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学区义和庄小学】 【思政课堂 】“学党史,讲党史”第十五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石亭学区义和庄小学

<p class="ql-block"><b> 祖国再穷,是自己的</b></p> <p class="ql-block">1929年秋,17岁的钱三强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理学院录取为预科生。两年后,他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钱三强考取了到法国巴黎大学的留学机会。他进入当时世界上原子核科学研究最先进的机构之一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而他的导师,就是发现人工放射性镭的约里奥·居里夫妇。</p> <p class="ql-block">科学家钱三强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他的聪慧和实干深得居里夫妇的赞赏。居里先生选他为助手,协助改进观测原子核粒子轨迹的云雾实验室。钱三强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张特殊的二裂变现象照片。经过了数万次的实验、观察和分析,他终于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即铀核的“三分裂”。此后不久,他又向世人公布了第一次观测到的“四分裂”现象。就在周围的人以为这个中国科学家将长期留在法国工作下去的时候,钱三强和夫人毅然决定回国。他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祖国再穷,是自己的。而且正因她贫穷落后,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她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1948年初夏,钱三强带着这些炽热的情谊和殷切的期望,在新中国成立前,回到了阔别11年的祖国,&nbsp;</p><p class="ql-block">钱三强精神振奋,担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外, 忘我地投入原子能事业的领导和统筹工作。然而,中国的核弹研究工作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苏联单方面终止中苏两国签定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了全部专家,还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p> <p class="ql-block">人马调齐,工作配套,各方面的研制进展神速。要向研发出原子弹,必须提炼出铀235。当时,有一种扩散分离膜是铀235生产中最关键、最机密的部分,苏联人称它是“社会主义安全的心脏”,从不让中国科学家接近。“别人能搞出来的东西,我们也能搞出来”,经过两年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合格的扩散分离膜,并开始批量生产。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109丙机,承担了第一颗原子弹内爆分析和计算工作。</p> <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16日,我国西部上空升腾起第一朵蘑茹云,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消息随着无线电波迅速传遍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独立研制出原子弹令美苏等大国均对中国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钱三强一生脚踏实地、艰苦攻坚,创造了世界导弹研究领域奇迹,为共和国铸就了不朽的丰碑,最终成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