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差距,加快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市教育局研究决定,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2021年5月25日在琼海市嘉积镇第一小学举办了 “数学开放周”活动,琼海市小学第四学区各小学的数学老师按时参加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安排如下:</p> <p class="ql-block"> 活动在杨登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中拉开序幕。出席此次活动的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嘉积镇第一小学的黎清副校长,</span>海口市美兰实验小学的云力老师,琼海市小学第四学区几位教研员,分别是:冯学梅教研员、温秀云教研员、于菲教研员、王辉权教研员,以及琼海市小学第四学区各兄弟小学的数学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 首先,黎清副校长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嘉积镇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团队是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奋进、荣誉感极强的团队,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开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环节一:展示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课题:《毫米的认识》,执教老师:琼海市嘉积镇第一小学的符浈苑老师。</p><p class="ql-block"> 本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至22页例1及相关内容。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达到以下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span>通过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span>经历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span>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判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复习引新”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并用手比划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p> <p class="ql-block"> 在“新课讲授”环节,分为以下几个活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活动一:估、测数学课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首先,老师出示活动要求: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分别大约是多少厘米?其次,用尺子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分别是多少?判断谁估得更接近准确值?学生发现数学课本的宽比18厘米多一点,不到19厘米,老师由此引出毫米产生的必要性:为了更准确地表示,可以用“毫米”这个长度单位。</p> <p class="ql-block"> 活动二:合作探究,认识毫米</p><p class="ql-block"> 首先,老师抛出问题:1毫米有多长?请你们在尺子上用笔尖指一指,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其次,学生在亲自动手数一数的过程中发现1厘米里有10个1毫米。最后,师生一起验证:1厘米=10毫米。</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三:加深认识,建立1毫米表象</p><p class="ql-block"> 1.学生尝试借助卡片的厚度比划1毫米。</p><p class="ql-block"> 2.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p><p class="ql-block"> 3.同桌合作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p> <p class="ql-block"> 环节二:互动交流</p><p class="ql-block"> 观摩符老师的课之后,第四学区各小学的老师积极评课,他们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研读,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生成处理提出不足的地方,并给出一些建议。嘉积镇第一小学本次备课团队的主要成员冯学梅教研员、庞君教研员和上课的符浈苑老师分别针对他们的问题逐一给出回应,现场热闹十分。老师们在互动交流、相互探讨中加深了对本课的理解,也加深了对课堂生成如何处理,板书设计不足之处如何改进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环节三:专家讲座</p><p class="ql-block"> 海口市美兰实验小学的云力老师开展题为《“图形与几何”领域 “测量”版块教学建议和案例分享》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首先,她对符浈苑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她认为本课有如下几个亮点:</p><p class="ql-block"> 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氛围;指向明确,直击本质的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其次,她与老师们分享如下内容:</p><p class="ql-block"> 一、研读课标</p><p class="ql-block"> 1.课程总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四基,增强能力,培养科学态度。</p><p class="ql-block"> 2.即将颁布的2021版课标导向(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的一般性);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的严谨性);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应用的广泛性)。</p> <p class="ql-block"> 二、建立结构</p><p class="ql-block"> 1.小学两个学段关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具体要求,她分为第一学段(1~3年级)和第二学段(4~6年级)详细讲述。</p><p class="ql-block"> 2.教材关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体。</p><p class="ql-block"> 三、注重体验</p><p class="ql-block"> 结合视频讲解如何从已有的测量体验中引出新的长度单位,如何充分地、深刻地感知1毫米是多长。</p> <p class="ql-block"> 四、积累经典</p><p class="ql-block"> 结合视频赏析《认识面积》这节课堂实录。</p><p class="ql-block"> 五、同课赏析</p><p class="ql-block"> 结合视频赏析《认识分米和毫米》片断教学,并与符老师《认识毫米》某些片断进行对比。</p> <p class="ql-block"> 每一位教师都带笔记本,积极听课,认真做好记录。瞧,多么工整的字迹。</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为我们补元气、添灵气、加底气,让我们长智慧,增才干,促发展。感恩有这次教育教研活动,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对今后的数学课堂有更深入的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