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一池春波绿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蘸一抹花红柳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风、暖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盈一袖幽香芬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赤橙黄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韵清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题记</div>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江源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队伍的发展,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切实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充分发挥本地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江源区教师进修学校于2021年5月25日,组织开展小学数学“单元集体备课”阶段性教学成果线上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议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由江源区进修学校教研员朴昌花为两次的单元集体备课做阶段性报告,第二部分由江源区实验小学的实验教师李成诚进行课堂展示,第三部分由江源区进修学校的王娜老师进行评课及对如何有效备课进行培训。第四部分由白山市第三中学的三位实验老师于洪波、于春艳、丁彩云做经验交流分享。</p> 首先朴昌花老师向大家做了《有备而行 无限精彩》单元集体备课阶段性报告。朴老师针对全区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实施单元集体备课的必要性。同时也表明了在相较于传统的集体备课,我们在“组织形式、内容选择、研讨模式、实践引领”四个方面所做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她还从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不同阶段具体阐述了我们的实施过程,供给大家学习、借鉴。 通过朴老师的报告,我们感受到单元集体备课是可行的、有效的,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的深度学习都着重大的意义。 <p class="ql-block"> 李诚成老师为大家上示范展示课《长方体的体积》。本节课课堂气氛非常轻松,加上李老师的巧妙设计,使得学生学的扎实,学的开心。整节课,李老师注重引导知识的探究过程。在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非常强调体积单位的摆放。李老师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有序摆放相对于无序摆放在数体积单位个数上的优势,体验“摆长、宽、高三边”相对于“摆满”在简洁性上的优势。量离不开数,体积其实是数体积单位数出来的,学生一边摆,一边数,一边思考怎样摆就能很快地数出体积单位的个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了数的策略,为理解和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打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李老师注重有层次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经历了观察、想象、操作、描述的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描述和想象相结合,操作和表达的有机结合。</p>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反思和改进,抽象的空间观念一定会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p class="ql-block"> 王娜老师交流的题目是《观课 说课 备课》。她结合李诚成老师的示范展示课,分别从观课、说课、备课三个角度对《长方体的体积》进行了评析。通过观课,让大家了解立体图形的编排思路,从而确定本单元的地位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说课,明确了关于教学活动的一些思路和每个活动中主要想解决的一些问题。通过谈论什么是备课、备课备什么,提出了两个转变,最终希望老师们能从以往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琢磨学生,将“真备课”“备好课”进行到底,最终每个人在以后的教学中都能呈现出一节节活生生的课堂。</p> 王娜老师的讲座如沐春风,我们重新认识了“备课”。“备课”首先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一节好课出发点是理念,重点是教学目标,视点是学生,归属点是效果。 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这也是许多数学教师的关注点。丁彩云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上整理与复习课新的教学思路。她交流的题目是《以生为主,重焕复习课的魅力》。她结合自己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和复习》一节课,分别从自主梳理,聚散为整;引导完善,构建体系;巧设习题,培养能力三方面介绍了整理复习课课设计思路及意图。并结合集体备课中自己备课的经验给大家提出了复习课的建议:1.复习课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梳理;2.引导建立知识之间联系,形成体系;3.设置有层次的习题;4.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核心素养的培育。 丁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明确了复习课重点除了复习旧知外,还承载将学过的知识梳理作用,要把知识点连起来,形成线,线线交错形成网,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p class="ql-block"> 于洪波老师结合单元集体备课主备的《探索图形》交流了《探索中发现规律 实践中感悟方法》。于老师围绕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课堂实践四方面分享了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设计思路,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探究规律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于老师还结合集备研讨的实践和理解对合理实施综合与实践课提出了建议:既要突出综合性,又要突出过程性。</p><p class="ql-block"><br></p> 通过于老师的交流,让我们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知识点的讲解而是一种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 于春艳老师分享的题目是《单元备课凝智慧,集体研修促成长》。她从“聚焦课堂:变化悄然发生;关注学生:能力循序提升;携手团队:集备成果飘香”三个方面展示了单元集体备课的收获。 <p class="ql-block"> 通过于老师的交流,我们看到了两次单元集体备课中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教师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自身理论素养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意识都在改变。学生的质疑能力加强,空间想象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而且能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思维能力得到发展。</p>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单元集体备课中我们见证了彼此的改变,分享着成长的喜悦。单元备课一小步,专业成长一大步。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每一次突破都是成长,每一次展现都是成长。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 一个月的大单元集体备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带给每位老师的教学思考是无限的。单元集体备课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引领,每次的学习都让我们有个新的起点。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把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优秀经验“平移”到自已的实际工作当中,尝试新理念新教法,精益求精,不断提升。 <p class="ql-block"> 暖暖的五月快要结束,激情奋进的六月欢快走来,在本次“单元集体备课阶段性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促进下,我们将继续满载希望,砥砺前行,逐梦启航,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集备能力,有力地推动江源区教育精细化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团队同行的一天</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就是美好的一天</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管是春季、夏季、秋季</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奋发向上的季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都是成长的季节</b></div> <p class="ql-block">文字撰稿:于春艳</p><p class="ql-block">文字审核:殷凤叶 王娜 朴昌花</p><p class="ql-block">图片编辑:于洪波 丁彩云 许传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