“香”和“芳”不能同时“押”了?人家有分开用的,有连在一起用的,那么,为什么人家唐宋之人可以用,我们现代人却不可以用了?这又是谁规定的?</div> <div><br></div> “撞韵”和“挤韵”等等这一系列概念的提出,应该属于那些缺少音韵感的“诗论家”想去破解的音韵难题,而意造出来一种纯“半瓶醋”观点。<br><br> 比如“晚烟残”读起来确实拗口,我们可以说是“挤韵”造成的伤害。<br><br> 但是“晚烟寒”劫很爽口,同样的韵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音韵表现呢?<br><br> 这是那些缺少音韵感的“诗论家”永远无法破解的。<br><br> 当然,还有人说,绝句、律诗必须押平韵,这就更不知道是谁规定的了,先看这两首连小学生都知道的柳宗元同志的《江雪》和孟浩然同志的《春晓》吧。<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柳宗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孟浩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这可都是押的仄韵啊!不知看了这个理论之后,柳宗元等唐宋这些写歌词玩的同志们会不会羞愧得出坟墓里搬出来,逃遁到火星上去躲起来不敢见人了! <div><br></div> 所以还是回到前面我曾经提到过的观点,古代诗词其实没那么高大上,那个时候就是“雅人玩,俗人赏”的街头小调!其实就是歌词,既然是歌词,那么只要符合曲谱对该字发音的平仄格律要求就可以了,所以,唐宋之人在作诗填词的时候,是按曲谱填的,因此,他们的平仄格律变化丰富,而明清以降,曲谱佚失了,只好用来读了,所以,现在的诗词格律都是用前人的诗词作品来校验了,也就是用那个时代的诗人词人按曲谱填写的诗词作品来推测该曲谱的平仄要求了,所以,格律就变得基本没什么变化了,其实你看看许多同一词牌的作品就知道,凡是当时流行比较广泛的词牌,变格就多,为什么,大家都在填,而且都是按曲谱填的,平仄格律变化就多,用以校验的版本就多,当然,变格就多。凡是孤诗单词,其几乎没有变格,为什么?只有这一首词用以校验,还变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唐宋之人的作品的平仄格律反而没有明清时期的诗作的平仄格律严格的根本原因!<br><br> 所以,写诗填词,如果懂音韵,懂乐理,那就显得自由得多,而让人不禁悲哀的是,我们现在许多所谓的“水平非常高深的诗词专家”基本都不懂音律,五音都不全,却居然在搞诗词,不知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当然,现在诗词已经很“高大上”了,已经不再是歌词了,而是一个“文学体裁”了,既然是文学体裁了,那当然,还需要“音律”干什么?当然也就成了那些不“懂音律”的“诗词水平极其高深的专家”们说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