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下圆舞曲

九天揽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初中在小孤山附近的农场中学就读。那时,刚刚粉碎“四人帮” ,上山下乡的知青还没返城,我们中学里大多数都是知青在任教。从上海、合肥等大城市来的知青老师,二十刚出头的年纪,有的比我们也大不了几岁。他们既有文化知识又有青春活力,教书育人的同时,把学校的文化生活搞得也是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组织起了乐队,手风琴、二胡、笛子等民乐组合像模像样,经常在农场大礼堂上演一些曲目。最牛的是,老师们组织学生编排起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中的几个经典合唱:过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等。真不简单,有领唱,有分声部合唱。《长征组歌》的旋律就是那时牢牢映在我脑海里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逢排练,我们都兴奋地跑去观看。因为正式演出的时候人山人海,后排的观众都站在长椅上,甚至长椅的靠背上,走道里也会挤满了人。记得那时还排练过一个反映西藏人民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表演唱《逛新城》,扮演一对父女的都是我们的初中同学。中间有一段对答式演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阿爸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男: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快快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男: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看看拉萨新面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男:女儿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男:等着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男:看看拉萨新面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快快走来快快行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男:噢呀呀呀呀呀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每唱到此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大家都兴奋不已,期待着女同学是如何喊男同学“阿爸”的,男同学又是如何喊女同学“女儿”的。第二天,大家还津津乐道谈论起他们俩的那声“哎”,谁答应得更干脆响亮。</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都是业余时间在排练,那时好像全校也就一个音乐老师,其他老师都是业余爱好。但在我们眼中,真够专业的,尤其是排练出《长征组歌》这样的“大戏”,够震撼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上初二加入共青团的。那时刚刚取消红卫兵,刚恢复共青团组织不久,一个班级也就三五人入了团。记得那年春天,团委组织全校的团员活动,好像也就二十来个同学,加上三四位老师,踏青去5公里外的小孤山。之所以记得是春天,是因为当时从小孤山上俯瞰绿油油的麦田,充分理解了课本上“风吹麦浪”“麦浪滚滚”是个什么样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孤山是长江上比较奇特的一处景点,相信那年头只要坐过江轮的,途径此处都会看上几眼。“东看太师椅、南望一支笔、西观似悬钟、北眺啸天龙”,是它最形象的描写。夏天丰水期成为江中一处孤岛,而枯水期则与北岸连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步行走到袖珍的小孤山脚下,顺着独此一条的登山道很快就登顶了。那时门票好像只要5分钱,据说现在已经30元了!下得山来,就在山脚下麦田边的草地上围成一圈,闻着麦穗的香味,轮流表演起节目来。我记得我们班几位同学齐唱的是当年非常流行的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歌曲《啊,朋友再见》,唱完老师表扬说,不错,有不同声部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全体团员和带队老师一起合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有的同学提前几天拿到手抄的简谱练习,我们跟唱就行了。当时真羡慕那些会简谱的同学,也好奇那七个数字的组合,他们说这首歌练唱起来,旋律很好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大学时,看了王蒙小说改编的电影《青春万岁》,电影里就有这首歌,这才知道《青年友谊圆舞曲》是那个年代团组织活动首选的集体舞曲。只是这部电影的编导太不严谨了,把这舞曲用在了迎接1953年新年的联欢会场景里。其实《青年友谊圆舞曲》创作于1955年,中国青年代表团为参加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而创作的。1953年的新年跳1955年才创作的这个集体舞,是不是太“穿越”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这些偏僻乡村的少年,在接受良好文化课教育的同时,能接受到大合唱、民乐、舞曲等音乐的启蒙和熏陶,丰富精神生活,真的得益于当年这批知识青年的老师们。现在偶尔看到支教老师的新闻,我就会联想到初中的那几位老师。那年,时逢冬季入学改秋季入学,为此我们初二多上了一个学期。大概是初二第三个学期开始吧,这些老师陆陆续续返城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空灵鼓弹奏№16:青年友谊圆舞曲,2'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