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顺时行走在环绕大昭寺八廓转经道,无暇顾及两边琳琅藏饰的商店。注视左手持念珠,右手摇法轮;或手捧经册默诵佛经;或面向大昭寺大殿不停磕长头匍匐在地;或用混杂各类珠宝的青稞一遍又一遍洗刷铜钵,心中默诵佛号的虔诚信徒,心中只有一个念想:按动快门,留住信众一生宏愿虔诚礼佛的一刹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藏传佛教信奉轮回修行,今生的所作所为,必将在来世轮回中回报。为了更好的来世,每一位信众都发下宏愿,不管艰难险阻,千山万水,至少要磕十万次等身长头,前往圣城拉萨大昭寺,拜谒佛祖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金像,为佛祖加持;为今生赎罪,为来世祈祷,为生灵祈福。朝拜中,信徒甚至付出生命也要嘱咐亲人在其去世后敲掉门牙,将其镶在大昭寺内的牙柱上,此情此景令人震撼,感叹信徒虔诚挚诚之念。</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乘坐动车于中午一时许抵达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市。寄存好随身行李,我们一行三人轻装结伴租车,前往位于距西宁市26公里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的塔尔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是黄教的圣地。塔尔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塔尔寺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已经记不清了去过多少次塔尔寺了。1992年首次游览塔尔寺时的场景和27年后的游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体现在塔尔寺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天晴扬灰、马粪遍地,下雨泥泞难行的土石小道被青石铺地所取代,宽敞干净。高低错落的殿宇修葺一新,塔尔寺被集中规划管理。佛堂内供奉着达赖、班禅的灵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晚上八时半,我们一行10人先行踏上西宁至拉萨的动车。黑夜中,列车如一条长龙奔腾在2006年7月1贯通营运号称“天路”的青藏铁路,青海湖、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在睡梦中飞驰而过。一觉醒来,高原反应带来的头胀不适,被翻越昆仑山脉、沱沱河、唐古拉山、安多、那曲、当雄的冰封美景抛至九霄云外。自由飞翔在天空中的雄鹰,白雪茫茫中觅食的藏羚羊、牦牛、藏驴、藏马,引起乘客一阵阵惊呼、赞美。冰天雪地中,为一次次面向飞驰列车注目敬礼的天路卫士所感动,眼含热泪。</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下午5时多,经过1956公里的跋涉,走出拉萨火车站宽敞明亮的出站口,回望蓝天白云下、赤褐色山峦与站前广场苍松间的拉萨火车站候车大厅,为极具民族特色,彰显简洁大气的设计折服。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办理完位于小昭寺路燃木齐酒店入住手续,顾不上休整,背起摄影包,慢步行走在小昭寺路步行街,民族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藏饰品、服饰琳琅满目。走进已经打烊的小昭寺,还可见到虔诚的信教群众在礼佛诵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站在过街天桥上,温暖夕阳照耀下的林廓北路,虽没有内地繁华街市的喧嚣,但却显现出异常的壮阔美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沿林廓北路步行700米,来到位于布达拉宫北侧的宗角禄康公园(龙王潭公园),园内措洁湖中成群的黄鸭在戏水游曳,时而飞翔。落日余晖照耀呈金色的白云,与白色红顶金冠的布达拉宫相映成一张美轮美奂风光大片。变换机位、视角拍摄,在不知不觉中,已至华灯初上,天空星光闪耀。若不是乍暖还寒的无声侵袭,住酒店时导游叮嘱初到拉萨为防高反,尽量减少活动。真想架起相机,等待夜深灯暗时,拍摄距天最近辽阔的星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赶早乘旅行社的大巴,驶过当年迎接文成公主横跨拉萨河上的迎亲桥,沿拉林高速,穿越海拔5018米的米拉山隧道,进入雅鲁藏布江最大支流尼洋河水系。因大雪封山,原计划鲁朗林海的采风取消,前往林芝嘎啦桃花村。尼洋河岸的高速路道路两边的美景不时闪过,返青的杨柳与经冬泛红的桃枝,树下篱笆相隔的农田与其间放养的马牛羊相映成趣。进入卡定沟景区,百米瀑布因枯水季节,难以显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只能遥望明目中点亮的酥油灯和隐约而现的天然佛像,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沟中的枯树根引起我们的兴趣,在指导老师的点拨下拍了几张,也算有一些收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林芝嘎啦桃花村,位于林芝八一镇东南侧大约5-6公里处嘎拉村附近,沿着尼洋河畔两侧的田园和山丘上,有大片树龄在数百年的一簇簇千姿百态密集的桃树。每年3月下旬左右,桃花绽放时,碧绿的草甸、清澈的河水与远处的雪山构成绝佳的风光胜景。只可惜我们赶早只看到寥寥数枝盛开的桃花,大多含苞,静等一夜春风百花开的良辰吉日。 在尼洋河苯日神山风景带,虽然没有看到十里桃花绽放时的极致风光,但却欣赏到祥云依偎、旭日霞光、雪峰罩顶、青山相伴、碧水环绕的另类极致,也不枉此行。可以想象,当春风一夜绽百花,霞光万丈绿枝头时,林芝的美会感天动地,美爆人间。你定会发自内心的惊叹:此景只会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是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位于喜马拉雅山的东端。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落差6000余米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南迦巴瓦峰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向印度洋方向延伸而去,流入印度成为圣河—恒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南迦巴瓦峰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也许是上苍的眷顾,我们抵达时,南迦巴瓦峰退掉洁白的遮羞面纱,使我们有幸一睹芳容。离开“羞女倒影”景点时,南迦巴瓦峰又迅速蒙上神秘的面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经过长时间的排队等待、安检,我们终于进入到布达拉宫内院,高耸如云的宫殿,再一次震撼我们的心灵,拾阶而上,穿过如迷宫般的回廊,览谒位于布达拉宫顶层各世达赖的灵塔,使我们对西藏的历史、佛教在西藏的传承有了更多了解,也更增加的神秘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布达拉宫坐落于于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尼布尔尺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而建。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1961年3月,国务院列其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其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西藏,中国最后一片净土。西藏,一言难尽的话题,华丽的词藻不足于描绘她的神奇、神秘。西藏,还需要作更多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广袤的后藏地区。西藏的旅摄活动,使我有机会与前藏部分地区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亲密接触,更多的了解了前藏。在西藏藏民家采风时,听到最多、最感激话就是: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把他们从农奴制解放出来,感谢习近平总书记使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感谢全国各族人民对西藏的无私援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西藏摄影采风之行,定当在我内心深处留下深深烙印。眼睛在天堂,身体下地狱,心灵得解放通过旅摄得到最充实、丰富、鲜活的注脚。返回西安一周时间,西藏一行的点点滴滴时常浮现在脑海深处,记录、描述、回忆、感受、感想西藏的旅摄,寄希对此次旅摄总结一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如果身体允许,平生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西藏,坐着火车去拉萨。去看看西藏的天,踏踏西藏的土地、草,爬爬西藏的高山,观观西藏的湖,拜谒大昭寺、布达拉宫。走进藏家,与藏民拉家常,真实了解藏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我想,旅摄的目的,不单单拍摄美景靓女,留下美的瞬间。是要通过一张张照片,向世人、向历史简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使人怀念,发人深省、深思,达到感化!旅摄归来的回忆,是为了更好进行下一次拍摄,更好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伟大人民、伟大祖国!为来世再出发。 </b><b style="font-size:15px;">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2019年3月21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农历己亥春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闫广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闫广现,号迟钝道人、清心斋主人,陕西咸阳人。书法诸体兼及,嗜行草,善篆刻,喜收藏与摄影。书作清秀隽美,流畅自然;篆刻宗秦汉而重笔意;摄影视角独特,意高境远。书作曾参加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特别展、中韩文化交流展、国际美术大展等。2017年受邀访问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活动,2018年受邀访问尼泊尔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现为</b><b>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b><b style="font-size: 18px;">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培训学院书法研究员,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陕西秦岭书画院常务副院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