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郑州博物馆新馆开馆大展“黄河珍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共展出16家文博单位42件(套)文物,其中27件国家一级文物,三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可谓国宝汇萃、珍品云集,展期为4月30日~6月1日。</p><p class="ql-block">展览按照从黄河发源地到入海途经九省顺序陈列。</p> <p class="ql-block">一、黄河发源地青海</p><p class="ql-block">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华文明的源头在黄河之滨,黄河的源头在青海。近些年青海一大批早期文化遗址的发现发掘把我们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的时间从4万年前推到16万年前。</p><p class="ql-block">彩陶之于青海有着非常独特的历史地位,在这里发现了上万件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类型的彩陶器,数量之多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这件舞蹈纹彩陶盆距今五千多年,是青博镇馆之宝,历史教科书中有它的身影,国家宝藏也介绍过它,最大特点就是纹饰~连臂踏歌舞蹈纹,今天藏族同胞跳的锅庄舞与它可谓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二、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四川</p><p class="ql-block">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是古蜀文明的两颗璀璨明珠,金沙是在三星堆废弃之后在成都平原又升起的一个具有都邑性质的城邑,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三、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甘肃</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黄河水哺育了陇原儿女也润泽了甘肃大地,从大地湾文化到青铜时代诸文化共同缔造了甘肃境内的黄河黄土文明。</p> <p class="ql-block">这件“仪礼”木简墨迹如新<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保存完整,</span>被称为中华第一简!</p> <p class="ql-block">这件彩陶瓶是被禁止出国出境展览文物,这件<span style="font-size: 18px;">距今55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器物,出土于大地湾遗址,这里</span>出土了上千件彩陶,只有这一件是塑有人像的,齐留海的披发造型,五官均匀端正,耳朵上有系挂饰物的小穿孔,配上彩陶纹饰,看上去就像一个穿花裙子的美丽少女。大地湾遗址还处在母系氏族,她微微隆起的腹部代表了原始宗教意识的萌发和原始的祖先崇拜。</p> <p class="ql-block">学习了解一下大地湾遗址与大地湾文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地湾遗址和大地湾文化是两个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大地湾遗址距今7800年-4800年,上下跨越三千年左右。</span>大地湾遗址里包含了大地湾文化类型、仰韶文化类型和马家窑文化类型,并且三者有承继关系。</p><p class="ql-block">大地湾遗存包含五个文化期,大地湾遗存一期文化即前仰韶文化或大地湾文化,约为7800—7300年前。大地湾遗存二期文化即仰韶文化早期,约为6500—5900年前。大地湾遗址三期文化即仰韶文化中期,约为5900—5600年前。大地湾遗址四期文化即仰韶文化晚期,约为5500—4900年前。大地湾遗址五期文化即常山下层文化,约为4900—4800年前。</p><p class="ql-block">(感谢同道美兰老师释疑解惑)</p> <p class="ql-block">武威雷台汉墓出土,与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马踏飞燕)出于同一墓葬。这里只展示了三件,实际出土时有99件,非常雄伟壮观,被誉为“地下千年雄师”。</p> <p class="ql-block">四、天下黄河富宁夏</p><p class="ql-block">宁夏是依黄河而生又因黄河而兴的。黄河水哺育了宁夏也缔造了丝绸之路上的“塞上江南”。”</p> <p class="ql-block">这组墓门很特别在于它的胡旋舞纹饰。<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胡旋舞起源于西域康国粟特人的舞蹈。传入长安后风靡一时,杨贵妃爱跳,以往在文字资料和诗词歌赋中对胡旋舞有描述,这组墓门让我们直观地见到了胡旋舞的舞姿。</span>同时出土的墓志显示墓主人是粟特人,是昭武九姓何姓的后人,用胡旋舞作为墓室装饰反映了他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胡旋舞?胡腾舞?傻傻分不清,一起来了解一下哦】</p><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大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进入多种舞蹈。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康居的胡旋舞和</span>石国的胡腾舞最流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胡旋舞:</span>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旋转速度快得连跳舞的人的脸和背面都无法区别。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宠臣胡人安禄山最擅长跳胡旋舞。据说杨贵妃跳的胡旋舞变化多端,玄宗为之倾倒。胡旋舞男女都可以跳。有独舞,也有多人舞。不过,唐朝汉人女子能跳胡旋舞,汉人男子中有身份的人一般不跳。</p><p class="ql-block">胡腾舞:与胡旋舞男女都可以跳不同,胡腾舞主要是男子独舞。舞蹈雄健刚毅、奔放,又柔软潇洒。跳舞开始前,跳者先致辞或喝一杯酒,把酒杯摔碎在地,然后起舞。通常是在一块小圆毯上跳跃腾踏,变化身姿,但双脚不离地毯。</p><p class="ql-block">从舞姿上看,胡腾舞和胡旋舞有着很大的区别,一个是“腾”,脚跟着地,急蹴地跳腾;一个是“旋”,脚尖着地,飞速地旋转。</p> <p class="ql-block">五、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内蒙古</p><p class="ql-block">黄河在内蒙古弯出了一个“几”字形的大弯,在这个特殊的区域内沙漠正被我们改造,形成了农业文明和畜牲业文明交错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羚羊脚下踩着一截空心的管状銎,銎可以插在权杖或杆状物的顶端,这种动物站立于銎上也是原始图腾崇拜的一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这件辽代的提梁注壶,形状很特别,一个小女孩的人首和摩羯的尾巴作了融合。摩羯和龙一样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是神化中的动物,它起源于印度神话,认为它是河水的精灵,可以吞噬一切的烦恼,摩羯纹饰像佛教一样从印度传入中原,而契丹人深受中原文化影响,这可以说是见证了蒙古地区多元文化发展历程的一件文物。</p> <p class="ql-block">六、表里山河的山西</p> <p class="ql-block">鼎根据种类分为镬鼎、升鼎、馐鼎。体积最大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镬鼎又分为牛镬、羊镬、</span>豕<span style="font-size: 18px;">镬,在镬鼎煮熟之后要捞到升鼎中盛放,白肉是没有味道的需要从馐鼎中醮取调味料食用。</span></p> <p class="ql-block">七、八百里秦川的陕西</p> <p class="ql-block">这件曾在央视《国家宝藏》栏目与大家谋面的国宝级文物杜虎符,仅发现了左半边。虎身上有错金铭文9行共40个字,字体为圆转秀丽的悬针小篆。据考证,杜虎符应为秦朝或战国时期秦国的物品,证明了当时秦国军权的高度集中和军队管理的严谨规范。现代汉语中的“符合”一词就来源于古代的兵符制度。</p> <p class="ql-block">铭文:“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p><p class="ql-block">意思是:“右半符存于君王之处,左半符存于杜地(故址在今西安市南)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军队五十人以上,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会合,才能行军令。但遇有紧急情况,可以点燃烽火,不必会君王的右符。”</p> <p class="ql-block">何为虎符?</p><p class="ql-block">符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银、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通常铸为虎、狗等形状。</p><p class="ql-block">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虎符一般为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朝廷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p><p class="ql-block">兵符之所以造成虎形,与我国古代对虎形象的崇拜有很大关联。与虎符性质相近的还有节、牌等。现存最早的虎形符节是战国时期的"辟大夫虎节"和"韩将庶虎节",其形制、作用与虎符皆同,可视为虎符前身。</p> <p class="ql-block">西汉鎏金铜沐缶 </p><p class="ql-block">西汉皇家沐浴用的盛水器,铸造工艺精湛,造型独特,腹部作八瓣瓜棱形,凹棱间装饰三角形鎏银条带,与腹部突出的鎏金蟠虺纹形成色泽上的反差,显得华美生动。器身上多处錾刻“元成家,沐缶”的铭文。“元成家”是表明器物的归属,“沐缶”是说沐浴盛水用的。</p> <p class="ql-block">陕历博的镇馆之宝,是国宝级文物,也是禁止出国出境展览的文物。出土于何家村。造型是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壶的样式。壶上纹饰为一匹舞马衔杯。</p><p class="ql-block">这与唐玄宗有关,在他统治后期沉迷于声色犬马的享受之中,过生日(千秋节)时候命人让舞马表演,领头的舞马还会衔上盛满酒的酒杯为唐玄宗祝寿。</p><p class="ql-block">宰相张说诗中有描写舞马的句子——“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这是文人的杜撰还是真实存在呢?这个壶的出土可以说是验证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八、天下之中的河南</p><p class="ql-block">天下之中的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地理位置独特,是华夏民族和中原文明形成的核心区域。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可谓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杜岭方鼎出土于3600年前的郑州商城,城墙一周共有三个青铜器窖藏坑,出土这样体量的方鼎八个。皇帝作三鼎象征天地人,大禹作九鼎象征九州,之后鼎就作为王权的象征物存在。</p> <p class="ql-block">武曌金简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金简黄金纯度达到96%以上,是现存惟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p><p class="ql-block">金简原文为:</p><p class="ql-block">“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p><p class="ql-block">这“上”指女皇武则天,“圀”字通“国”字,“曌”字取日月当空之意,是武则天的名字。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官”,“九府”泛指各方神仙洞府。</p><p class="ql-block">现解读为:</p><p class="ql-block">“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p> <p class="ql-block">【说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p><p class="ql-block">武士彟(yuē)早年经商致富,后追随资助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唐朝建立的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武则天是武士彟的二女儿,十四岁被唐太宗李世民招入官中为才人。</span></p><p class="ql-block">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后入感业寺为尼,后唐高宗李治继位接回并力排众议立为皇后。公元665年唐高宗泰山封禅,封禅是太平盛世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一般由文武百官参加,这次武则天要求参加封禅活动的祭地大典,<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武则天认为,皇帝行过初献礼后,应有皇后而非公卿行亚献礼,这才算合乎礼仪。</span>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后参与的封禅活动,后世史学家称:武则天这一行动,为她以后正式登基铺垫了道路。</p><p class="ql-block">封禅归来后,武则天威望越来越高,唐高宗身体越来越差。公元674年,朝庭下了一道诏书,尊皇帝为天皇、皇后为天后,开启二圣临朝局面。</p><p class="ql-block">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前留下遗诏:命太子李显柩前即位,宰相裴炎辅政,凡军政大事不能决者由天后定夺。唐中宗李显以为大权在握不听招呼触怒天后被废,在位仅两个月。武则天改立四子李旦是为唐睿宗,睿宗性格懦弱,朝政武则天说了算,母子相安无事。</p><p class="ql-block">公元684年,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开启了一个属于武则天的时代。</p><p class="ql-block">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在紫薇城的正南门应天门(当时叫则天门)城搂上发布昭令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这年武则天已经67岁了。</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明察善断,知人善任,在位15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开创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前所未有的</span>四夷来附万国来朝的盛世。</p><p class="ql-block">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一代女皇被迫退位,当年冬天在上阳宫去世,时年82岁。</p><p class="ql-block">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母亲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改“<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则天大圣皇后”,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立下无字碑,一代女皇千秋功过任由后世评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夏代网格纹铜鼎,1987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鼎,被称为“华夏第一鼎”。</p> <p class="ql-block">青釉瓷尊,基本具备了瓷器的特征,其质地坚硬细腻,叩之有清脆之声,胎骨渗水性弱,是以高岭土为胎烧制而成,烧制温度在1200度左右,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瓷器之一。郑州商城出土的原始青瓷把中国烧造瓷器的历史提前到3600年前,说明了中国瓷器生产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器物正面为单线阴刻兽面纹,两侧长方形孔周围纹饰近同,皆为龙虎搏象图。因出土地附近发现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所以推断应是镶嵌于建筑物上的构件,故得名“兽面纹青铜建筑构件”。</p> <p class="ql-block">九、黄河入海口的山东</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鲁国大玉璧,是目前出土的战国时期最大的玉璧。玉璧作为礼制的象征和礼仪之邦的山东互相得到了验证。【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是“六瑞”之一。中间的孔谓之“好”,周围的边谓之“肉”。】</p> <p class="ql-block">蛋壳黑陶器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这件黑陶杯最大的特点一个字~薄,最薄处只有0.2~0.3毫米,相当于一张A4纸的厚度。我们知道瓷器是不吸水的,而陶器有很大的吸水性,黑陶采用了轮制技术制成,经测试平均吸水率不到万分之四十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高超的制陶技艺被赞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p> <p class="ql-block">红陶兽形壶,新石器大汶口文化,通体是用夹砂红陶制作而成,夹砂陶耐高温可以直接生火加热,表面看起来却非常光润,这是做了磨光处理的。这件壶构思巧妙,造型奇特,反映了大汶口先民高超的制陶工艺。造型是两种动物的综合体,鼻子象小猪🐷,耳机尾巴象小🐶,而猪和狗是大汶口先民们最先训养的两种家畜。</p>