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霞浦的几天几乎天天阴雨,团队日程不会因天气而改变。领队在车上询问明早4点出发有谁不去?我举手心想这种天气能拍什么?不如多睡会早餐后再与团队去另一处拍摄点——红树林。</p> <p class="ql-block"> 下车后徒步一段路又是爬上山腰,哇哦!有凉棚的高处平台早已一长溜的机架,二、三层也站满了人,反正我的镜头不够长(300焦段)再往下一层找一无人的死角处站好摆好机架等待。</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正涨潮,脚下是水上红树林目前绿油油的到了秋天成红色的。远处一排排早已眼熟那是海带,近处搭建了摄影导具茅草棚、小船、鱼网。</p> 远山青黛倒影在平静的海面上让水有了色彩,景色不错。 拿起相机当望远景东看看西瞧瞧,左侧远山脚下有排吊脚楼的老房子是一个小小的渔村,若是能走进村倒是值得拍拍。我骨子里就是喜欢老、旧、破的一切,因为它们正在慢慢消逝,最后连痕迹都找不到。 正想着人群开始骚动,一条小船从树林一角划出。 <p class="ql-block"> 为了给大家拍摄,小船在各个摆设点小停一会</p> <p class="ql-block"> 撒网大戏开始上演。只听人群随渔民的手势齐声高喊一、二、三紧接着一阵相机连拍声嚓嚓……嚓嚓……犹如宋丹丹在小品中所说:那阵势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p><p class="ql-block"> 渔网落水大家也觉得好笑又是一阵笑声。</p> 模特很敬业会在每一处重复撒网三次,确保每位能拍到 <p class="ql-block"> 在同一个位置拍多了也没劲,于是用多重曝光拍着玩</p> <p class="ql-block"> 拍摄者绝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到此一拍者就是图个乐趣。</p> 模特下班我们结束拍摄。 回旅馆午餐休息会下午又赶往小皓山。其实只是地点不同拍摄场面差不多。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段长长的爬山路气喘嘘嘘找到位置,天空阴云密布山脚下的滩涂灰矇矇一片,几个模特小的像蚂蚁爬行</p> <p class="ql-block"> 准备返回,突然从厚云射出一道阳光,赶紧跑到拍摄平台,搁浅的船落在了光晕里,夕阳把滩涂染成了金色。</p> 耐心等待模特走进光晕里 理想中的场景正在呈现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的拍摄点是扬家溪,著名的大榕树下牵牛图</p><p class="ql-block"> 由于游客众多,摄影人与游客吵起来了,游客要在榕树下拍照,而摄影人要拍牵牛,互不相让,几个领队间差点干架。</p> 牵牛让位被迫先牵到小树林拍摄 <p class="ql-block"> 摄影人回到大榕树下,旁边烧着柴禾,白色烟雾袅袅升起,只是那道穿过树丛射入的阳光木有。</p><p class="ql-block"> 惊叹那几株大榕树,树根像几条巨型庞大的蟒蛇盘踞在裸露的泥土上。长长弯曲的树干繁茂的树枝遮住了一片天。 </p> <p class="ql-block"> 到此一游照我也得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 轮到鹅姐姐出场,斗笠下二条麻花辫,一手挥舞巴焦扇一手提竹篮子,赶着一群大白鹅从榕树下冲出。</p> <p class="ql-block"> 一阵嚓嚓声响过,鹅姐姐跑到了终点,重复三次跑动。拍摄人尽兴而归。</p> 凌晨4点出发赶往拍摄点,天气预报晴天,希望能拍到日出。 <p class="ql-block"> 海天一色的蓝调,天空有许微弱霞光。但没出现从海平面上蹦出一轮红日霞光满天的景象。</p> 此处拍摄点沿山坡只有一条平路,拍摄人只能站一排,因而共有三队模特在不同的地段表演。 霞光只有一小圈正巧落在我能拍到的位置。 二位模特抬起鱼网像张开的蝴蝶翅膀。 好运是不期而遇的 团队行程已结束,上午还有半天时间经大家要求领队与地导又特别按拍排晒海带。 今天艳阳高照,是晒海带的好天气。<div> 海边宽敞的草坪上只见忙碌着许多身影,车还没停我就喊叫了:哇塞,这才是我想要拍的真实场景。</div> <p class="ql-block"> 工人二人一组从拖拉机上往向拉一根根系着海带的绳子,然后整齐排列在草地上。</p> <p class="ql-block"> 种植的海带苗编织进绳索里,二米长一根然后绑在竹杆上涨潮时浸泡在海水中,退潮时露出自然生长。不添加任何“料”。只要当地海水没有被污染,海带是绝对的绿色食品,以后会常吃它。</p> <p class="ql-block"> 新鲜的海带很重,有游客想挑上肩膀没成功。</p> 霞浦被称为中国海带、紫菜之乡。因为霞浦海带品种好,海水没有污染。 <p class="ql-block"> 工人们很友好把一条新鲜海带让我们当绸缎挥舞</p> 只有出现大太阳天才会晒海带,烈日当空下工人们隔二小时得去翻动一次,到傍晚就会被收购者装车拉走。<div> 这是老天给团队的临别礼物。</div> 当然霞浦还有其它养植产品,鲍鱼、海参、海蛎子等。<div> 各位猜猜:鲍鱼吃什么?<br><div><div> 海面上的养殖箱。<br></div></div></div> 大部队撤了,我们4人小分队留二天请地导林老师带我们去游客和摄影人不常去的地方。<div> 一处荒废的村落——八堡城堡<br></div> 整个村外围有城墙围绕,我们经一扇木门进入,村内有二条并行小巷,泥土墙的房屋大多倒塌、破败不堪,各个小院內杂草丛生。 <p class="ql-block"> 也有几家由砖块砌的外墙,高大的院门看来是大户人家。不过一场台风后估计剩不了几间房了,若再不维修此村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p> <p class="ql-block"> 原以为这幽深寂静的小巷除了我们来打扰,不会有人居住的。 一群黑鸡被我们惊扰到跳墙。</p><p class="ql-block"> 有户敝开大门的门厅卓上供着佛台,还有一玻璃鱼缸内养着二条小金鱼。</p><p class="ql-block"> 林导带我们走进去。</p> 一位清瘦的老伯在后院忙碌,后院有鸡舍,花草盆。林导用当地语跟他交流,老伯已80多岁了以前是唱戏的。果然直觉他不像一般渔民。 <p class="ql-block"> 老伯会几种乐器在我们请求下,上楼取出二胡就势坐在楼梯上拉了一段,一段不熟知的乐有许苍老、沉重。是他以前戏里的?还是一段回忆?<br><br> 毕老伯收起琴有点不好意思说:好长时间没拉了,拉的不好。<br><br> 我们谢了又谢,麻烦打扰了。<br></p> 目前就剩他与老伴在村里居住,他的子女也都住在新村。<br><br> 我觉得他是八堡城堡的守护者,使古老村落注入生活的气息,有了生命的灵动使八堡不再是死村。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村里另一条并行小巷转悠了一圈,快走出村门时只听一声声呼鸡声,回头见老伯正招呼他的一群黑鸡回窝。</p><br> 祝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新村路口有人在修三轮车,瞧瞧他自制的千斤顶 又是一个凌晨4点出发到下尾岛,为了拍摄溶洞外无人的场景。<div> 利用退潮时可以下到洞内拍摄。</div> <p class="ql-block"> 晨光下美丽的下尾岛</p> <p class="ql-block"> 到此一拍照是必须滴</p> <p class="ql-block"> 在洞口摆个酷姿</p> 林导带我们到一处新开发的拍摄点,目前去的人还很少。<div> 去时仍在涨潮,但今天是小潮涨的很慢,我们在此等了四个小时。<br></div><div> 雨中对岸山上云雾缭绕,</div> <p class="ql-block"> 竹杆上是养殖的海蛎子。一阵见过如风铃叮铃当啷很悦耳。 </p> 我们等待海水漫过滩涂 四个小时的等待并不难,拍拍穿海蛎子壳的大娘。竹杆上的海蛎子壳就是这样一个个串起来的,等涨潮时淹在水里小海蛎会爬进壳生长。 刷油漆的老伯,听他讲讲小时候一家七、八口如何挤在一条小渔船上艰难困苦的生活。 大雨中出海捕鱼的渔船陆续进湾。他们在涨潮时出海晚上就住小船上待涨潮时返回。 我问:这个季节不是禁捕期么?<div> 禁捕?我们吃什么?外海是禁了但内海没有。</div> 木栈道上停靠着一溜归来的渔船。 渔民肩挑着一天一夜二条小渔船的收获。 收购者每天会来现场收货,当地土虾饭店点一斤要二百多。双方没有讨价还价,安静地称重算钱,在默契自然中成交 主人在滩涂上放置了小船、鱼网、种植了树。<div><br><div> 树旁边是锥型种植的海蛎子。</div></div> 海水终于涨到我们想看的画面了。 竹杆上是垂挂式海蛎子 这块滩涂上虽然也是摆设的船,但对岸青翠的山峦,归家的渔船,场景不再是单一的摆设,自然风景也很美,人造与自然相结合更适合拍摄。<div> 相比其他拍摄点有小家碧玉的秀美。</div> <p class="ql-block"> 老板早晚守着他的滩涂,用手机拍到了许多非常美的照。</p><p class="ql-block"> 告别时我祝福老板此点一定会兴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址:南塘澳摄影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来张小分队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