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30年9月7日[21],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p><p class="ql-block">1931年至1936年,袁隆平随父母居住北平、天津、江西九江、江西赣州、湖北汉口等地。</p><p class="ql-block">1936年8月至1938年7月,袁隆平在汉口扶轮小学读书。</p><p class="ql-block">1938年8月至1939年1月,袁隆平在湖南省弘毅小学读书。</p><p class="ql-block">1939年8月至1942年7月,袁隆平在重庆龙门浩中心小学读书。</p><p class="ql-block">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袁隆平在重庆复兴初级中学读书。</p><p class="ql-block">1943年2月至1944年1月,袁隆平在重庆赣江中学读书。</p><p class="ql-block">1944年2月至1946年5月,袁隆平在重庆博学中学读书。</p><p class="ql-block">1946年8月至1948年1月,袁隆平在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中。</p><p class="ql-block">1947年暑假,袁隆平读高中一年级时获汉口赛区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一名;获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二名。</p><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至1949年4月,袁隆平在南京中央大学附中(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至1950年10月,袁隆平在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 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至1953年7月,院系调整并入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袁隆平续读3年至毕业。</p><p class="ql-block">1951年7月,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报名参加空军,体检、政审合格,后因在校大学生更需参加经济建设,而未入伍,继续留校学习。</p> <p class="ql-block">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p><p class="ql-block">1953年8月—1971年1月,袁隆平任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员。</p><p class="ql-block">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p><p class="ql-block">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p><p class="ql-block">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p><p class="ql-block">1964年2月22日,袁隆平与农技干部邓则结婚</p> <p class="ql-block">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p><p class="ql-block">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p><p class="ql-block">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26]。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p><p class="ql-block">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p> <p class="ql-block">969年冬,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等到云南省元江县加速繁殖不育材料。</p><p class="ql-block">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p><p class="ql-block">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p><p class="ql-block">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23]。</p><p class="ql-block">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11月,袁隆平和李必湖(右一)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p><p class="ql-block">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2021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95]。袁隆平同志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p><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24日上午,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袁隆平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向其家属表示亲切问候并送花圈。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王晨、刘鹤、孙春兰、李希、杨晓渡、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等分别发来唁电或送花圈表示悼念。泰王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拉纳里韦卢,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农业渔业部长佩德罗·多斯雷斯等送花圈或表示悼念</p> <p class="ql-block">搞小麦研究,而且成果斐然的,有三位大牛:庄巧生教授、李振声教授,茹振钢教授。</p><p class="ql-block">庄巧生:毕生从事小麦育种与遗传研究,主持育成10 多个冬小麦优良品种;主持“六五”和“七五”全国小麦育种攻关,参加主编《中国小麦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和《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等专著,为发展我国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和繁荣作物科学作出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李振声:山东淄博人,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p> <p class="ql-block">茹振钢:“百农矮抗58”等百农系列小麦新品种,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副院长,小麦研究所所长茹振钢教授</p> <p class="ql-block">所以,没人讲杂交小麦,并不是没有人在做。有很多人在默默坚持,数十年如一日。他们真的是不计名利,只是为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庄先生成果比较早暂不说,李、茹二位,如果把种子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公司化运作一下,身价该有多少?他们要让老百姓用得起而选择放弃)</p><p class="ql-block">至于说到为什么“没人讲杂交小麦”,其实和我们社会的关注和宣传有很大关系。一些所谓的明星,放个屁、吃个饭、拍个戏都会有人关注,反复的宣传;而科学家,似乎总是一个寂寞,伴随的词汇就是:默默奉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